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狡黠

蘇軾蘇東坡擅作美食,除了東坡肉之外,燒魚也堪稱一絕。黃庭堅常來蹭飯,一天蘇學士剛剛燒好魚,滿屋鮮香未散,隔著窗戶便看到黃庭堅施然而來,蘇學士慌忙把魚藏在碗櫥頂上。誰知道黃庭堅竟是來請教的:“今天向子瞻兄請教,您這蘇軾的蘇字,該怎麼寫呢?”蘇學士也知道黃庭堅明知故問,但猜不出他的意圖,就板著臉回答:“蘇者,上草下左魚右禾。”蘇字繁體作“蘇”,異體字作“蘓”,所以東坡就此回答。黃庭堅追問:“那這個魚放在右邊行不行?”蘇學士道:“也可。”黃庭堅接著問:“這個魚放上邊呢?行不行?”東坡道:“哪有把魚放在上面的道理?!”黃庭堅大笑:“子瞻兄也知道這個道理,為什麼還把魚放在碗櫥上面呢?”

原來,黃庭堅一進門就看到了那盤魚在櫥頂上。

文人的狡黠

黃楚九,又名黃承幹,是黃宗羲的後代。他也是中國西藥業的先驅,中國娛樂業的先驅。他知道章太炎書寫的一個習慣,就是在上款處不愛加稱呼,黃楚九就以“楚公”二字署名,請章太炎作一副楹聯,太炎不察,果然直接寫了“楚公”二字,黃楚九毎每在朋友面前拿出這副楹聯來炫耀。

文人的狡黠

張鳴珂,原名國檢。所著《寒松閣談藝瑣錄》,廣載清代書畫家事蹟,是研究清代藝術史的重要參考資料。與書畫家、篆刻家趙之謙交好。趙之謙的篆刻成就巨大,近代吳昌碩、齊白石都從他處受惠良多。張鳴珂知道趙之謙的書法作品必能傳諸後世,便經常與他書信往來,幾年時間下來,得趙的回信就非常豐厚了。有時候,張鳴珂與趙之謙討論學問藝術,故意與趙作不同意見,趙不服便寫長信與張辯論,張鳴珂獲之如得珍寶。

文人的狡黠

魯迅在廈門大學教書時,一次去理髮。理髮師見他穿的隨便,便生了看不起人的心,對付著幫魯迅理完頭,魯迅也不惱,極隨意地掏出一大把錢結了帳,理髮師喜出望外。一段時間後,魯迅又去理髮,理髮師見是上次的那位闊爺,便使出渾身解數,為魯迅精細地理起發來。理畢,魯迅一個子一個子的按價付錢,理髮師不解地問其原因,魯迅回答說:“您上回馬馬虎虎地理發,我就馬馬虎虎地付錢;這回您認認真真地理發,我也就認認真真地給錢了。”

文人的狡黠

文人的狡黠

套路,都是套路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