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一些家長對於批改作業簽字這事有埋怨聲?

幻音坊丶妖媚兒


之所以有部分家長對孩子作業簽字有怨言,無非有幾種情況。

一是責任認定模糊心理。

部分家長對給孩子家庭作業簽字持反對意見,很大一部分是他們覺得孩子的教育本身就是老師的事,孩子作業完成如何應該有老師去評判,家長簽字形式大於內容。

二是家長怕麻煩心理。

現在有的學校留給學生的作業很多,學生完成作業後,家長還要逐題進行計算核對,無形中要耽誤很多時間,導致有些家長不耐煩。況且,有的家長上了一天班也是很累的,回到家中也不願意把時間用在孩子批改作業上。

三是確實不知道對錯心理。

負責任的家長不僅是簡單的簽字,而是要核對無誤才去簽字,可是有的家長對越來越深的孩子作業題,有時候也覺得力不從心,所以簽字覺得很沉重。

四是時間太晚心理。

部分老師給孩子留的作業量很大,加上部分孩子做作業很磨嘰,等到作業全部做完會很晚,有的家長可能就休息了,或者批改完再簽字就更晚了,導致部分家長對簽字有逆反心理。

五是不利於孩子進步心理。

家長給孩子批改作業,會發現孩子有部分錯題,如果改正了,老師卻不知道孩子作業錯在哪,導致老師對孩子理解接受程度不掌握,不利於孩子學習成績提高。

當然,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家長籤不簽字,老師會在學生家長群裡點評,這導致因確實沒時間給孩子簽字的家長心理不爽。

總之,老師和家長應該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簽字不是唯一目地,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提高學習成績都有責任,老師的責任更重。


章醫辦小秘書


只能說說心理感受。先說小學吧!小學老師要求每天對作業簽字。孩子是下午16點放學,做作業要到晚上8點左右,晚上9點睡覺。這是平常,也就是週一到週五。當然不能有錯,因為有錯,老師會在班上,群內通知,孩子要受批評。家長要到校陪同做作業,還得彎腰承認錯誤,還得謝謝老師辛苦……除了,這些,還要求家長手機下載作業盒子,然後跟進軟件上的作業。到放假,國慶,中秋,五一長假……那作業是每天都有,每天都要簽字,隔天籤的還不行。家長看法各不相同,有很多人認為作業太少,還需要佈置,這樣才能鍛鍊孩子的能力,提高成績。家長也不好跟老師提意見,提意見就是兩種意思,一是你家的孩子吃不了苦,二是老師嚴厲一些,還是害你家孩子了?

現在的成人有很多身份,孩子的家長,老人的孩子,夫妻的配偶,公司的員工,朋友的朋友,兄弟姐妹的兄弟姐妹……所有的一切加起來才構成了一個成年人完整的世界……這個世界需要時間精力來經營維持。

孩子,需要學習跟朋友相處,家人相處,還需要自己的愛好。是不是也需要時間經營維持?什麼德智體勞全面發展,什麼情商智商雙高……

老人帶孩子的比比皆是,手機不會用,書不會買。如果因為作業未完成,要被討厭被拋棄,那些孩子怎麼辦?

講初中高中,知道為什麼有學區房的出現嗎?因為家長要照顧孩子的吃飯,住宿問題。基本上要用一個家庭主要成員去陪同。不然沒有辦法。為什麼有那麼多補習班,那麼多全託班,半托班,午託班……

老師說,我盡力了,這不是我能改變的。

家長說,我該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讓老師,讓學校滿意?

老師說那麼多孩子,我不可能一一照顧,十全十美。家長說我要是能教好孩子,我會送到你那裡?

以前孩子被老師打,家長要道謝。以前孩子被告狀,家長要要道歉。現在不會了……以前沒有家長說老師不好。為什麼現在怒懟老師的家長越來越多……

很多人說家長越來越寵孩子,素質越來越差。可是,這類人的比例大嗎?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家長要無理取鬧來保護孩子的幾率到底有多大?

說那麼多其實就想表達一個意思,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都不把老師放眼裡……再也不覺得老師很辛苦。原因,值得思考。

教育資源有限,德才兼備的人更難得。

忍著,和為貴。


花夏2018


1.批改作業不是家長的責任和義務!

