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曉一個社會的靈魂,就看這個社會對待孩子的方式


23年前的一個下午,王明清4歲的女兒王啟鳳在成都九眼橋被人抱走。

那一刻起,這個三口之家的生活被徹底改變,夫妻倆甚至差點離婚。“一定要找到女兒,哪怕是看一眼,只有她過得好我們才安心。”王明清開啟了他漫長的尋女之路。

2015年,王明清成為了一名滴滴司機,奔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他像祥林嫂一樣一遍遍向每一位乘客講述著那個下午的丟女故事,然後向乘客遞上一張尋親卡片。尋女路上的王明清勢單力薄,他認為這些乘客或許能夠給他帶來希望和驚喜。如今,他已跑了4839單,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而是一次次溫暖的尋親接力。

"看起來沒有希望,但別人能找到,我為什麼就不能呢,也許堅持堅持就會有轉機。”王明清始終相信堅持就會有轉機。2018年4月3日,王明清將與失散24年的大女兒在成都機場相見。這一刻,他等了23年,而且他23年來的不懈努力和堅信終於把女兒等回來了!

在2018年4月3日,一家人終於團聚。下午,王啟鳳一家,和失散多年的父母相認,團聚後,王明清為女兒準備的第一頓飯就是湯圓,象徵著一家人團團圓圓。

“知曉一個社會的靈魂,就看這個社會對待孩子的方式,除此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作為中國社會的觀察者,美國人葛亞雷將納爾遜·曼德拉的話作為其紀錄片《軀殼》的題記。一部新紀錄片揭示的一切卻清晰得讓人心痛,拐賣兒童的事件在中國時有發生,頻率之高讓人震驚。

葛亞輝說:“我們的主要目標是通過製作,動之以情,來喚醒更多的良知。我們希望的是,有越多的人思考、參與進來,想出解決辦法的機會可能就越大。”

“大多數外國人根本不知道還會有這種事情發生,中國人也不知道,或者說他們略有所聞卻想不到拐賣兒童的事件竟在如此大規模地上演。”

2015年電影《失孤》講述了1998年,雷澤寬兩歲的兒子雷達丟了,雷澤寬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一路上雷澤寬歷經艱辛,還認識了四歲時被拐修車小夥曾帥。雷澤寬幫曾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帶著曾帥送他的導航儀繼續自己的尋子之路。

片中劉德華飾演的一位尋子十五載的農民父親,十五年尋子,痛苦而冷靜、倔強又善良。有一個隨身攜帶寸步不離的斜背袋,他的揹包裡全是兒子及其他小孩的尋人啟事、身分證明文件及少許零錢,已是他擁有的全部。卻確實是有些人得真實寫照。


2014年《親愛的》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事蹟。

田文軍是一個普通的小賣部店主,與妻子盧曉娟離異,一人撫養著兒子田鵬。但一次疏忽之下,才三歲的兒子外出遊玩被鄉下人販拐走,從此田文軍與魯曉娟就過上了全中國萬里尋子的生活,沒有一天吃好睡好,日夜受著悲痛折磨。從不敢歇下腳步,也沒有停止過尋找的步伐。這過程卻比地獄更殘酷,每對父母都被套上懺悔的枷鎖,越勒越緊。那個死循環像個魔鬼,徹底毀了父母的生活,他們失去了所有關於生活的慾望,只有一個追求:孩子。

2017年一部印度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孩子的漫漫尋親之路。


電影是在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印度拍攝,在印度一個貧窮的小村莊,5歲的男主薩羅走失、流浪、逃離販賣者的魔爪、再到福利院,後被澳大利亞一對夫婦收養,生活無憂,但是薩羅的心中還是藏著那個叫不準名字的故鄉。

25年過去了,一次聚會讓薩羅燃起了強烈的尋鄉慾望,他藉助谷歌地圖,一遍遍地找尋那個熟悉又陌生的小村莊。他最終成功找到了自己的故鄉和母親,在和親生母親團聚的那一刻,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已經完滿了。

薩羅的母親卡姆拉說,她從來麼有放棄過想愛你關心薩羅會回來的念頭,所以她從未搬過家,卡姆拉說她兒子回來時,她震驚得“如遭雷擊”,她心中的幸福“深似海洋。”子女,父母,是最深最大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