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臨大型攝影比賽拍攝和評選現場,看評委們如何公正選出獲獎照片


近日,在豫北農業大縣舉辦了一場全國秋收現場攝影比賽,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百多名攝影愛好者報名參加了比賽。開幕式在一個村莊的空地上進行,舉辦負責人宣佈比賽規則,比賽時間為一天。

開幕式一結束,參加攝影比賽的選手紛紛在田間地頭拍攝自己認為能獲得大獎的場景。大家要在這一天的時間裡拍攝組委會要求的照片很不容易,當天晚上回賓館整理照片,22時以前參賽作品提交完畢,工作人員則連夜把照片沖洗出來。

第二天上午,洗出來的參賽照片由本人在背面只寫上編號和作品名,然後被擺到了一個會議室的幾排桌子上,作品共計1500餘張。所有參加攝影比賽的選手都可以在現場觀看評委選片,選手們不用離開選片現場。

組委會工作人員把每張照片都在電腦上分別建立文件夾編號,文件夾註上參賽選手實名。

於文國老師是本次攝影比賽的評委組長,其它4人臨時才被委任為評委,遇到到有爭議的照片時由於文國決定哪張入選。於文國在退休前曾任《工人日報》攝影部主任,高級記者;曾擔任過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 、中國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組委會常務副秘書長、 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兼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新聞攝影研究生論文導師等職。

5名評委分3輪選入圍照片,第一輪每人用選出10張自己滿意的照片,並用專業彩色貼紙粘在照片,這樣就先選出50張,其它照片撤離桌面;第二輪每個評委選出3張照片,這是一、二、三等獎照片;第三輪在從第三輪的9張照片中選出3張照片,也就是每個評委選出1張,3張照片中1張為一等獎,2張為二等獎,剩餘6張為三等獎。其它41張照片為入選照片。

評委組工作人員拿到獲獎照片編號後,馬上對電腦裡的選手實名進行對應。就這樣在短短几十分鐘的時間內1500多張照片被很快篩選出來了,所以參賽選手們都在現場進行觀看。


攝影比賽結果也很快被公佈,證書隨之也到了獲獎者手中。這樣的現場評選,我還是第一次遇見,評委們在評選時根本不知道選手的名字,本人感覺非常公平、平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