警察的職責就是保一方平安,軍人的職責就是保家衛國,醫生的職責就是救死扶傷……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而批改作業本身就是教書的一個環節,不批改作業你怎麼知道孩子掌握知識的學習情況?不知道學習情況你怎麼有針對性的教學?靠想象嗎?憑感覺還是看誰錢多?

現在的老師為了把自己的職責推給家長,簡直無所不用其極!想出了各種花花理由!

理由一:學生太多,我批不過來!家裡有事加不了班!

這理由噁心不?誰不加班?家長不加班嗎?警察不加班嗎?醫生不加班嗎?哪個行業容易?憑什麼我們一天累得跟狗一樣回到家,還得幫你幹活??

理由二:孩子不是我的,是你們家長的!你們都不管我憑什麼管?有能耐別送學校自己教!

這理由是最欠揍的!孩子的確是家長的,孩子學習家長自然要督促,但這跟批改作業有毛關係?

我把孩子送到學校接受教育,是憲法賦予我們的權利,你教師把孩子較好做好本職工作是你的義務!覺得累,你可以辭職啊!!中國師範生成千上萬,有一大堆在家等工作的呢,趕緊給好人讓地方!!

2.個別主管部門不作為助長了個別教師的不良風氣,讓家長和教師逐步從和諧走向對立!

現在絕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心願,所以,每個家長都從心底想跟老師打好關係,希望老師能多關注和指點孩子。一開始老師和家長的關係還算平等、融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收禮、補課等不良風氣迅速擴散(不作為1)。教師通過“收禮補課等實踐活動”逐步佔據了主動,而家長由於唯一的孩子在教師手裡,只能任人宰割,不敢有絲毫反抗。但隨著禮金、補課費越來越高,家長心裡的怒氣自然也逐步增多。當忍耐達到極限的時候,開始有家長站出來反應情況,而結果往往是教師僅記過處分卻繼續教書(不作為2),可以想象這個家長的孩子將面對何種刁難(想一想前段時間跳樓的那個女孩)!合理訴求得不到正確回應,孩子的學習反而受到影響,誰還願意反應情況?但老師和家長的對立卻在不斷深化!當對立上升到矛盾的時候,對於不合理現象的爆料、埋怨自然也就在網上出現了!

說到底上,根源在於主管部門不作為;在於師德敗壞;在於職責缺失;在於家長既要花錢、又要挨累、還得捱罵、滿腹苦水卻又敢怒不敢言的無奈!

教師對家長最形象的一句話:我特別喜歡你看不慣我,卻又不得不巴結我的樣子!!


鳳城五路口


看到這麼多人的評論,我突然就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條新聞《英國22歲男教師入職不久就辭職:六點半下班傷害我心理健康》

據英國《每日郵報》當地時間11月5日報道,現年22歲的埃迪•萊茲漢姆來自英國默西賽德郡的沃拉西市,他稱大學輔導員曾經告訴他,入職的第一年會很辛苦。畢業後,埃迪在威勒爾負責一個八歲學童班的教學工作,並且稱自己一直保持著很高的工作量。

如果你是一名既想享受西方教育在某些方面的先進性,又想享受東方老師在自己力所能及之外無私奉獻的家長,那我覺得可以不用看了,後面的內容還是寫給廣大普通家長的。

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每個人從不同的出發點來說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很幸運我生在一個人們對物質追求不那麼強烈的時代,在沒有那麼多來自外界的壓力和誘惑的時候每個人都能夠更好地扮演自己的社會角色。

試問一下,對於每一位成年人所需要扮演的社會角色大家都能做好嗎?你想做一名稱職的員工,想要升職加薪,那可能需要你沒日沒夜地加班,費勁心力處理和領導同事客戶之間的關係。你想做一名孝順的孩子,那你得記得經常跟父母通通電話,逢年過節多多回去陪伴父母。你想做一名合格的父母,那你得經常關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學習、生活和感情之類的情況,及時地給出意見和干預。是不是要做好這三個角色就已經很難了呢?

