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的消費水平怎麼樣?

為你踮起腳尖


要說起太原的消費水準,應該和全國大多數省會城市消費水平差不多,房價可以類比合肥、石家莊、鄭州、昆明、西安等。住房當然是一個高額支出,在這裡不談房子和車,我們說說日常消費,就說日常生活消費水準,是一箇中等稍微偏下的水平。


吃飯。如果一天三頓都得再外面吃,如果你是很節省的人,一天三十塊錢應該夠了。早上油條豆腐腦,或者包子餛飩,吃的簡單點十元錢夠了。中午十元錢的麵館在太原多的是,一般也夠吃。晚上喝粥丸子湯或是饅頭小菜,也差不多。關鍵是你找得到這些物美價廉的地方。大多數工薪階層的人,尤其是女生,都是這樣一個水準。不會在吃飯上花太多錢。相對於北上廣,一頓飯再簡單也得三四十元,確實是不錯了。

穿衣。哪個城市都有高消費的商廈,一件短袖賣十萬元的地方哪裡都有。但是太原也有很多物美價廉的地方,比如奧體商城,服裝城,衣服都不貴。夏天的短袖短褲幾十元,運動鞋也是一百多元。全身上下超不過三百元,就能買一身不多的行頭。冬天的大衣羽絨服稍微貴一點,有五六百也足夠了。

交通。辦了公交卡和公共自行車卡,中短途出行都不是問題,上下班高峰肯定堵車和擁擠,但是花錢不多。只要你肯受一點累,省錢是肯定的。


娛樂。相對於全國大中城市,太原的消費算中等。


太原晚報


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會,也是全國22個特大城市之一。以前的太原,雖然繁華,但是這種繁華卻是灰頭土臉。那時候,雖然帶來了經濟的發展,而太原的消費水平還是不高。因為外來的打工人員都是窮人,所以不會很高。後來煤低迷了,太原賴以生存的經濟也沒了,所以在沒有了煤支持的太原的那幾年真的是很低迷,沒有活力,一潭死水。

現在的太原,早已發生了本質的改變,雖沒有恢復昔日的風采,但也是猶如乘風破浪,飛上雲霄。太原市經濟發展了,消費水平自然也就高了。但是。相比較北上廣深天,甚至是比較發達的二線城市,太原的經濟水平仍然是趕不上的。許多有錢的人在賺了錢以後任然的嚮往外面的世界,消費外面。所以太原的消費水平也是處於一個很平民的階段,不會有很大的壓力。

但是鯤鵬任然是鯤鵬,太原雖然不是很發達,但是一直在努力的發展,活躍經濟,積極招商引資,我相信,龍城依然是龍城。在不久的將來,太原會有更輝煌的未來。


老家呂梁


客觀來講,比起其他省會城市,太原經濟稍顯落後,產業結構較為單一,也沒有太多旅遊資源,但太原卻是最適合生活的城市。

記得太原曾被評為人民幸福感最高的城市前三名,雖不知這消息是真是假,但太原人確實知足常樂。幸福感從不來源於絕對收入,而來源於所擁有的與慾望的微妙平衡。工資雖不高,房價也還可以接受;閒來無事騎著公共自行車,開車堵在路上聽聽宇航貧嘴逗樂或是楚悅幫人解決困擾;和老友在學校旁邊約個飯,聊聊當年的青春往事;或是抽個週末去爬爬五臺山,站在山頂看佛光看萬生寂靜。這裡的人懷揣著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夢想,過著最有煙火氣卻也最怡然自樂的生活。

這個時代的人們面對著太多的選擇,能力出眾的人往往又手握著選擇權。他們從太原通過各種方式努力的出來,定居北京香港,他們的孩子會出生在紐約巴黎。而這些生下來就是外國公民的小朋友,可能只是隱約聽說過在遙遠的中國北方,有個地方叫龍城,是爸爸媽媽的老家。卻不會再有興趣在春風吹面不寒之時去汾河公園放放風箏,在夏夜伴著蟬聲坐在食品街的小板凳上吃點燒烤,在秋意深沉時去崛圍山看漫天紅葉遠飛,又在冬日凜冽寒風中吃上一碗剛剛羊肉湯。

太原的空氣質量差,主要是因為建國初期的城市規劃有很大的問題,鋼鐵廠重型機械廠等重工業安排在城市的西北部,冬季西北方一刮,排放的廢氣要飄過整個城區,加之工廠生產規模大,排放粗放,整個城區的空氣質量自然越來越差。

在太原時間不算長,但也有很多可以說的,或許再偶然間想起什麼我會再添加吧。總的來說印象蠻好,但是我不適合,當然很大程度是自身的問題,我選擇其他地方生活去了,但不會忘記這過往的時光。太原是承載了我一段生命的城市,這就有意義了。


大同那點兒事


除了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幼兒園,房價雖然比別的二線城市便宜不少,但是架不住收入低,沒醫保看病壓力很大,在太原上幼兒園的價格都快和一線城市劃等號了,公辦名額有限,民辦一個月2000起價還不算興趣班什麼的,生活物資其他還可以,大部分人工資都3000-5000,勉強生活!今年市政府加大財政補貼,市民生活物資比往年便宜不少,農業不行,工業一般,服務業一般,總的來說太原應該是標準的三線強城市,勉勉強強進入二線城市估計是因為是省會城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