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独孤求败是金庸小说里第一高手,连温瑞安都认同

在金庸的小说里,独孤求败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从未在书里出现过,但是仅凭金庸描述他时的些许笔墨就让人神往不已了

独孤九剑是很容易达到无招境界的剑术,加上自带的寻找天下武功招式的破绽的功能,光是这一点就已经是金庸小说里古往今来最顶尖的剑术了,但是这在独孤九剑里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第一层境界,很多九剑黑孜孜不倦的去寻找什么是独孤九剑破解不了的武功,但我说这都是白费劲,因为九剑不是指着寻找敌人破绽为生的,要达到无招境界又不是只有九剑才可以,独孤求败要是指着无招、破解天下武功为生,还能横推天下无敌手,打得举世皆寂,令得江湖武林一片萧条?

为什么说独孤求败是金庸小说里第一高手,连温瑞安都认同

独孤求败

在金庸新修版里,破箭式从原本的第七式改成了第八式,破掌式反而从第八式的位置回到了第七式,个人认为金庸这样的安排正好体现了破箭式的厉害之处,破箭式大成之后,即可拥有金庸小说里最快的手速,秒发千万剑、十倍超音速的速度不是金庸小说里其他武功能够媲美的,破箭式大成之后,无论敌人武功招式再如何无懈可击,但面对如此可怕的速度只有死路一条同样是一个独孤求败、内力、招式变化都是一个水平,但是是否有破箭式大成的恐怖速度加成绝对是两个概念,有破箭式大成速度加成的独孤求败比前者可怕程度是几何指数增加,假如只有无招、破解天下武功招式这一个功能,那么张三丰应该能够匹敌,但如果算上了破箭式大成的恐怖速度加成,一个张三丰已经不够看了,保守估计,也要三个左右。

为什么说独孤求败是金庸小说里第一高手,连温瑞安都认同

破箭式

但破箭式之后还有破气式,破气式书上写明了是为了对付上乘内功而创的,针对的对象是内功,而神而明之、存乎一心意思就是指要动脑思考,不是说大吼一声我要破气,对方的上乘内功就应声而破了的,独孤九剑的要旨之一就是预判,因此,破气式在我看来很可能就是通过特殊法门预判对方内力运行路线再加以破解,而金庸里的绝顶高手运用内力之纯熟,已经可以达到念起劲生,心到力至,内力运转速度如此之快,令到破气式要想破天下上乘内功,剑法速度必须达到无法想象的快,令得剑劲可以先一步截断敌人运气路线,让敌人空有强大内力却无法施展,只有被动挨打。

更进一步的,震破敌人内家真气,废掉敌人的强大内力,破气式正是通过特殊法门,预测敌人运功路线,利用破箭式练成的恐怖速度,先一步打断敌人运功路线,破掉敌人内家真气,破气式正是有如此效果才能成为独孤九剑压箱底的绝招破箭式为什么从第七招改成了第八招,正是由于修炼次第的关系,破箭式带来的速度太恐怖,以前破掌式在破箭式之后其实是不合理的,金庸才会做此修改在独孤九剑之后,独孤求败还有无剑境界的强大内力,可以自由发放无形剑气,威力不逊于当年手持重剑之时,且因为手指灵活,速度更胜于手持木剑之时,独孤求败达此境界,世间武学对他再无奥秘可言,唯有隐居深谷,以雕为伴,若干年后,独孤求败的宠物教导出了一个三论五绝,遗留下的剑谱教导出了风清扬、令狐冲这样的绝世剑术高手纵观金庸十四部天书,能傲视千古、屹立武道绝峰者,唯独孤求败一人尔。

为什么说独孤求败是金庸小说里第一高手,连温瑞安都认同

独孤求败

好了,上面的解说结束,下面我先说说自己对金庸小说里高手的定义,高手=内力+外功招式+武学修为境界+实战能力+体能,下面我就上面说的几个因素一一谈谈内力,金庸里高手各种炫酷技能威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内力有三大特性,一是量,二是强度,三是质,对于量,金庸小说里惯用的形容词是充沛,比如一灯看杨过,说自己盛年之时也没有他这样充沛的内力,对于强度,金庸小说里惯用的形容词是浑厚,个人理解是浑厚更侧重于真气在丹田里的密度,也就是凝练程度,内力越凝练,内力强度越高,用内力发出的技能效果越强,对于质,常用的形容词是精纯,比如张三丰认为张无忌内力量胜过自己,但是不及自己精纯。

