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啓示錄

自張帥出道以來,從來沒有動過寫有關她的文章的念頭,原因很簡單,她實在是太、太、太普通了。直到她在中網連吞兩蛋後,微笑著向觀眾揮手告別,才意識到,她已經長大了。

張帥啟示錄

還是先說她的普通吧。從聽說她的名字,天津隊的,到她轉職業。不對,是隊裡讓她轉職業,從專業到職業,過程全是無奈。她首先是個普通的、強手如林的、天津隊的一員,在前有彭帥雄霸全運,後有小花們的爭春鬥妍,可以說她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舉國體制大捧老金花的時候,她小;市場化大熱,有潛力的新人受歡迎,她又太老。專業隊轉到職業,連個全運單打冠軍都沒混到,在光環耀人的金花一代的映襯下,乏善可陳,不為過吧。

張帥啟示錄

進入職業,混的圈子不同了,結果卻沒什麼變化。屢敗屢戰,大滿貫連續一輪遊,讓球迷們真切的體會到職業網壇的殘酷,幸好有個臨難受命的教練不離不棄,支持鼓勵,而退役傳聞頻出,如果她真的退了,她就真的普通的“完美”了,可是她沒有,於是這篇文章的主題出來了:天道酬勤!

張帥啟示錄

那年的澳網,她突破了!隨便想談下為什麼中國選手澳網的成績最好。國外的選手掙錢就是為了享樂,聖誕假期就是上帝給的星期日,年輕人誰不想及時行樂,趕緊地大口喝酒大塊吃肉!突然就到了驕陽似火的澳洲,開始新的工作週期,假期綜合症才是正常!而中國選手卻在南方冬訓,大年初一專業隊的初練是最重要的,在領導走馬觀花的視察中,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得到了升化和凝固。

張帥啟示錄

張帥進了前八,喊出了:我也能得大滿貫的豪言壯語。仔細想想,敢說這話的中國選手有幾個?性格內向,個性模糊是中國專業體育的需要。除非才由天縱,如李娜、彭帥,鶴立雞群,眾口交贊,出於成績政績考慮,教練、領導才會忍氣吞聲,勉力投入培養。而更大的群體都只有順從聽話才能得到難得的資源和機會。這一頑疾,直接導致中國選手在比賽中的自信心不足。李娜悟出的中國選手成熟晚,就是心理成熟晚。這是亞洲文化圈的青少年通病,小的時候服從是美德,進入到競爭環境,沒人來指引,就沒有自信,沒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整個職業生涯就是用心理追技術的過程。

張帥啟示錄

張帥一夜變成金鳳凰,媒體同唱她有大心臟,我是持疑的。李娜覆車仍在,張帥重蹈何奇?!我們的選手能從自己的教訓中學習已經是難能可貴了,根本談不上從其他人身上學習。不出所料,她再次陷入低迷,直到在中網,在全中國人面前贏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面對喜歡快節奏的世界前第二哈勒普,張帥更高、更快、更強!

張帥啟示錄

國內首屈一指的網球記者張奔鬥先生賽後撰文,繼續西式的技術決定論,球迷群情振奮,新李娜彷彿觸手可及。2.0版的張帥,把國人的胃口吊到最足的時候,我們卻等到了她的一場大敗。面對冷靜的、發球精確、得分效率奇高的孔塔,張帥一戰回到解放前。腦海裡浮現的改革開放後第一代女網單飛領軍人物的血淚教訓:中國選手的底線足與和國外選手抗衡,差距在於發球和接發球。言尤在耳,景又重現。張帥所表現的技戰術水平實在不敢恭維。忍不住又要開始販賣唯心論了。沒有自我就談不上自信,沒有自信就只能行險僥倖。張帥的自信需要從國內開始,最起碼得讓她身後的一眾小花心服口服吧!

張帥啟示錄

世無英雄,豎子亦可成名。勤能補拙,斯言是也,但職業選手不勤的有幾個。要想真正的出類拔翠,首先是要確立自己的風格。張帥在這一點上和孔塔的差距是有目共睹的。如何確立自己的風格,不是本文的重點。如果說有人有興趣知道,可以參照古代先賢的心經按圖索驥。靜定工夫,而後能慮達安,《大學》之旨,稍加玩味,用到網球,已是綽綽有餘。然而俗嗜腐味誰知淡,病木須堪春風寒。

張帥啟示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