而事實上,我們在社會生活中有時候還要臨時扮演眾多角色,面對如此多的角色,我們根本沒有時間處理方方面面

所以,我們首先要感謝社會分工,感謝有專門的人員為我們處理專門的事情。家裡的電器壞了,有專門的維修人員負責維修。孩子的教育沒人管,有學校的老師替家長操心。家人生病了,有醫院的醫生負責治療身體。遇到了坑蒙拐騙,有警察叔叔為我們伸張正義。

的確,社會分工讓我們少操了很多的心,但是有些心還是需要我們操一下的。首先,太過專業的心我們操不了,比如法律糾紛就不是我們普通民眾所能掌握的。其次,懂得一些基本的知識是有必要的,前段時間有很多報道說有人在公共場所突然心臟驟停,然後幸虧有醫務專家在旁邊緊急實施心肺復甦救活了患者。試想一下,假如你遇見了有人突然心臟驟停,又或者被食物卡住了無法呼吸的情況,懂得基本的急救常識很可能救你身邊人一命,若是等待醫務人員趕到,恐怕已經迴天乏力了,

此外,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和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分不開的。在現今社會中,教師資源始終是處於一個匱乏的狀態,為什麼會有如此的培訓機構和補習班?一方面,是由於大家對孩子教育的需求量太大,而老師的資源供不應求,以至於各種補習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而其中的教師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甚至會出現黑補習班的情況。另一方面,除了量以外,優秀的教師資源就更加稀少,這使得每一位教師承受著超過了正常範圍以外的工作量。其實,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承受著正常範圍以外的工作量呢?承受多了之後有些人便覺得自己的這種不合理成了合理,而別人的合理反倒成為不合理了。說白了就是僧多粥少,不可能每個人都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這種現象短期之內難以改變。

那麼,我們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如果你是那個沒吃飽的僧,請一定要大聲說出來!常言道:“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一方式在社會生活中也是常用的技巧,無論你處於哪個階層,都有會用到這一招的時候。就像房價跌了,會有業主出來維權說房價不能跌,明明他們當中有些人已經獲得了房價上漲帶來的巨大紅利,卻仍是想要更多,我們且不論這種行為的對錯,但是他們這麼一喊就勢必會引起一些社會反響。

同樣的,如果我們家長真的是因為太忙教育不了孩子,那麼先把自己的困難喊出來肯定是沒錯的,你不喊又有誰知道呢?

那麼,喊完之後呢?日子還得繼續,孩子還要教育。我們普通人要改變外部環境還是太困難了,正如同我提倡大家都學一點急救常識一樣,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我還是希望家長也能多學習一點,多花點時間在孩子身上,這實際上是一個取捨問題,就看家長覺得哪個方面值得投入多少時間了。至於補習班的事情,我讀書的時候基本上就沒上過補習班,因為家裡沒錢上補習班,說實話,現在的國家經濟比以前肯定是有長足進步的,越來越多的中產家庭出現,於是就有了教育子女的焦慮感與緊迫感。前幾天焦點訪談有個節目,講到了留守兒童沉迷手機的問題,說實話,那些留守孩子的家長(通常是爺爺奶奶)根本就不管孩子的任何教育,因為父母都外出打工了,連養家餬口都解決不了,又何談教育呢?

其實大家心裡都知道,這個社會的資源本來就是不平衡,大家的價值觀也和以前不一樣了。作為老師,他們覺得我在上課的時候把學生負責教好,學生的作業我能改多少就改多少,超出承受能力的就要家長協助配合,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作為家長,我有精力管孩子就管,沒有精力管就不管,畢竟養家餬口才是第一要務,這又有什麼錯呢?本來大家所處的社會地位,擁有的社會資源都不同,所能享受到的社會成果註定就不一樣,“寒門再難出狀元”就是這一現象的具體體現。我們家長所能做的也只能是,一邊大聲疾呼爭取權益,一邊踏踏實實地做事情,此外我也不知道該從何處使力了。

最後還是送上胡適先生的話吧,雖然不是第一次說了:

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迴歸。而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最終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佈的骯髒國家。