再说说张无忌,他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九阳神功大成之后,内力量当世数一数二,但是由于全然不懂武功(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一词含义有两种,1、实力;2、外功招式及招式中附带的运劲使力法门),所以九阳神功的大威力他远不能够全然发挥,直到得到了集天下运劲使力法门之大成的乾坤大挪移:

他九阳神功的大威力才能火力全开这乾坤大挪移心法,实则是运劲使力一项极巧妙法门,根本之理在于发挥每人本身所蓄之潜力。每人体内潜力原极庞大,只平时使不出来,每逢火灾等紧急关头,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往往能负千斤。张无忌练就九阳神功后,本身所蓄力道当世已无人能及,只以未得高人指点,未学高明武功,使不出来。这时学到乾坤大挪移心法,体内潜力便如山洪蓄谷后,得知如何引入宣泄通道,一开闸即沛然莫之能御。练九阳神功是积蓄山洪,此事甚难;而乾坤大挪移则是凿开宣泄的通道,知法即成。

由上面的原文例子,可以得知金庸小说里所谓的内力强大,不能光看量和质,还要看发挥,假如你有100的内力量,但发挥只有三四成,那在我的角度而言,还真不如内力量50,但是十成发挥的人内力强,这里要提到两个反面例子,段誉和令狐冲,段誉一身内力全部是别人送的,不是自己修炼而来,发挥不稳定,令狐冲呢,根本就不懂内功,所以你别看笑傲里令狐冲靠吸星大法得来了一身当世少有匹敌的内力,但绝对不能十成十发挥。

上面的例子证明了一个道理:金庸小说中的内力威力=内力量*内力强度*内力质*发挥系数外功招式,就是发挥内力威力的媒介,一来内力通过招式中蕴含的运劲使力法门将内力做优化运用,做到比不用武功时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出手更快,打的人更痛,一分力能发挥出比平A好得多的效果;二来外功招式就是研究出来攻击人的,自身内力再强,发挥再好,打不到人毛用没有,比如说令狐冲与任我行斗剑,再强的内力到了独孤九剑之下,尽数落空,为什么会尽数落空?还不是因为令狐冲早一步就看穿了任我行的攻击路线,早一步进行闪避,让自己的木剑不与对方相碰,否则当时身无内力的令狐冲早已落败,因此,何谓上乘武功,就是研究更好的攻击方法和模式,让我能打到你而你不能打到我关于武学招式的重要性。

为什么说独孤求败是金庸小说里第一高手,连温瑞安都认同

令狐冲

拿金轮做例子,金轮论内力绝对是五绝层次,但就是因为招式跟不上所以比五绝始终要逊色一筹,金轮和杨过最后一战,杨过在不能发挥黯然意境时,使普通招式能在三百招左右制住金轮,发挥了黯然之后,五招轰下金轮,这就是招式在金庸高手争锋时的重要性武学修为境界,就是对武学的理解和运用,有了高人一等的武学境界,再平庸的招式都能化腐朽为神奇,比如萧峰聚贤庄用太祖长拳打败少林绝技,不是太祖长拳真的比少林绝技厉害,而是萧峰的境界高,到了刚柔一体的层次,再比如风清扬使华山玉女剑十九式,剑招还是那些剑招,但是因为武学境界高,硬生生拔高了剑法的威力,令狐冲自称以这种方法使普通剑法威力也不是他所能敌的。所谓的武学修为境界用现在的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游戏中的各种骚操作,各种微操,其实组成那些骚操作和微操的基础动作(放在武侠小说里也就是招式)高手和低手都会,但是高手却能将平凡的基础动作互相组合,并结合实际情况,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什么说独孤求败是金庸小说里第一高手,连温瑞安都认同

