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謹防「秋老虎」咬人,宜這樣養生!

巴馬蘭中醫保健 | 陳建海醫生專欄

“立秋”到了,是秋天的腳步近了。但並不是秋天的氣候已經到來了。劃分氣候季節要根據“氣候平均溫度”,即當地連續5日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時節。

中國地域遼闊,雖各地氣候有差別,但此時大部分地區仍未進入秋天氣候,況且每年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3日。尤其是中國南方此節氣內還是夏暑之時,同時由於颱風雨季節漸去了,氣溫更酷熱,因而中國醫學對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稱之為“長夏”。

立秋謹防“秋老虎”咬人,宜這樣養生!

切勿貪涼,調脾暖胃

中醫講長夏屬脾,長夏多溼。東北人在立秋這天,要吃水餃,吃燉肉,叫“貼秋膘”,不管在哪裡,我在海南島時,也在立秋這天隨東北人貼了一回秋膘。

但在我們江南,暑氣還很旺,今年大多數地方氣溫都在40℃以上,口味和脾胃消化功能,還不是特別好。從養生來看,脾胃功能是最重要的。營養物質需要脾胃功能康健,疾病康復也需要脾胃功能強大。

調理脾胃應該側重於清熱、利溼、健脾,以使體內的溼熱之邪從小便排出,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健脾胃的食物有山藥、扁豆、栗子、大棗、牛肉、山楂等。

立秋謹防“秋老虎”咬人,宜這樣養生!

養肺潤肺,潤燥安神

秋季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以在冬季到來時,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復發。秋季進補應選用“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素問·髒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儘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

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故《金匱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說。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芝麻也)以潤其燥,禁寒飲”。秋季是水果豐收的季節,梨是最補肺的。秋天也是肺病多發的季節,少吃辛辣是秋季養生的原則。

秋天也是吃石斛的好時節,平常用排骨,加點鐵皮石斛,黑木耳少許,食鹽少許,直接煲湯,是養陰補肺的積極養生法。

立秋謹防“秋老虎”咬人,宜這樣養生!

海南清補涼

這裡介紹一個適合秋天的水果飲品:海南人叫清涼補。

主材:紅豆、梨子、西瓜、蘋果、銀耳、椰汁或豆漿。

調配法:

1、紅豆煮熟,銀耳水發煮熟冷藏;

2、梨子,蘋果,西瓜(去籽)切丁或用球勺一個一個挖好,冷藏。

3、椰奶(豆漿)可分冷熱飲,冷飲不要冰凍太過。

4、每次,上料各取少許,自由搭配,取好食物,及衝入椰奶(冷熱隨心),加少許蜂蜜即可。

立秋謹防“秋老虎”咬人,宜這樣養生!

大家如果有疑問,可在評論區寫下自己的問題,專家將一一作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