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旗艦手機都不上2K屏,出於成本和性能考慮?實則另有原因!


國產旗艦手機都不上2K屏,出於成本和性能考慮?實則另有原因!


在2018年發佈的眾多機型當中,我們發現很多都會採用水滴屏。但是採用2K屏的卻少之又少。華為發佈的榮耀NOTE10,各個方面性能相對於前一代的NOTE8都有很好的提升,唯獨分辨率降了,6.95英寸的大屏都沒有上2K。華為P系列也是一樣,P20同樣沒有采用2K的屏幕。

小米也不例外,沒有把2K屏放在重點。6.21英寸的小米8和6.9英寸的小米MAX3,統統採用的是1080P。國內的其他手機廠商也是如此,都沒有用2K屏的。


國產旗艦手機都不上2K屏,出於成本和性能考慮?實則另有原因!


難道這些廠商不知道差異化戰略嗎,難道不希望自己的屏幕在激烈的競爭中能為自己多爭取一點市場份額嗎,難道不知道屏幕的分辨率越高顯示效果越好嗎?

有很多朋友也看出來這裡有些不對,正常不應該是這樣的。所以大家開始找一些合理化的理由,其中聽起來比較合理的是節省成本和考慮性能。

節省成本這件事,聽起來還是很有道理。但仔細想想,完全可以通過發佈不同型號的手機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而沒有必要一個2K屏也不用。而且,不一定節省成本就能夠多賺錢,任何人都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至於很多人都認為是考慮性能,這樣來考慮,屏幕技術還要不要發展。當初為什麼從720P升到1080P,如果考慮性能,就直接用720P好了。如果是出於這點大家都放棄2K屏,那真的是因噎廢食了。

我們再把視線轉移一下,看一下大家都在採購屏幕的三星公司,他們的旗艦手機是什麼樣的屏幕。三星S9,屏幕雖然只有5.8英寸,但分辨率卻是2960*1440,達到了2K級別,包括後來發佈的三星NOTE9依然是2K的屏幕。


國產旗艦手機都不上2K屏,出於成本和性能考慮?實則另有原因!


看到這裡,我們把事情的實質歸納一下:三星2K手機屏和國內廠商的買賣不做了。買賣做不成,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賣家不賣了,二是買家不買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局,歸根到底是三星2K屏的產能問題。

三星為什麼不賣了?因為它自己也有手機的業務,而且需要大量的2K屏,以現在的產能,很可能自己都不夠用,怎麼還能大量的出售給其他人呢。

為什麼國內廠商不買了呢?我辛辛苦苦設計手機、做軟件,最後你告訴我屏沒貨了,好尷尬啊!沒屏,你讓我怎麼做手機,我做不出手機賣什麼!這個風險是任何一個國內手機廠商承擔不了的,所以寧願選擇不買2K屏,退而求其次地穩紮穩打。


國產旗艦手機都不上2K屏,出於成本和性能考慮?實則另有原因!


雖然沒有2K屏,但是三星的18:9的A屏也能說得過去,只要大家都宣傳,這個就是最好的東西,用戶也不會太計較,畢竟如果不是對屏幕有特殊要求的用戶,是不會太在意是不是2K的。

或許有一天,國內的手機廠商具備2K屏甚至4K屏的設計和生產能力,就不會受三星公司的影響了,也沒有必要再強調自己用的是三星的屏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