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看似奇葩的作業也許能解錢學森之問

主題:這些看似奇葩的作業也許能解錢學森之問

國慶節就要結束了,在這個國慶節北京一位小學生的作業單卻火了,"鑽木取火"、"給大象洗澡"、"熱帶雨林徒步"、"每天拍一張照片"……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樣的國慶假期作業,真的很令人羨慕了。網絡上對於這份作業吐槽的人居多,當然很多人有種"酸葡萄"的心態。

這些看似奇葩的作業也許能解錢學森之問

看到這個事情不禁讓筆者想起了一前段時間網上瘋傳的數"一億粒米"的數學作業,這個事情當時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同時聯想目前很多關於陪孩子寫作業的傳說,筆者認為現在的小學生根本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們是在舉全家之力來準備打贏一場未來的"戰爭"。現在人們經濟狀況比原來要好得多,經濟條件也允許我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來。可是目前的情況是,很多中產(大部分的工薪階層)工作生活中其實有非常大的壓力,進而產生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同時把這種焦慮情緒傳導給了還是小學生的孩子。每個人都恨不得自己的孩子都是天才,殊不知所有人的學習都是要經歷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的。孩子的成長腳步一旦更不上家長的期望,他們就表現的過於焦慮,在一旁指手畫腳、出謀劃策,殊不知相當年的你可能還不如你現在眼中這個讓你氣炸了肺的"小破孩兒",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很多時候還不等孩子求助,您也許已經在"百度一下"、微信群求助……。你也許能造原子彈、研製大飛機、開發支付寶類的程序、在單位可以管理幾千人,但是在對於一個小學生的教育上,你們並不專業。用一個成人的眼光和人生經歷來去思考一個小孩的問題,很多時候會得出非常可笑、荒唐的結論。

我想這兩篇作業之所以能成為"網紅作業",與家長的越俎代庖是分不開的。

這些看似奇葩的作業也許能解錢學森之問

筆者認為現在的基礎教育充滿了功利之心,甚至有些急功近利。很多的家庭認為對孩子的教育就是能在學校裡有一個好成績,將來能考上清華北大,可殊不知在我們眼睛直盯著終點的時候,就容易忽視過程中很多本該很美好的東西,甚至導致終點時能獲得的東西也在減少。筆者在前幾天就針對"錢學森之問"寫過一篇《衡水中學模式絕不是錢學森之問的正確解》的文章,其中提到應試教育的弊端就是不斷強化學生的定式思維而泯滅孩子的創造力。這兩篇作業只是老師佈置給孩子的思考問題或實踐作業,但是家長在自己定式思維的基礎上得出必須完成,必須有標準答案,若做不出來則焦慮,焦慮則需要傾訴,最終導致了大家都看的現象。又有幾個人真正從一個孩子的視角去思考這些作業,又有幾個人從一個孩子的成長角度去思考這幾個作業對於孩子成長的意義(恐怕很多想到的是做出來,有個標準答案,若完成了則自己的孩子很厲害,可以去炫耀)。筆者認為佛山這位小學老師佈置的數一億粒米的作業是符合認知規律和新課標要求的,通過類比、實踐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以此加深學生對數的認知,並且在實踐的過程學生自然會發現費力的數不僅費力而且無法解決問題,自然會想其他解決方法,這對孩子本身就是一種開放式思維的訓練。北京小學生拿到的鑽木取火的作業,更重要的是學生實踐的過程,以及孩子在實踐過程中的思考和收穫,最終能否真的取到火併不重要,現在幾乎都不需要鑽木取火。孩子在鑽木取火的實際實踐過程需要考慮材料、工具、操作等諸多要素的配合,為了取到火自然會有各種嘗試,當然也可能查閱資料、向別人請教等等,孩子在嘗試過程收穫的東西遠比實際取到火更彌足珍貴。前段時間筆者讀過一篇文章說的是一位文化名人談為什麼送孩子去美國讀書,談到他的孩子能完成很多在國內連碩士、博士都很難完成的實踐任務。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孩子學習、審視孩子的成功、判斷孩子的喜怒哀樂,可是很多時候一個小孩子想要的東西和我們不一樣,孩子們所具有的創造力也不是我們的可以想象的。只是很多的時候是我們親自把孩子僅存那一點點創造力給抹殺了,甚至不給他萌芽的機會。

這些看似奇葩的作業也許能解錢學森之問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

當我們一直抨擊應試教育的弊端,發現在抨擊的同時而有無法改變這個現實的時候,請儘可能保存孩子原始的思考慾望,在給我們的孩子訓練技能、掌握知識同時不要泯滅孩子創造的天性。從這個角度看我認為這些看似奇葩的作業也許真能解"錢學森之問"。哪些科學探究不是在完成當時很多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些看似奇葩的作業也許能解錢學森之問

一家之言歡迎交流討論,對於"鑽木取火"的作業,您怎麼看,留言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