风清扬

拿张无忌和张三丰做例子,张无忌会的顶级武功计有全本九阳神功,七层乾坤、太极拳剑、七伤拳、龙爪手、圣火令,比张三丰会的顶级武功数目可要多,要是看配置就能决定胜负的话,张无忌也不会到了书末还会被张三丰压在头上了武学修为境界是怎么来的,一般来说上乘武功都蕴含了某些武学要义,这些武学要义就是武学修为的总结和提炼,修炼者将武功修炼到深层次并完全理解之后,这些武学要义就会被修炼者内化成他自身的武学修为,但是金庸小说里继承者就算将这门武功修炼到大成,将这门武功的要义完全理解并能完全运用,在武学修为上还是不能跟创功者相比的,因为继承者只是理解了这门武功的所有因素,但是创功者为什么要创这门功夫的用义,创功前的实战经历,与及创功前的前置思考过程继承者是不会有的,因此,继承者最多只能十成发挥,但是创功者却可以超极限发挥实战能力嘛,就是与人对敌中的应变,能针对敌人情况做出最恰当的应对,这方面,杰出代表并不多、萧峰、小龙女、血刀老祖。

为什么说独孤求败是金庸小说里第一高手,连温瑞安都认同

萧峰

体能嘛,在金庸小说里还是很重要的,金庸里的高手到了老年时,体能会衰败,会减少内力量,此外出手速度也会受到影响,而在金庸里,一个人能够在五十岁左右及之前将自身武功修为、内力、外功招式都提升到顶点是最理想的状态,因为金庸世界里的内功能延缓体能衰败状态,五十岁左右还能有壮年时期的体能,内力量也能维持在巅峰,六十岁后就走下坡路了而且在金庸小说里的外门武学里,除了可使用内力作为威力来源之外,自身力量也是其中重要一环。

侠客行里的大悲老人不懂内功,没有内力,都能与内家高手谢烟客打得几乎不分上下,由此可以见得,就算没有内力,只要外家武学练到家,也算得上高手了,这其中天生的禀赋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拿萧峰来说,天生神力,远远胜过了郭靖和洪七公,所以尽管内力不及后二者,掌力却有胜过。在我总结这个公式:高手=内力+外功招式+武学修为境界+实战能力+体能里,独孤求败可以说没有一条短板,内力,独孤求败的内力基本上是靠自己修炼得来,而且长年累月的修炼,无论是量还是质,还是发挥系数都完全足够。

外功招式方面,独孤九剑独步古今、古往今来至高无上、精微奥妙已达于极点,遇强逾强,不管敌人内力多强,到了独孤九剑之下尽数落空,独孤九剑随敌招来接应招,敌有千招万招,我也有千招万招……金庸对于独孤九剑可以说是不惜赞誉之词,太多特效、光环尽集于一身,武学修为境界也不用说了,无招无剑且是独孤九剑始创者的他怎么会缺武学修为境界?

至于实战能力,十几岁就与河洛群雄争锋,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的他实战能力会差?看看独孤九剑所破的武功及兵器招式就知道独孤求败一生经历过多少大战了,没有这么多大战独孤求败怎么总结的出来破解的方法?至于体能,神雕里说独孤求败弱冠前与河洛群雄争锋,弱冠即是二十岁前,纵横江湖三十余载,即是说十几岁+三十几年,从这可以推断出独孤求败退隐江湖大概是五十五岁左右,另外我们要考虑到笑傲里说风清扬是靠独孤九剑天下无敌,说明在创出独孤九剑之后,独孤求败又在江湖上挑战了好些年才归隐的,因此,大概可以判定,独孤九剑很可能是在五十岁之前被他创造出来,经过几年的实战,独孤求败五十出头的时候就达到了他武道生涯中的黄金时期,无论内力、外功招式、武学修为境界、实战、体能全部都是巅峰中的巅峰。

反观金庸小说里的其他武学大宗师,他们达到他们一生中的巅峰时期年纪有多大了呢?张三丰,创出太极拳剑时已经一百岁开外,境界虽高、内力虽强,但奈何年老体衰,内力量已不如盛年,意识反应体能也和盛年时没得比;达摩,创出易筋经+七十二绝技时的他至少也是八九十岁开外;黄裳,创出九阴真经时,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头子,八十岁以上没跑扫地僧,出场时也已经垂垂老矣,少林武功出名的难练,进境慢,扫地僧就算比达摩年轻也年轻不到哪儿去。