噴噴老師


我是教師我來說。批改作業絕對是老師的職責,家長只負責完成。不過現在推行一科一輔,只許做教育主管部門下發的教輔作業。但許多家長認為作業太少,教輔那點作業還不夠學生在校課餘時間就完成了,回家就沒有家庭作業了。另一方面,老師認為官方教輔題目廣度和深度不合適,也覺得需要另外的教輔,可是這部分教輔不能放在學校怕被上級檢查到,因為這嚴重違反教師十條禁令,情節嚴重是要掉飯碗的,於是推給家長讓學生在家完成由家長批改。中央推行一科一輔的本意是好的,目的是為了減負,好讓學生有更多時間投入個人感興趣的科目上去,發展綜合素質,提高身體素質,增進生-家長-師之間的和睦相處,促進孩子心理健康成長。但是,在當前就業壓力下,以高考為選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不變,則像這樣的家校矛盾一定無法根除,並且就業壓力越大,轉嫁給學生,老師,家長身上的壓力越大,矛盾就會越多。

作為我自己來說,另外的教輔由家委會指定全班統一,則可以一定程度上避開教育禁令:教師不得推薦或指定一科一輔以外的其他教輔,不得推薦或指定某種教輔在哪裡購買。我最多一年帶兩個班(共約120人)數學,每天分別批改每個學生的數學書,練習本,官方教輔,自定教輔四樣將近500本作業,並且上午改完,下午發下去改錯。這麼多作業,如果常有學生不做或不該錯,發火也是家常便飯。因此教師多短命,教師平均壽命比全國平均壽命約少10年。

現在,我得感謝國家推行的減負。因為,我們只需要抓好官方教輔這一樣作業就行了。至於其他的作業,學生做多少算多少,改不改錯也不必太較真。局長常對我們老師說,你就算拼命教,也不可能人人成為精英,家長也不會真心感謝你,另一方面,你把所有孩子成績都教好了,誰去上中職中專?這些學校的師資校產怎麼辦?晾著?從國家人才層面來說,精英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都只是基層人員,大街還是要人掃的啊。第三個方面,你私自讓學生買另外的教輔,如果從中漁利,就算你教得再好也得受處分,可能就是下崗。而你教的再不好,均分都不及格,那是能力問題,學生智商問題,家長配合問題,試卷出題過難的問題,只要不出師德問題,你就絕對不會下崗。

各位,這是我們現在教育界的觀點和看法。您若有意見,歡迎參與討論,希望共同促進教育都良性發展,而不是滋生教育亂象。除非你是敵特,一心要搞壞中國教育。當然,我們也歡迎你參與論戰。


天藍10151468


家長批改作業之所以感到有心無力主要分三個方面原因。

第一就是工作忙沒時間,現在社會競爭激烈,有些行業諸如IT業的加班加點很正常。家長本來工作就很累了,大城市裡路上通勤又要幾小時,再回到家都多晚了?飯都沒來得及吃一口還要批改作業,可憐的家長休息睡覺的時間都不夠。如果夫妻有一個工作不忙或者妻子全職在家帶小孩的倒還可以,但大多數是沒有這個條件的。然而即便如此還得不到一些老師的理解,真是太冤了,比如新聞裡看到的那段老師諷刺家長昨晚賺了幾百萬的話。天地良心,大多數老百姓一年到頭辛辛苦苦不也就是混口飯吃麼,真是一晚上賺幾百萬的主,老師你得罪的起?還敢如此譏諷挖苦!

第二點也是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作業真心不會改!別說中學的很多都還給老師了,光小學的也夠嗆了。我幫親戚的孩子補習過,有些作業的題目出的真刁鑽,難得我都懷疑人生了。現在學生的作業覆蓋範圍太廣了,甚至連一些交通守則都有(蘇州這邊的題目),要不是考過駕照我都答不上來。這樣學生根本沒法獨立完成,逼著家長幫忙做,這點是可笑的,也是本末倒置的。好比前段時間有個報道,某個老師讓學生回家數一億粒米,還要家長確認過,並帶到學校來。我看了都迷惑,這老師腦子被門夾到了還是受刺激了?一億粒米多重沒概念,還要帶到學校。別說數一億粒米,就是光數一億個數,一秒一個數,要多少年數完啊!這類作業根本就不在人類能完成的範圍內。

