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未來式——「千禧一代」能否成爲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主力軍

這幾天,已經有一些大學陸續進入開學階段了,00後的千禧寶寶即將湧入象牙塔,我們不禁感嘆千禧一代已經成為社會的主力軍。美國紐約郵報網站有《中國的千禧一代將完勝美國的千禧一代》的文章,1982年至1998年出生的千禧一代,中國有4億人口,人數是美國的千禧一代的5倍,同時描述了中國千禧一代的4個特點。第一,思想開放。第二,從貧困到富裕的經歷使他們更加願意奮鬥。第三,儘管4億中國年輕一代在中國整體人口中佔比重不是最大,但是他們已經不會像老一輩人從事製造業,而是會進一步創新。第四,他們是自豪的一代,因為他們看到了國家以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速度和規模擺脫了貧困。中國的千禧一代正在改變中國,而且隨著時間的變化,未來5年以後,中國千禧一代將會成為中國整個社會的核心和主體,對於收藏行業而言,據美國信託公司(U.S. Trust美國銀行私人財富管理部門)對高淨值藏家進行了一項調研結果發現,千禧一代的藏家已經結束觀望期,他們終於定下心來,積累財富,並開始進行收藏藝術品。

藝術未來式——“千禧一代”能否成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主力軍

比如,前不久央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上線,在年輕人中“圈粉”無數。年輕人能夠關注,應該講,千禧一代從出生到成長正好是數碼化時代出現,互聯網時代快速發展的時期,這點也是有很深的影響力。他們會用數碼化的手段和技術創造出很多我們這代人難以想象的社會價值,並通過網絡讓這些深入人心。中國的千禧一代可以說是第一代出生在太平安定的年代,並且在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下成長起來的。這一代人的正常成長和發展對於他們整體的素質和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互聯網賦能讓傳統文化重新煥發生命力,樹立了傳統文化紮根年輕一代內心的典範,也激發了年輕觀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探索慾望。他們會選擇去所在城市的博物館參觀,閱讀相關歷史書籍,豐富知識儲備;還有人寫書法、製作繪畫集,自發創作國寶周邊文創產品,用創意讓更多人領悟到傳統文化穿越時光的魅力。這樣的互動正是文化傳承的體現。

自1993年以來,美國信託一直定期對富裕家庭進行調查。最新的獨立調查顯示,全美共有892家高淨值和超高淨值家庭。關於藝術的特別調查部分包括對象的購買理由、購買與銷售的頻率以及他們對藝術品持有的長期觀點(如審美價值與金融升值)的調查結果。以下是調查數據:

藝術未來式——“千禧一代”能否成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主力軍

調查顯示,嬰兒潮一代佔所有收藏家的一半,藝術品擁有率自去年上漲了8%,佔受訪者總數的36%,審美享受仍是他們收藏藝術品的主要原因,不過近幾年數據顯示這代人正在轉變。調查發現,三分之一的千禧一代收藏家更傾向於受財務驅動,視藝術品為金融資產的一種投資行為。而新一代有抱負的收藏家更加喜歡以藝術品為由進行社交交流,注重作品的交易性,也更願意將藝術品用作貸款的抵押物,因為他們認為不是因為投資去收藏藝術品,而是因為尊重創新精神才擁有這一時代的藝術品。

藝術未來式——“千禧一代”能否成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主力軍

隨著的藝術品金融化程度的加深,藝術品投資的相關理論和政策研究與藝術品市場的快速發展不相匹配,尤其是對於年輕的藝術品投資者和收藏家而言,如何提高辨別真偽能力、洞察藝術品的升值潛力、掌握藝術品投資技巧、豐富藝術品鑑藏知識、欣賞藝術品本身的藝術文化價值,已成為年輕收藏愛好者亟待提升的能力。

千禧一代也是很辛苦的一代,當前的時期,是上有老下有小,身上揹著購房、教育、醫療等等開支。所以更看重便利性,這就意味著是時候開始運用虛擬現實功能了。如此一來,無論我們身處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能通過手機遠程參與到世界上任何一場的藝術展。千禧一代是被視覺入侵的一代,被形式萬千的圖像佔據。然而,如果千禧一代想成為新一代的偉大藏家,就要立足根本,放慢速度,學會欣賞,懂得交流。(文/好韻)

“華夏古今藝術”媒體平臺

首先應該承認,這是一個待摸索的行業,涉及多個層面的藝術和藝術的多個層面,且行業細分繁雜並精細。從“華夏古今藝術”名字可以看出,我們所涵蓋的是藝術行業現狀,發展和未來……而我們要關注的,不僅僅是現在藝術的推陳出新,更有對古代藝術的尊重和崇敬,是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傳播和傳承。

對於剛剛投身於這個行業的我而言,膚淺的認為,人們對藝術的追捧造就了對收藏的痴迷,收藏或許是人生的一種追求和境界,但不可否認的是,透過收藏品,感受歲月的變遷,品味歷史的滄桑,體會歷史變遷下那源遠流長的文化……這又何嘗不是對收藏品所承載著的歷史和文化,藝術審美和工藝傳承的一種弘揚與傳承呢?

當然正是收藏品有這特殊的稀缺性和獨有的價值,使得它投資升值的功能被無限放大。但其實,我們應該看到的是:歷史所賦予收藏品的深厚的文化積澱,緣於對祖先文化的認知和崇仰,緣於我們對傳統文化藝術傳承的責任,緣於我們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追憶。歷史是不可能逆轉的,無論什麼時期的藝術品,你只要滲透到它的文化裡面就是一種境界、一種精神和一種信仰。這也正是“華夏古今藝術”平臺的宗旨和責任,我們期待更多喜歡藝術品的人能夠聚集在這個有深度的交流平臺,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通過收藏能結交到圈子裡志同道合的知己,共同建立良性的收藏觀和認識觀,從而更好的保護文物和傳播文化。更希望得到藝術創作大師及藝術品經營機構的鼎力支持,我們將為您提供專業、全方位、立體化的媒體解決方案。

二、本平臺中註明文章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內容來源於網絡的,信息內容並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或原出版單位所有。

三、本平臺中發佈的文章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內容,版權歸屬於原作者,不代表平臺觀點。

四、如因作品內容、侵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聯繫小編,請在見圖文後30日內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