为什么说独孤求败是金庸小说里第一高手,连温瑞安都认同

张三丰

我总结的金庸小说高手几大要素里,内力、招式、武学修为境界、实战,独孤求败和他们都在一个水平线上,但是体能的分野就会成为胜负的关键因素,而独孤九剑对内力的高利用率,极低的内力也能发挥出不俗的威力,也注定了打消耗战对独孤求败是无效的。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金庸完全是把独孤求败当成武者的完美模板来塑造的,让他在拥有壮年体能及意识反应的情况下,达到一生的武道巅峰,在金庸的设定里,独孤求败这个人,在我看来是不可能被战胜的,也就是说尽管他想求败,但即管让他穿梭时空,让他和达摩、张三丰、扫地僧、黄裳、太玄老祖等武学大宗师倾情一战,他的愿望都很难实现接下来我再来说说独孤求败所身处的年代,三联版里杨过曾推测独孤求败是一百年前的人,到了新修版又说可能是六七十年的人,看似年限更近了,但这又产生一个问题,独孤求败纵横天下三十余载,打得江湖武林失声,如此厉害的人物,杨过那时代的江湖怎么会一点记忆都没有?要知道金轮来到中原,都知道王重阳。另外,金庸在他的散文集里曾经说到独孤求败是鲜卑族人,但是鲜卑族到了北宋时已经被民族融合了,从这个角度独孤求败很可能是隋唐乃至五代十国时期的人当然,如果年限拖得这么长就会产生另一个问题,神雕的寿命,按理说雕类的寿命是不可能活这么长的,不过金庸小说里还有九尾狐这种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可能出现的生物,出现一个寿命超长的神雕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为什么说独孤求败是金庸小说里第一高手,连温瑞安都认同

黄海冰饰演的独孤求败

下面我就来对独孤求败用剑体系说一下自己的理解,独孤求败的剑冢里写到,紫薇软剑胜青钢利剑,重剑胜软剑、木剑胜重剑、无剑胜木剑,我先从重剑说起,其实从杨过重剑的修炼过程就很容易看得出来何谓重剑胜软剑、利剑,不是说有了能驾驭重剑的内力就等于已经达到重剑胜软剑、利剑的。独孤求败的用剑体系有匹配重剑的剑术,看到我上面的原文里划重点的凝气用力法门与及各种剑理了吗?这些就是匹配重剑威力的剑术,而除了术,还要有相对应的内力,杨过吃蛇胆,瀑布练剑令他的内力大增,有力量驾驭重剑,这充分说明了一点:独孤求败所谓的(XX剑胜XX剑)用剑境界是内力与剑术的统一体,单只有一方面绝对不能算达到了某一境界,且与别人没有关系,否则单看别人拿什么剑就是什么境界的话就实在太荒谬了,笑傲里恒山三定拿了一大把木剑,难道她们就是木剑境界吗?再看看杨过对木剑胜重剑的理解也是这样。

为什么说独孤求败是金庸小说里第一高手,连温瑞安都认同

杨过

要想木剑胜重剑,除了内力充沛、恃强凌弱之外,还要剑法精奥,以快打慢,同样说明了独孤求败的用剑境界就是内力和剑术的综合体,而杨过十六年后尽管通过海潮练剑达到了木剑级的内力,但却没有与木剑级内力对应的剑术,所以也不算真正的木剑境界,因此与金轮最后一战时又在想怎么没拿了重剑来,这说明杨过还没有练成比重剑更精奥的剑术。而看看杨过对木剑级剑术的理解,要剑术精奥,以快打慢,精奥=精微奥妙,变相的说明了在剑术方面,重剑剑术不够精微奥妙,也不够快,而独孤九剑正是精微奥妙达于极点,同样也快到了极点。

很多人一看到令狐冲用利剑克敌制胜,就认为独孤九剑是独孤求败在利剑期创出的剑术,这是错误的,原因如下:

