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插隊是否違法?有哪些依據?

陳縱橫


前言

日本人很喜歡排隊,不管是買票、吃飯,都是遵循一個先來後到。那麼有人插隊嗎?當然是有的,不倫在哪個國家都有一些不遵守規定的人。在日本插隊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是否是違法的?這裡筆者要明確一下,日本的法律中,確實有對插隊的相關規定,將插隊歸結為:輕犯罪!

在一些國家認為插隊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到了日本,卻有著明確的規定,特定的場合下的插隊,是要負法律責任的,所以到日本旅遊的同胞,一定要注意了。

插隊是輕犯罪,但是在拉麵店插隊不犯罪?!

根據日本的輕犯罪法第1條第13號明確規定:恐嚇他人插隊的做法屬於犯罪。

或許上面的法律規定,對於討厭插隊的人來說,算是一個“好消息”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插隊都屬於犯罪層面。其對象有乘坐交通工具、參加活動、物資配給。比如,在乘坐電車以及巴士時、參加演唱會以及其他活動時、地震時發放物資時的插隊是屬於輕犯罪的範疇。

在餐廳等的排隊並不在制約對象中,比如在火爆的拉麵店排隊時被人插隊,這個時候就不能算作“犯罪”。從插隊來看,這個屬於道德層面來約束的行為,不過同樣是排隊,些許有些不公平之感。

插隊有可能被處罰1萬日元

如果在認定有“插隊罪行”時,有可能被處罰1000日元~1萬日元的罰金。只要後面排隊人的報警,那麼就要對插隊人進行相關的調查,視情況而定進行罰款。所以,有一些平常習慣插隊的人需要注意了,如果到日本旅遊,千萬不要亂插隊。罰款是小事,如果記載到了檔案上,那麼會對以後簽證造成不必要的影響。雖然插隊在大眾看來是一個小事,但是日本人就是認“死理”,這個人插過隊,是不遵守規定的人,所以在簽證的時候,就有可能拒籤。

但是,這個條例屬於一個“冷條例”,很多日本人都不知道。日常碰到插隊的時候,大多數人也只是抱著一個冷眼觀看的態度進行對待而已,不過最好還是放下“僥倖”的心理。

時間緊急找工作人員

如果確實有一些實際的困難,那麼就去找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處理。

筆者其實也插過隊,是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進行的。

某次,因為趕飛機,在託運之前需要進行安檢,因為時間原因,我乘坐的航班已經安檢完成,當筆者去的時候,是另外一個航班在進行安檢,隊伍排到了20米開外,這樣下去肯定趕不上航班。無奈之下,找到了機場的工作人員,在他的安排下,將我安插在了最前端。

對於這樣的插隊,是工作人員進行安排,為了業務進展,所以並不會觸犯上述的條例。

結束語

不管是去日本還是其他國家,插隊總歸不好。出國旅遊,代表的就是一個國家的形象。如果一個外國人碰到素質好的中國人,他們可能就會因此喜歡上中國;但是如果碰到素質不好的國人,就會認為所有中國人都是如此。這就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部分文章介紹:

《孫正義放棄管理權也要爭奪的5G,到底會給未來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新晉中國勢力VS老牌汽車廠家,勝負難測!汽車界已硝煙四起!》

《日系8家車廠“江湖地位”最新排名,豐田傲視群雄依舊無敵!》


日本二三事


作者米叔,資深媒體人,旅美學者,在美日歐生活多年,自媒體“這才是美國”“這才是日本”“這才是歐美”的創辦者


在餐廳、超市收銀臺、觀光地等各種各樣的場所排著整整齊齊的隊是日本典型的一種風景。那如果在之中插隊的話是否違法呢?答案是:是違法的。大家對此是不是感到很驚訝呢?那麼我們來看看與此相關的規定。


日本《輕犯罪法》第1條規定:

對於違反以下各號規定的人,將對此做出拘留或罰金的處罰。

其中第13號規定:

在公共場所,對大量的人用明顯的或粗魯的言行帶來麻煩,或通過威脅,在等待火車、電車、公共汽車、船舶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戲劇或其他活動或其他分配物資的票的公共列隊中插隊或擾亂列隊的人。

由此可見,在日本公共場合插隊的話是屬於違法的,因此各位去日本旅遊的夥伴們要多多注意了。雖然從法律實施這一方面來說有很大難度,一般人對插隊的人也就是說兩句或者憋在心裡,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報警的,在日本實際的法律實踐中,並沒有看到有與此直接相關的案例。但在巖手縣的一個加油站,就發生過一個車主因其他車主插隊加油,而心情鬱悶導致的故意開車撞人的惡意傷害他人的案件。

插隊這件事不管違不違法,但在一般情況下都是有些不道德的,有時候也會引起他人心情不快,而使得自己遭受到報復傷害也說不定。雖然我國對這方面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但是我們還是學會有耐心的按秩序辦事,因為這才是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