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虧損原因分析

做交易者,其十做九輸常常有之,概因太用力也。

一、操作週期過於下延。

太想把握第一時間的入場機會,於是就去看H1以下週期的k線圖,比如M15 M5,豈不知,週期越短,騙線越多,利與弊不成對比,得不償失。

並不是完全否定短線交易,只是你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週期越短,k線看漲後真的漲了看跌後真的跌了的概率也隨之降低了,k線的可信度下降。

比如想根據M15的k線入場,姑且就假定恰好H1收盤時跟這根M15 k線的看漲看跌方向一致,可你真的就等不了另外3根M15 45分鐘嗎?行情果真要來一波趨勢,難道會因為你晚進了45分鐘,就錯過了趨勢班車了嗎?如果晚進場了45分鐘,行情就沒什麼空間了甚至開始反向了的話,那請問這種交易機會有什麼必要呢?不做也罷。

退一步講,根據M15的信號k線做單的話,你每隔15分鐘至少要看一次盤吧,這樣對你精神的消耗是H1圖的四倍,太累心嘛。幹嘛不用讓你心不那麼累k線可信度又明顯高一些的方法呢?

二、等不及收盤便入場。

不想錯過任何交易機會,於是盤中看漲,趕緊入場做多,盤中看跌,趕緊入場做空,生怕錯過了機會。殊不知,未收盤k線誘多誘空的概率要遠大於已收盤k線。

換種角度看更清楚,許多技術指標、k線形態、k線組合在覆盤時特別有效,但在實盤交易中卻收效甚微甚至虧損累累,究其根源,便在於你覆盤時,做交易決策所依據的技術指標均是由已收盤k線的四個參數(open high low close)加工得出的,k線形態、k線組合也是基於收盤k線的。而在實盤交易中,你看到的是舞動中的k線,你離她更近了,但你卻會迷失於她的石榴裙下。這表現為她的一顰一笑都能牽動著你的神經,嚴重時會讓你神經錯亂。你接收到的信號大大增多了,但假信號(噪音)在其中所佔的比例可一點沒減少還有所增多,於是你能不虧損嗎?

三、捨不得錯過任何哪怕利潤空間極小的交易機會。

這就涉及到交易級別的問題了。太想快速盈利的心態只會讓你飢不擇食、寧濫勿缺。表現為做交易時,不肯捨棄任何一次看著還有些空間的圖形形態內部突破的行情,也可稱之為“邊際行情”,止盈很小止損很大,性價比極低,但如果信號k線足夠強勢的話,會讓你信以為真,認為漲得這麼猛或跌的這麼猛怎麼著還能不到阻力位啊,我不賺多就到阻力位出就可以了。有時甚至遇到信號k線收盤就位於阻力位1附近的情況,你還是想當然的認為這根信號k線收的很強勢,所以阻力位1一定能破,一定可以到達阻力位2,所以就入場了。但遺憾的是,從統計上看,這種圖形內部突破且沒多少空間的交易機會,長期參與的總收益為負,勝率本身就不高,盈虧比又常小於1/2,焉有不虧之理?!這種圖形形態內部突破且空間不多的交易模式是迅速穩定虧損的捷徑。

在圖形內部耍橫的k線,沒有什麼本事的,大多都是會叫的狗——不咬人。當然也存在一些圖形內部突破k線氣吞萬里如虎,只是這種行情較為少見。最佳的交易機會肯定是整個圖形形態被突破伴隨的信號k線氣吞萬里如虎了。這是交易裡可遇不可求的事,遇見了就追隨,但強求不來的。

四、持倉時火燒屁股,坐不住。

浮盈時,如驚弓之鳥,一點風吹草動,就嚇得撒手扔掉倉位,倉皇逃竄;浮虧時,或生怕虧損擴大,未到止損任性平倉;或已到止損位,怕損了行情又沿原方向運行,心存僥倖持倉,或明知迴天乏力,不願認賠離場,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到沙子裡,玩命死扛。

驚弓之鳥是恐懼過頭了,鴕鳥是希望過頭了。恐懼與希望都要有度。

浮盈時,遇到回調就開始立場不堅定,生怕煮熟的鴨子又飛了,急於平倉。太容易被k線的波動所影響,如做多時還沒遇到陰線,碰到長上影的收盤陽線就嚇跑了,更有甚者,盤中長上影都能將其震倉出局。後成熟一些了,設置止損了,但總寄希望於下次再嚴格執行止損紀律,這次k線看著好似堅守不住了,與其一會打止損,不如現在先撤吧。這種心理直接否定了先前設置止損的合理性:你之所以在該位置設置止損,那便意味著不觸碰該止損位之前,趨勢還有繼續的可能,那你又憑什麼手動平倉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不要讓未觸碰止損的看跌k線(做多時)嚇破膽,做交易猶如指揮部隊作戰,沒點兒狠勁兒,沒點兒定力,怎麼能行?!大將風度在交易上的表現便是設置好止損,任行情波動,我自巍然不動。

浮虧浮盈時對反向意味k線的過激反應——違背原則、任性平倉,生怕盈利化虛有,生怕浮虧擴大(尤其是沒設止損或止損過大時);過於追求高勝率會導致浮虧時到止損位了還在麻木死扛希望回本。其實呢,最不應該偏執的就應該是高勝率了,畢竟“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問得失”,勝率不應放在第一位,只有盈虧比理想的情況下勝率才有意義。交易員還是應該務實一些,別追求那些個高勝算的東西,那是顯擺用的,你所要做的只是盈虧相抵後有盈餘而且盈餘不錯,即便連續虧損幾單都無所謂,只要盈利時能持住單,跟隨一波趨勢,你所需著眼的是大大小小的單子加總後的整體盈利水平。

以上四點便是做交易太用力的表現,

盲目追求小週期的機會,妄圖第一時間坐上趨勢的班車,反被小週期所迷惑;

急於坐上趨勢班車,常出現的第二個錯誤就是不等收盤入場,收盤後傻眼了的情況屢屢有之;

不想錯過任何可交易機會,圖形形態內部突破,離阻力較近的邊際行情,毀人不倦;

浮盈浮虧時對反向意味k線的過激反應從而拿不住單子與片面追求高勝率對浮虧的死扛,聰明反被聰明誤。

這四點太用力、太追求完美的不良傾向,是導致了絕大多數交易者明明非常用心、非常用力,交易結果反倒更差、虧損更甚的原因。凡事都講究一個“度”字,過猶不及嘛。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也是這四點的生動寫照。這四點是交易控制慾過強的外在表現,離行情過近了,總是會失之片面,“距離產生美”不是沒有道理的。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交易所需品質:耐心、勇氣、信心。要有耐心等待符合入場規則的交易機會(多重 and 勢強);當機會出來後,要有勇氣殺進去;進場後,要有信心堅定持倉(趨勢存活線)。

交易就像是手裡的沙子,攥得越緊,流得越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