第三點就是各種不講理,當然這是部分老師的所作所為,並不是要一竿子打死。對於作業的不合理家長簡直不能有任何反對意見,只有無條件服從,否則就要挨老師批,甚至被踢出家長群。說句難聽的話,和家長群這種獨裁風氣相同的我印象中也就只有傳銷群了,都是不能反抗上級所說的每一句話,不能有質疑,領導的每句話都要說好說對,你要敢反對他說的就有你好看!是不是很可笑。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局面,有句格言說得很好,無限的權利會造成無限的腐敗和獨裁。就因為老師管著學生,而家長投鼠忌器怕得罪老師後,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受委屈於是只好忍氣吞聲,沒有任何限制就等於在家長面前賜予了老師無限的權利,久而久之任誰都會膨脹都會不講理。打個有點過激的比方,部分老師就像是綁匪,而學生成了老師手裡的人質,家長面對老師時自然就心虛不敢作反抗,稍微有些不合老師心意的就會演變成,你家長作業都不改你小孩不用來學校了。是不是很像綁匪說得,你家長不拿錢來你小孩別想活著回家了,這威脅的語氣竟是如此相似!

不管怎麼說,家長在老師面前終究是弱勢群體,有意見也不敢提,這實在是太不正常了!說得不好聽這就是法西斯!如果家長都得順著老師的意思來,有不對的地方也不指出來,我不知道這樣的作業也好,教育也好,有什麼意義?培養不出人才,反倒教會了許多奴才。是的,也就是奴才那般沒有主心骨只會一味阿諛奉承的人才能滿足某些老師的統治慾望吧。看到一些家長群裡老師發言後,家長個個都要作千篇一律的回應,就像一堆機器人,真是一副令人作嘔的官僚氣息。所以我看到某個家長被老師踢出群后去留言,這樣多好啊,再也不用在群裡面虛與委蛇察言觀色了,自由瞭解脫了。我們那個年代沒有微信,沒有家長群,學生不也學得很好麼。現在有了方便的通訊工具,可工具反倒變成了籠子,這無形的籠子把人關在裡面,久了終究會感到窒息的。


不會游泳的魚2014520


編者按:家長未批改作業被教師微信群點名批評,網友:批改作業教師的責任 。最近,網曝江西吉安井岡山經開區學校幾名家長,因未批改作業被老師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昨晚賺了幾百萬?你這樣將來你的孩子和你一樣可悲!”



首先,“老師”這個職業被社會太過神話了,什麼太陽底下最偉大最光輝的職業,完全沒必要,老師們也是掙錢過日子,也揹負不起這個重擔。如果教師節的初衷是尊崇這個職業,我覺得可以取消了,教師都被捧到天上去了,早就不是弱勢群體了。

其次,大背景影響下,很多學校,老師把教書育人的工作轉嫁給了輔導機構,甚至和輔導機構利益關聯,要麼就是把任務安排給家長,於是老師們有了更多的精力去鑽營別的。 回到事件本身,這名老師言語間帶著傲慢,以審判者的姿態數落家長,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你知道人家家長到底有沒有一夜賺了幾百萬,人家怎麼就可悲了?只拿錢財論成功,這種老師也是俗得一逼。

最後總結:大家都是領工資過日子的,就別裝什麼大瓣蒜了,能看好孩子就看,看不好孩子滾蛋。

針對以上說法,我特意寫了以下觀點進行評評論:

第一,廣大教師一致同意取消教師節。希望你能推動辦成這件事。你說的沒錯,教師是弱勢群體,才設立教師節。

第二,教師教書育人天經地義。培訓機構,家長也都是為了賺錢都忘記了教書育人。教師說“昨晚賺了幾百萬”就是抨擊這種現象。教師們拿這幾千的工資,卻超心一個晚上賺幾百萬的家長孩子的前途,可謂用心良苦。

第三,回到事件本身,教師語氣不好,這是“恨鐵不成鋼”。家長一個晚上賺幾百萬也不會教師一分錢,教師真是瞎操心。

最後總結:確實,大家都是領工資過日子,誰家孩子寫作業就寫,不寫就算,真的不用批評家長。

最後再問問大家,難道真的有教師叫家長批改作業嗎?我真的有點不相信。如果有我認為只有一種:1,教師佈置的作業太多,自己改不過來。2,教師自己額外叫家長買別的教輔,然後叫家長監督,批改。這是何苦呢?作業少佈置一些,教輔少買一些,不就都輕鬆了呢?學校,教育管理部門也真是,就不能不用成績評價教師,給教師排名嗎?


