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如果我是滴滴出行CEO,會出上,中2條計策打進BAT巨頭陣營

這是一篇進階文章,一般人可能看不下去,需要消耗一定的智慧值才能理解,如果是娛樂閱讀,請關注我下一篇的通俗版。

如果我是滴滴的CEO。在佈局將來方面,可以有上中2策。

中策:佈局圍繞出行相關

滴滴通俗一點可以理解為線上出租車公司。中國每天的出行,擁有巨大的流量,圍繞出行方面,有很多的相關產業,譬如很多人是坐滴滴去吃飯,滴滴跟外賣方面,有很多的重合用戶,圍繞著滴滴,能夠產生很多相關的行業,因為有大量的重複用戶,換句話來講,就是有大量的重複資源,所以如果要切入市場,就會擁有巨大的資源優勢。

上策:以線下,打入線上

因為滴滴擁有大量的線下資源,如果找到一個轉接點,能夠把線下資源,引流到線上。而又能做到,線下跟線上有所關聯。雙得益章,相互作用,那就可以成就一番改變世界的大事業。

如何從線下打入線上?以下我具體深入分析一下,先說一下中策跟上策的比較點,再說一下要實現上策的關鍵點。

深:如果我是滴滴出行CEO,會出上,中2條計策打進BAT巨頭陣營

中策跟上策的比較點:

先說一下,線上項目為何要比出行相關更有優勢。出行相關,是以線上輔助線下,本質算是線下項目。線下項目,需要耗費的資源巨大,而且需要重複消耗,也很難做到幾何級別的爆炸性增長。而線上資源,如果推廣得當,很容易達到爆炸性增長。以下我分別各舉一個例子說明一下。

線上例子:遊戲

比方說,如果做一個線上遊戲,如果通過點擊率,或者通過賣裝備來盈利。這2個贏利點,基本都沒有邊際,而且一勞永逸。遊戲裡面的裝備,賣一套,跟賣1萬套,成本基本一致,但是產生的效益就是一萬倍。

線下例子:餐館跟外賣(分2種情況)

  • 1. 如果是餐館,屬於純線下項目,投入十分巨大,譬如說一間餐館,可能比較容易經營,但是如果是100間餐館,風險跟投入都是十分巨大,要找100個店面,每間店要分別招聘不同的員工等等,這就限制了增長性,一般需要數年,甚至數10年,才能做大。
  • 2. 如果是外賣送餐,屬於線上結合線下,比純線下的輕鬆了很多,但是同時比純線上的,也要複雜一些。譬如說,需要地推團隊,去每個餐館洽談,然後還需要分擔餐館裡面遇到的部分相關問題。要管理大小口味不同的各種各樣的餐館,裡面也涉及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譬如人員配送,地域限制,甚至是天氣情況等等。

所以如果能以線下,打入線上,比經營出行相關,擁有不少的優勢條件。

深:如果我是滴滴出行CEO,會出上,中2條計策打進BAT巨頭陣營

上策的關鍵點:

以下我展開講一下,線下到線上的關鍵點:

1. 關聯性

二件事情必須有一定的關聯性,譬如說,滴滴總不能把乘客引到線上打遊戲吧。滴滴跟遊戲並沒有關聯性,並不能夠順利的引流。

2. 創造力

創造力,可以創造世界本沒有的方式,因為新鮮,所以印象深刻,如果能夠再適當的加以引渡,就能夠產生爆點。線上項目,要想成功,必須快速達到一定級別的用戶量,這樣才能產生足夠的內容,或者產生足夠的互動性,來留住用戶,形成堡壘,從而在適當的引導下,產生自循環。

畢竟我並不是滴滴的CEO,所以只能比較粗略地說明一個大概方向,一個項目,從沒有到成功,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裡面的細節跟執行方案,需要通過千,萬個小時,才能最終落實。這篇文章的內容比較燒腦,可能不適合大眾消遣性閱讀用戶。這種有思考性的原創文章,在自媒體時代,已經很少見了。市場需求,決定了作者的寫作內容。寫這篇文章的難度,大於我寫10篇通俗迎合大眾閱讀意向的文章。

深:如果我是滴滴出行CEO,會出上,中2條計策打進BAT巨頭陣營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關注我,轉發一下,文章的閱讀量上去了,我下次才有動力再寫這種比較燒腦的文章。謝謝你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