1、因为独孤九剑不但能用利剑使,木剑也能使,不用剑也能使,烛台、刀鞘都能使用,这正好符合了剑冢里关于木剑的描述: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也就是说到了木剑级之后,木剑级的剑术已经达到天地万物皆可为剑的境界,而这,是只执着于利用利剑的凌厉刚猛来取胜的利剑级境界不具备的。

2、独孤九剑是独孤求败赖以天下无敌的剑术,而在木剑之前,青钢利剑、凌厉刚猛,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紫薇软剑、重剑(恃之),突出的都是神兵的威力,能靠武功天下无敌还要堕落到去靠神兵?后者的逼格明显远远不如前者,正如同样是伤人,飞花摘叶明显比靠兵器更有逼格。

3、决定独孤求败使用什么剑看的是内力而不是其他,独孤求败20岁前闯荡江湖时,那时内力低微,剑法也未能算得上一流高手,这时必须要靠凌厉刚猛、无坚不摧的神兵来弥补自己在内力与及剑法上的不足,来与河洛群雄争锋,到了三十岁左右,由于自身内力已经有了相当火候,能够运柔成刚,软剑在内力的运使之下随时会变成刚剑,需要软剑时采取另外一种内力运使方式就变成了软剑,软剑比刚剑更多了许多变化,但也更难控制,所以才有误伤义士的事情发生,到了重剑时期,由于内力大进,有能力驾驭重剑,并且领悟到只要劲力够强,越是简单直接的剑招,威力远胜世间诸般巧妙剑招,值得注意的是,这所谓的巧妙剑招级别也只是属于五岳剑派、全真、玉女的级数,重剑能破的也只是这级数的剑招,否则杨过后面就不会想在用精奥剑法打败重剑的路子了。明显重剑及之前的剑法不够精奥,到了木剑时期,由于自身内力已到绝顶之境,真气所至,草木皆是利剑,运使木剑之时,威力不逊于重剑,且由于木剑轻快,更利于使用精奥迅捷的剑法来以快打慢,而到了无剑时期,内力之强已经可以凝出无形气剑,且由于手指操作,比当日使用木剑时更要快上几分。

有人也许要问这跟六脉神剑有什么区别,很简单,一来独孤求败无剑的前提条件是达到剑风可与扑面巨浪相拒使木剑如重剑、威力要不下于重剑、六脉神剑剑气威力达到这个前提算是达到了独孤求败无剑威力的下限,而这个也不是那什么五本切断藏香、割破肩头的威力能相比的,二来,六脉神剑的速度要达到独孤九剑的速度,三来,独孤求败剑法是无招级别,六脉神剑使用者的剑法也要到这个水准。

为什么说独孤求败是金庸小说里第一高手,连温瑞安都认同

黄海冰饰演的独孤求败

4、独孤求败从破剑式到破箭式,记录了独孤求败对这么多武功及招式破解的经验总结,且独孤九剑的最后三式,必须要自身有深厚内功,简单而言,这是需要无数实战经验,还要大量时间来总结,且必须有深厚内功才能做到的,而这些条件根本不是一个十几岁的小伙子能办到的,令狐冲练破掌式都要二十年时间,创武功的人花的时间更多。

5、看看达摩,至少八九十岁开外才创出易筋经+七十二绝技,张三丰创太极要百岁开外,黄裳创九阴真经也是白发苍苍的老头子,无崖子和李秋水要创一门包罗万有的奇功,几十年了什么都没有创出来?独孤求败十几岁就能创出古今独步、古往今来至高无上、习武之人梦寐以求的绝世妙技?不知道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而且二十岁不到的独孤求败,还不及重剑杨过,更不要说跟三论五绝相比了,跟达摩、张三丰更是天差地远,这种等级,怎么创得出古今独步、天下无敌、精微奥妙达于极点的武功?

6、独孤九剑以天下剑术作为根基,重剑剑术也包含在内,九剑能包含重剑,重剑包含不了九剑。

为什么说独孤求败是金庸小说里第一高手,连温瑞安都认同

温瑞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