没背景的你,在35岁之前如何找到人生中的伯乐和贵人从而改变自己

一般来说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在35岁左右职业生涯会迎来一次最重要的转机,那么我们是否能抓住呢,我们的贵人和伯乐又是谁?

他们长什么样子,在什么地方?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辨认出他们。

没背景的你,在35岁之前如何找到人生中的伯乐和贵人从而改变自己

我们真正的自己是怎样的?

每个人都有两个贵人:头号是自己,其次是像我们自己的人,且越像就越贵,因此,我们先要明确出自己“真正的”的样子是怎样的,才有可能知道我们的贵人长啥样,在哪里,怎么接触他们。而且,我们越明晰自己的“真实样子”,越能准确识别出和我们相似的人——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伯乐和贵人的人。

我们每个人的样子都包含了很多信息,诸如三观、理想、目标、社交习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学习偏好,等等。你一定也能盘点很多出关于自己的信息。

没背景的你,在35岁之前如何找到人生中的伯乐和贵人从而改变自己

可令人沮丧的是,我们盘点出来的这些信息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变量,只代表了此时此刻的我们,现在的我们与昨天不同,且明天又会是另一个样子。因此,认清自己的“真实样貌”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这也是很多人喜欢跟随人群的步伐、容易被领导、容易被诱惑的核心原因。那么,在我们所有的信息当中,筛选掉绝大多数的变量以后,有没有哪些信息是非变量,是恒定的或者说是相对长期稳定的。当然有,它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性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性是人生的基础背景,我们在上面勾勒着自己的作品,包括学习、工作、事业、友谊、爱情、婚姻和家庭。

我们所勾勒的作品会千变万化,但基础背景——性格——很难改变。因为性格或性情,是基因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长期的恒定性。因此,我们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会“本能地”、“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受性格支配,去勾勒与基础背景(本性)相协调的作品。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自然而然、无意识的思维或行为倾向,指的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性格偏好。所以,认清我们真正的自己的办法,是尽可能找出自己样子中的关键信息:“对我们的思想起到支配作用,且又保持长期不变的恒量,我们每个人的不同性格偏好或倾向,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恒量。

没背景的你,在35岁之前如何找到人生中的伯乐和贵人从而改变自己

寻找“真正的自己”的工具和方法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既然我们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且性格对我们的思想起支配作用。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了解自己的性格呢?

它有哪些特征,可以分门别类吗?

可以用具体的语言去做生动描述吗?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不就能看清真实的自己了吗!

当我们知道了自己的真实样子,不也就知道了跟我们相似的那些贵人是什么样子的了吗!

是的!

而且,当我们知道了贵人和伯乐长什么样子以后,也就很容易知道他们在哪里,在做什么,也就可以想各种对策接近他们。当然也就无需横冲直撞,盲目地在人群中寻找。

在人格心理学中,性格分析工具至少有15种。而且不断地有新的分析工具面世,即便如此,还是没办法满足拥有280亿位电脑的人类想要去自我探索的渴望。

没背景的你,在35岁之前如何找到人生中的伯乐和贵人从而改变自己

在人类发展高度文明的今天,人们所发明的家电、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办公用品、信息技术等各项工具,没有一项是完美的和无需进步的。

同样的道理,所有的性格分析方法,都具有工具属性,它们是辅助我们认识自我性格的一个工具。

因此,所有性格分析工具各有优劣。

什么样的工具,能得以广泛普及呢?

核心考量点有两个,简单易学和实用性强。

在所有的性格分析工具中,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类型指数)是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群最多,知名度最高的性格分析工具。

MBTI被广泛运用于世界五百强、中小企业、婚姻、恋爱、招聘平台、社交、亲子关系、教育培训、咨询等任何涉及到人的因素的领域。

MBTI性格分析工具,又被称之为16种人格类型工具,不单实用性强,而且简单易学。

它不单可以准确地界定我们的性格类型,同时还明确出了我们的天赋特征。当我们明确了自己的天赋所在,也就明确了自己适合做什么领域,从事什么工作类型更容易取得成就,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最有含金量的贵人和伯乐在哪两个地方?

当我们确定了自己的性格类型以后,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无需再像以前那般盲目和迷茫:

性格类型也帮我们明确了与生俱来的天赋才能,以及这些才能将在什么领域将会大放异彩。同时,知道了自己的性格类型,也就知道了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贵人和伯乐长什么样子,他们就是像极了我们的那些“同好”们——和我们同一个型号(类型)的人们。

通常,我们的同好可能分布在人群中的任何地方,可能从事着任何类型的工作。

但是在这两个地方,能遇到最有含金量的同好:

一个是在学习中,另一个是在工作中。

学习,指的是在“能发挥我们的天赋才能的专业”学习中,最有可能遇到含金量最高的贵人和伯乐。比如相关专业的书籍爱好者,相关专业培训班同学、相关专业的教师、相关专业的研讨会参与者、相关专业交流群成员,等等。

工作,指的是在“能发挥我们天赋才能的工作”中,最有可能遇到含金量最高的贵人和伯乐。比如同一领域的从业者、岗位相同的人、行业展会参展代表、行业协会或联盟等会员,等等。

为什么在这两个地方遇到的贵人,其含金量是最高的?

