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需戮力同心 建設當團結合作—《信仰者》觀後感


革命需戮力同心 建設當團結合作—《信仰者》觀後感

圖為德安縣檢察院組織觀看《信仰者》

雖說“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胡天桃同志身陷囹圄面對嚴刑拷打依然不改信仰,很讓人敬佩,方誌敏同志面對名利誘惑仍能堅守本心,亦讓人景仰。然,觀看完《信仰者》更讓我震撼的是方淮洲接到紙條帶領19師衝向前線力求挽回戰局卻損傷慘重的情景,讓我更不能忘卻的是方誌敏抬頭看天說“朔懊悔啊”,“方淮洲是個很好的指揮員”的畫面,讓我久久不能釋懷的是紅十軍團幾乎全軍覆沒的遺憾。方誌敏率領的抗日先遣隊轉戰閩浙皖贛四省幾十個縣,擊退了無數次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卻在與20師湯口會師後的首戰——譚家橋一戰中慘遭滑鐵盧,可見團隊的配合與協作,團隊精神,對團隊可起著決定生死的作用。

團隊精神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核心是協同合作,反應的是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決策者明晰團隊的優缺點,制定決策時方能統籌規劃發揮團隊的最大優勢,如田忌賽馬,團隊將每個成員的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綁在一起方能展現團隊的最大力量,如鉅鹿之戰。雖說“人生如棋,落子無悔”,然棋局終為死物,再來一局亦無傷大雅,戰場卻大不相同,爭意氣、謀私利帶來的可能是成片傷亡的修羅地獄。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的頭銜確實值得驕傲,劉疇西對王耀武這個昔日店小二的輕視讓自己由獨臂將軍,差點成了無臂將軍,馬謖出生兵法世家,熟讀各類兵法,自認兵法無人能及,不聽規勸選擇登山據守導致街亭這一重要據點失守,蜀軍第一次北伐因此以失敗告終。“蚍蜉撼大樹”已不是笑話,成千上萬的螞蟻組成的螞蟻軍團不僅可吞巨蟒,還可讓成百上千的獅子與大象集體逃命,團隊的力量無窮無盡、無堅不摧。


革命需戮力同心 建設當團結合作—《信仰者》觀後感

圖為德安縣檢察院組織觀看《信仰者》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選擇隊伍很重要,歷史證明方誌敏選擇紅軍隊伍是正確的,方五叔擔心的滅九族亦不會發生,但戰場形勢變化萬千,沒有哪個將軍敢承諾長勝不敗,也沒有哪個團隊敢保證決策都是明智最佳的,在影片的最後劉疇西就問過王如痴是否怨恨他,王如痴回答:“成功或失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和你一樣信仰的人陪你走到最後”。相信自己的隊伍,不應團隊的一時失利就放棄自己的戰隊,如同科研,與其懷疑科研對象,不如改變科研方法。團隊間彼此信賴,有如此凝聚力戰鬥力的團隊必將帶領大家實現目標,何況相較於時間的長河,任何的失敗都是暫時的。戊戌變法的失敗沒有斬斷新思潮的湧動與繁衍,反而激勵了更多有著共同愛國情操的同仁志士前仆後繼,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沒有摧毀國人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反而提醒我黨更加註重自身建設與國情,調整國家戰——加快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我們的孩子將會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度”,經過無數革命先烈的共同奮戰,方誌敏的期望已經實現,革命成功後的社會主義建設更需要每個國民的共同努力。“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相信只要大家戮力同心,團結合作,眾志成城,無論是單位黨建還是國家建設,都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