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朋友圈裡的「宮寒」宣傳騙了!子宮真的管不了你的手腳冰涼!

別被朋友圈裡的“宮寒”宣傳騙了!子宮真的管不了你的手腳冰涼!

上美容院、買保養品,你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十個女人九個寒”。手腳冰涼?來大姨媽肚子隱隱作痛?“這都是宮寒啊!”最近接連熱播的清宮劇也離不開“宮寒”,《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因為“宮寒”不能受孕,連皇后自己也感嘆:“一個體寒入骨的女子,又如何生兒育女呢?”

我們走進南京市中醫院婦科主任中醫師趙薇的診室。請她詳解女性熟知的“宮寒”究竟是個什麼病。

大咖小傳:趙薇,女,南京市中醫院婦科主任中醫師,學科帶頭人,碩士生導師,南京中醫藥大學兼聘教授。江蘇省中醫藥學會中醫婦科分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會員,南京中醫藥學會婦科分會委員。2011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中青年中醫臨床人才”。已從醫近三十年。長期從事中醫婦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擅用中醫方法治療婦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堅持中醫特色治療。擅長不孕症、多囊卵巢綜合徵、先兆流產、月經失調、痛經等病的診治。曾參與省科技廳課題一項,獲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證書。近年來主持完成江蘇省中醫藥局、衛生局課題各一項,參與衛生局重大、一般課題多項。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參編論著二部。曾多次獲省、市優秀論文獎。

別被朋友圈裡的“宮寒”宣傳騙了!子宮真的管不了你的手腳冰涼!

中醫古籍沒“宮寒”提法

有女性吐槽,在美容師口中,女性所有身體不適似乎都和“宮寒”有關。甚至有人說把手放在肚子上,如果是冷的,那就是有宮寒。很多婦科不適也是“宮寒”的表現。那麼,中醫到底有沒有“宮寒”這個名詞?“宮寒”到底是不是一種導致不孕的病?

趙薇主任告訴記者,門診上經常有女性諮詢,自己是不是得“宮寒”了,有不孕的女性擔心此前難以懷上寶寶也是“宮寒”導致。實際上“宮寒”不是正規的中醫病症詞彙,因為無論在中醫古籍、中醫婦科教材中,還是在中醫診療規範中,都沒有“宮寒”這樣的記載或提法。

“宮寒”到底怎麼來的?趙薇主任分析,不少女性特別怕冷,一到冬天四肢冰冷;還有的人痛經痛得厲害時,渾身打顫,胃腸道也有反應,噁心嘔吐……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大夥傳著傳著誤以為這些症狀都源自“宮寒”,“宮寒”真變成是診斷了,“其實不是”。

如果非要從中醫中挖點跟“宮寒”的聯繫,趙薇主任認為,大家口中的“宮寒”可能指的是“寒凝血瘀型”痛經。有部分女性痛經痛得特別厲害,通過中藥溫經活血化瘀後可以改善,如果改善效果不好,應考慮到器質性病變。一般情況下,功能性痛經患者,並不影響懷孕。器質性痛經,通過B超等檢查手段確診有病變時,如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腹膜炎對女性懷孕有影響。

因此,女性朋友沒有必要針對“宮寒”的說法進行任何治療。若感覺不舒服,及時去正規醫院,查清病情對症治療。而美容院那些所謂的熱敷小腹、艾灸肚臍、紅外線秋褲等暖宮保健也就只能讓你肚子熱起來罷了。不能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

別被朋友圈裡的“宮寒”宣傳騙了!子宮真的管不了你的手腳冰涼!

子宮管不了你的手腳冰冷

有不少女性朋友說,還未入冬手腳就冰涼,早早蓋上了厚厚的被子。膝關節裸露在外感到陣陣寒意,需單獨裹上毯子。這麼怕冷是因為“宮寒”?趙薇主任笑言,手腳冰冷跟子宮沒有直接的關係,更不是因為“宮寒”。

她認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愛美的女性越來越多,大夏天穿著短褲短裙,吹著空調,吃著冰西瓜、冷飲,十分愜意。夏天過分貪涼,在當季不會表現出來,到入秋後慢慢顯現出來。女性受寒後往往覺得四肢冷,所謂秋後算賬。也許今天吃了冷東西沒有立馬不舒服,到後面會犯。20歲出頭時的貪涼,遠期到30、40歲開始慢慢顯現。

