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之前到底需不需要給孩子做早教?沒有例外,全球孩子都一樣

請問,誰記得自己三歲時發生的事情?

請問,誰知道自己的三歲前都學了些什麼?

請問,媽媽三歲以前就教我們被的唐詩,你還記得嗎?

估計,能回答出來的人少之又少吧?

三歲之前到底需不需要給孩子做早教?沒有例外,全球孩子都一樣

但還真有能有人回答,那麼這些“特殊人”三歲以前到底都經歷了一些什麼呢?

“特殊人”朱某:

小時候,我是和爺爺長大的,父母離異,奶奶去世的早,在我的記憶裡,冷和黑是我這一生都擺脫不了的陰影。

現在,家裡條件挺好,我和妻子孩子住在一個近二百平的房子裡,可不管家裡有多少人,我都必須把家裡的燈都打開。

至於吃的東西,不管是啥買回來就吃掉,吃不掉就是浪費,我寧願拉肚子也得吃進肚子才安心。

三歲之前到底需不需要給孩子做早教?沒有例外,全球孩子都一樣

“特殊人”猴媽媽:

我最怕狗,小時候剛會爬的時候,被狗咬過,所以特別怕,是發自內心的恐懼。不用看到狗的影子,光是聽見聲我就開始考慮要繞路走了。

我兒子偏偏喜歡養狗,老公也喜歡,但我們死活不同意,真是到了怕的要死的程度。

通過以上兩個“特殊人”的舉例。我們不難發現。三歲前真正能夠引發我們長期“記憶”的絕對不是“知識”和“經歷”,而是恐懼感和飢寒交迫的感覺。

三歲之前到底需不需要給孩子做早教?沒有例外,全球孩子都一樣

這是怎麼回事呢?

有科學專門為了這樣的調查結果做了多年的研究,結果他們發現,三歲以前的兒童,腦部發育並不完善,所以,他們的記憶力就不會特別深刻,對一切事物也都只是呈現在短暫好奇的程度,這種情況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臨時存儲的事情,自己就會慢慢忘記。

進入四歲以後,孩子大腦發育開始成熟。隨著語言能力的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也會幫助大腦加強記憶。雖然每個孩子發育的時間段不同,但總體上來說,這時候的記憶已經足夠深刻,如果孩子發育的點是在4歲,那她在成年後也會記得父母說過的話,有教會自己的東西。

三歲之前到底需不需要給孩子做早教?沒有例外,全球孩子都一樣

那為什麼,那些特殊人卻記得自己童年時的感受呢?

通過總結,原來,驚嚇和飢寒的感覺激發了人體最基本的防禦系統,與其說這是他們的記憶,不如說這是他們的條件反射。

而且,這些帶孩子早期的印象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改變他們的性格和處事的方式。

作為家長需要格外的警惕,在孩子三歲以前,與其給他們做早教,如果給他們愛的滋潤,保護好孩子的安全感。這對孩子的一生髮展發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