孖無悔觀教育


那我問問你,我們老家老師強制要學生補課,不補課就座最後面,還陰陽怪氣的說三說四,上課就留一點不講,補課的時候講,現在全班都補課了交錢了,開學到現在,就補了4節課,你怎麼解釋一下唄 現在的老師真正有師德的很少,向錢看的很多,我們做家長的一點都不敢得罪老師,我們家長群裡有一位家長就抱怨一下作業多了,就被踢出群了,後來鬧的孩子只能轉校了,這個是看錢的社會,已經變得很殘酷,小孩子從小就接觸這樣的社會,我們該如何的教?教他正直,誠實,守信,見義勇為還是腳踏實地呢,多少好品質到了社會上都行不通了,現在只知道向錢看,不是我消極,只是想國家和媒體能正確的引導,樹立正常的價值觀,我也知道說起來很難,但看看現在媒體輸出的都是什麼呢,電視不尊重歷史,只為掙錢而掙錢,


木子113465621


主要是這些老師賤,下作。以前孩子上學,經常幫老師改作業,孩子意見很多,我鼓勵孩子改作業,因為會發現可能出現的多種錯誤,孩子的作業,我每週都要看兩三次,直到高二看不了啦。老師讓別人改作業,主要是佈置作業太多,如果每天讓孩子寫三十個字,三五道題,完全有時間自己改。為什麼佈置這麼多作業呢?因為他們發賤,下作。孩子成績再好,跟你有關係嗎?每個孩子都是天使,自有上帝來幫助他們,你老師教好課,有象徵性佈置點作業就行了,你不是救世主,即使北京四中也有考不上的,自己作死,願誰。我要是老師,群裡通知下,家長愛看不看,家長高興,孩子高興。多麼和諧,當個老師,就別出洋相了,還懟家長,你以為你是誰?


鍾書2


最近關於浙江一所小學取消家長檢查作業,為孩子簽字的信息在網上引起一片沸騰,浙江一所實驗小學所發公約中表達意思為:批改作業,本營屬於老師基本職責,望學生形成自我檢查作業的習慣,而不是將檢查作業認為是家長的工作。學校將改變目前“家長作業”狀況,取消家長給孩子檢查作業、簽字要求。



為讓家長了解孩子學習情況,在作業上簽字的形式便應運而生

起初學校認為讓家長參與監督孩子寫作業上來,於孩子學習是具有幫助的,學生作業家長簽字便逐漸成為普遍現象。出發點是好的,可各地實施時,慢慢的就變成由家長代勞檢查孩子作業,甚至有的家長會全程陪同孩子寫作業,每天給孩子作業簽字也成了家長的必修課。這樣無形中增加了家長負擔。

不少家長不贊同給孩子批改作業,認為這應該是老師的工作,現在卻變成了家長的工作, 家長表示若是孩子作業均由家長批改、檢查簽字,那還要老師還來做什麼。

家長給孩子檢查作業、簽字會存在一些弊端

家長給孩子作業簽字,雖然起到督促孩子學習的作用,但也不排除會增加孩子依賴心理,同時不利於老師對學生作業真實情況的掌握,且小學的孩子,自控力比較差,學習能力、習慣還不夠自控,於是最終“家庭作業”便變為了“家長作業”。



還有,學生作業要家長簽字,讓不少學習不好的學生找家長簽字時會膽戰心驚,甚至有的學生怕受到家長責罵,而模仿家長簽字。

現今有學校開始取消“家長作業”,這種做法可以改變家長、學生、老師之間的關係,有利劃清家校教育界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