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把家校合作的好經給念歪了

主題:請不要把家校合作的好經給念歪了

家校合作(school-family partnerships)是指教育者與家長(和社區)共同承擔兒童成長的責任,包括當好家長、相互交流、志願服務、在家學習、參與決策和與社區合作等六種實踐類型,是現代學校制度的組成部分。

請不要把家校合作的好經給念歪了

學生是在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的共同影響下成長的。家校合作是保證學生健康成長極其重要的條件,家校合作的水平必然影響著學生的發展狀況。合作是平等和互惠的,是為了雙方的利益,合作需要雙方的努力和投入。可是最近幾年隨著信息溝通的越來越順暢,兩者之間合作的邊界越來越模糊。

請不要把家校合作的好經給念歪了

很多學校在不斷的安排家長值班,包括校門口協助保安執勤,在上學和放學時段到協助維護校門口附近的交通秩序,學生家長儼然成為了一個免費的臨時工;學生在校的衛生整理不到位,需要家長到校代學生打掃教室衛生,學生宿舍衛生不到位,家長到校為孩子整理內務,家長變身為學生在校的鐘點工;現在班級秩序尤其是晚自習的秩序很多學校要求家長到校值班,協助維護班級紀律,家長又被任命為班級的紀律委員;孩子回家以後學生的各種作業需要家長簽字、聽寫、背誦檢查、預習、複習、改錯,家庭變成了新時代的私塾;學生放假後,根本不像是孩子回家了,更像是老師的孩子臨時被寄養在幾十個家庭,老師各種的不放心,拍照、錄視頻、各種接龍不亦樂乎地監督,更有甚者因為暑假為了防溺水,出現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孩子暑假放假在自己父母身邊,而孩子的父母卻需要向學校老師每天彙報孩子是否平安……。如此下來,家長很累、教師更累。彼此互相的變的越來越缺乏信任。說好的家校合作,有些時候成了臺上握手,臺下使絆子,彼此提防、拆臺。

請不要把家校合作的好經給念歪了

雖然這樣的現象只是少數,但是出現一些不好苗頭,學校與家長的權利義務不清楚。現在很多家長不管什麼問題都去找學校的責任,導致學校不管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的學生事務都要過問,彼此沒有邊界。很多本來可以學生完成事情都讓家長代勞了,家長把學校當成了自己家;通過管理學生可以完成的,學校擔心在管理過於嚴格的情況下學生做出極端舉動,索性讓家長進校園自己管理自家孩子,慢慢的學生沒有了規則意識,家長和教師都在和稀泥。最後導致家長做了老師該做的工作,老師把手伸到學生的8小時以外。家長埋怨本來我需要在單位上班,你讓我來學校搞家校合作;教師抱怨,我本來都下班了、放假了、孩子都回家了,孩子的責任你還找我。本來應該雙贏的家校合作變成了一種雙輸的局面。

請不要把家校合作的好經給念歪了

家長不是學校的臨時工、保姆和紀律委員,老師也不是您孩子萬能的保護神。請家長和學校相互體諒,各自守土有責、各安其職,協同配合,家長應該賦予學校和教師更多的在校教育的權利,而離校後則應該由家長完成對學生的監護職責,不要以家校合作的名義相互侵佔彼此的時間和精力,把"副業"搞成了"主業",主業也就荒廢了。

一家之言,對"家校合作"您怎麼看,留言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