同等環境下,女性比男性對氣溫感知更敏感。氣溫比較低的話,身體會傾向於減少末梢部分的供血,優先保護關鍵部位的正常運作,這些地方毛細血管收縮供血量減少,溫度當然也會突然下降。

雌激素更多的女生,對溫度更加敏感,血管收縮更快更猛烈。一項權威研究就證明了這一點:女性平均體溫較男性高出0.4攝氏度,但她們手溫卻要低整整兩個2.8攝氏度。

長期熬夜傷的是你的卵巢

趙薇主任談道,除了貪涼,熬夜這種不良的生活習慣非常損傷女性健康。趙薇主任在門診上常遇到卵巢功能早衰的患者,最小的患者不過十幾歲。我們知道卵巢主要有兩大功能,一是生殖功能,定期產生卵子。二是產生雌激素、孕激素等。女人沒有卵子,就不能夠生孩子。女性如果想美麗常駐,保護好卵巢。卵巢分泌的激素,會讓女性皮膚細嫩紅潤。“卵巢對女性格外重要。”卵巢最怕熬夜。女性一定要避免長期熬夜工作,長期熬夜直接耗傷女性經血,暗耗女性精氣神,損傷腎氣,影響卵巢功能。

良好的睡眠是延緩卵巢衰老的方法之一,良好的睡眠也是保證身體健康所必需的。趙薇主任建議女性朋友在晚上最遲10點半上床,11點入睡。“有的醫生甚至建議10點上床,10點半入睡。”

溫馨提示

入秋後女性這樣“進補”

趙薇主任建議,秋季主要表現為秋燥。中醫養生講究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養陰最好的方法當然是食療。這個時節可以常吃些養陰的食品,如銀耳、枸杞、梨子等。胃腸道不適的朋友,適量食用生冷的食物。有些女性出現睡眠不好、五心煩熱、腰膝痠軟、手腳冰冷等症狀,可以在這個季節通過吃膏方調理不適症狀。

秋季推薦9種養陰食物

1、百合

百合性平、味甘微苦,入心、肺經,可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常食百合,可以補肺潤燥、健脾開味,補養身體,使人精神煥發,抗拒疲勞。平常多熬粥食用。

2、麥冬

麥冬性甘寒質潤,有滋陰之功,能養陰生津,潤肺清心,既善於清養肺胃之陰,又可清心經之熱,是一味滋清兼備的補益良藥。平常可泡茶、煲粥食用。

3、梨

梨是秋季最好的潤肺食物之一,每天吃一兩個梨可有效緩解秋燥。而且現在的空氣汙染比較嚴重,多吃一些梨子可改善呼吸系統和肺的功能,保護肺部不受到空氣中灰塵和煙塵的影響。

4、玉竹

玉竹味甘、性平,入肺、胃二經,具有滋陰潤燥、除煩止咳之功效。現代研究表明,玉竹還能通過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起到輔助降低血糖的作用,特別適合糖尿病合併秋燥者食用。平常可水煎代茶飲,也可與大米一起煮粥食用。

別被朋友圈裡的“宮寒”宣傳騙了!子宮真的管不了你的手腳冰涼!

5、柿子

中醫認為,柿子味甘、澀,性寒,歸肺經,潤肺化痰、清熱生津、澀腸止痢、健脾益胃,生津潤腸、涼血止血等多種功效。

6、川貝母

川貝母味苦、甘性微寒,入肺、心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散結消腫之功效,多用於肺熱燥咳,乾咳久咳,陰虛勞嗽等症。平常多與紅梨一起蒸煮食用。

7、蜂蜜

蜂蜜是一種非常天然的滋養食品,有滋陰潤燥、美白養顏、潤腸通便等功效,養肺潤肺功效最好的蜂蜜為冬蜜、柑桔蜜、枇杷蜜、枸杞蜜。

8、山藥

山藥味甘,性涼潤,入肺、脾、腎經,有健脾胃、益肺腎、補虛嬴之功效。

9、銀耳

銀耳素有“菌中之冠”的美稱。它性平,味甘,是名貴的營養滋補的佳品,同時還是扶正強壯的補藥,能補脾開胃、益氣清腸以及滋陰潤肺。平常多與蓮子、百合一同煲湯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