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出皇后最多的地方,大同爲何被稱爲「皇后之鄉」?

金庸小說《鹿鼎記》有這樣一段描寫。韋小寶尋花問柳,來到一處青樓,老鴰笑問:小少爺喜歡怎樣的姑娘陪著談心?”韋小寶道:“諒你們這等小地方,也沒蘇州姑娘。有沒有大同府的?”老鴇面有慚色,低聲道:“有是有一個,不過是冒牌貨,她是山西汾陽人,只能騙騙冤大頭,可不敢欺騙行家。”


歷史上出皇后最多的地方,大同為何被稱為“皇后之鄉”?


話說韋小寶是金書中不多的色中行家之一,挑姑娘的眼光很是獨到,單點大同姑娘,想來必有深意。老鴰一聽便知這是行家,不敢拿冒牌貨出來獻醜,只得實話實說。那麼,韋小寶為何點名要找大同姑娘呢?


歷史上出皇后最多的地方,大同為何被稱為“皇后之鄉”?


說起大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煤都,以盛產煤老闆聞名全國。但很少有人知道,大同不顯山不露水,最負盛名的不是煤炭而是美女。《五雜組》記載,九邊如大同,其繁華富庶,不下江南。而婦女之美麗,什物之精好,皆邊塞之所無者。市款既久,未經兵火故也。山西有口外四絕,即“宣府教場”、“蔚州城牆”、“朔州營房”和“大同婆娘”。


歷史上出皇后最多的地方,大同為何被稱為“皇后之鄉”?


大同自古以來便是盛產美女的地方,當地盛傳“山西美女在大同”,“大同美女在渾源”或“大同美女在懷仁”,究竟在渾源還是懷仁,據說兩地民間人士還為此爭論過。明朝時,大同鎮為九邊之一,荒唐皇帝明武宗慕名而來,遊覽“九龍壁”後攜二女而歸,其中就有“大同第一美女”劉良女,也就是小說中的“李鳳姐”,成為明武宗一生最寵愛的妃子。


歷史上出皇后最多的地方,大同為何被稱為“皇后之鄉”?


大同美女之名同樣見於小說《梧桐影》,書中道:話說山西地方,生出來的女子,都是水噴桃花一般,顏色最好,資性也聰明。大同宣府一路,更覺美貌的多。大同處於邊關,至張家口一帶又是傳統的商路,彙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商賈文人,他們與當地人聯姻,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人口質量,使得“大同姑娘”在古代傳統婦女中脫穎而出。


歷史上出皇后最多的地方,大同為何被稱為“皇后之鄉”?


大同女子多豔名。據統計,大同一共出了25個皇后、9個皇妃,當為冠絕。北周獨孤信一門三皇后;五代李克用、石敬瑭、李從珂、劉知遠之後均出自大同;遼代有記載的后妃中,就有十六位出自大同。大同被稱為“皇后之鄉”,實至名歸。

時至近代,大同美女之名猶盛往昔。馮玉祥進攻山西時,為了激勵士氣,編出“北地胭脂大同女,銀子窩窩府十縣”的詞句。如今,大同在數代人的精心治理下,完成了艱難的社會轉型,以全新的姿態面向全國,相信未來的大同,會建設得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