没背景的你,在35岁之前如何找到人生中的伯乐和贵人从而改变自己

第一方面:

在能发挥自身天赋的“工作”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同好,能够给我们传授实实在在的、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是非常实用的,要么增加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要么增加我们的学术水平。

这些经验都是伯乐和贵人们,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的实操经验和感悟。因此对我们的帮助是立竿见影的,甚至可以直接复制过来产生惊人的成果。

第二方面:

我们花时间重点学习的领域,以及我们从事的工作,都是能发挥我们天赋才能的领域,因此我们相对更容易取得成绩,更能在工作中获得满足。这意味着我们发自内心地想要在该领域长期沉淀,而不是频繁跳槽。

所以,我们有最多的机会,把工作、学习中的贵人和伯乐所传授的各种宝贵经验,付诸具体的实践——在实际理论学习中使用,或者在具体工作中实践,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最佳学习境界。

从而又正向促进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提升。

因此,明确性格类型,发掘天赋才能。

进而从事能发挥自己天赋才能的工作,学习能发挥天赋才能的专业。只要把“工作和学习”这两件要事把握好——能充分发挥我们的天赋才能。那么,这就是最有可能遇到有含金量的贵人和伯乐的最佳、最实际、最值钱的途径。

在能发挥我们天赋才能的“工作和学习”这两个地方,我们将遇见最多“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贵人和伯乐”的人。

而且,在这两个地方,来自贵人和伯乐的帮助也是最有价值的,是实实在在可以在工作和学习中体现的、增强我们自身功力的成长。

如何炼就一双识别贵人和伯乐的眼睛?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是MBTI性格类型的奠基人,大家可参阅其著作《心理类型》,以及将该理论进行延伸普及运用的伊莎贝尔.迈尔斯和彼得.迈尔斯的著作《天资差异》。

任何缺席这两本著作的书架都是寂寞的。

只要能读透这两本书,我们就能炼就一双识别两大贵人和伯乐——我们自己和那些跟我们相似的人们。

因为这两本著作是分析人类性格最有效、最实用且简单易学的工具。它们还是MBTI性格分析工具的理论源头,而且内含大量的样本测试、记录、分析和研究数据。

没背景的你,在35岁之前如何找到人生中的伯乐和贵人从而改变自己

掌握了这个工具以后,我们将最大限度地接近生命中的两大贵人和伯乐。

一方面:

我们明确了自己身上的恒量——性格类型,从而让自己的天赋才能在适合的领域充分发挥,包括产生黄金贵人的两个领域:选择的专业和从事的职业;

另一方面:

我们能借助性格类型,准确识别人最真实的样子——性格类型,从而准确识别遇到的人是不是我们的贵人和伯乐。

只要能看清生命中的这两大贵人,我们的人生将会有无限的可能。

因为我们已经很明确“三大要件”:

A、专业才能:明确自己所花出去的大量学习和进修时间应该聚焦在天赋异禀的领域,从而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增强竞争力;

B、工作事业:能够准确评估眼前的工作机会、事业或创业商机,是否能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是否适合自己长期发展;

C、合作伙伴:能够准确判断“上司、老板、合伙人和下属”等别人,他们长的是什么样子,从而准确评估他们是否长得像我们,是否将成为我们的贵人和伯乐。

“专业才能、工作事业、合作伙伴”是我们生命中的三大要件。任何人,只要能合理操盘,运营好三者间相互正比例促进或制约的关系,那么,这样的人生一定是心满意足的、令人羡慕的而且是有所作为的。

没背景的你,在35岁之前如何找到人生中的伯乐和贵人从而改变自己

读完文章以后,马上行动!

第一步,确定性格类型。

确定自己是16种人格类型中的哪一种性格偏好。

第二步,盘点天赋才能及3大板块。

盘点自己的性格类型所包含的天赋才能,并列出能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的3大板块:专业、行业和职业类型。

第三步,评估目前的3大板块。

评估目前的“专业、所在行业和职业”是否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这里所指的专业是泛指学习管理,即我们日常学得最多的知识、看得最多的书、听得最多的课程、关注得最多的资讯,等等。

第四步,按步骤理性取舍,分三种情况。

其一,若目前的3大板块“专业、行业和职业”刚好对应天赋才能,那么这是何其的幸运,为你鼓掌;

其二,若只有学习成长(感兴趣的知识)对应天赋才能,那么,建议维持目前的行业和职业,并积极开展副业,直到副业有稳定成绩再升级成主业;

其三,若三者都不对应天赋才能,那么想必当前的工作很不能给你满足感,或者你很可能一直有跳槽的冲动。我的建议是先维持当前的行业和岗位,并认真补充天赋对应的专业才能。

为什么?

因为,若是没有天赋对应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的储备,那么,再怎么跳槽也无非就两个主要原因:工作环境更舒适或者工资更高。

而这两个要素永远不该成为择业的依据,也不该成为跳槽的指标。

没背景的你,在35岁之前如何找到人生中的伯乐和贵人从而改变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