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不是爲50分喜極而泣,而是爲七年來遭遇的巔峯到低谷而感嘆

將近三年了,羅斯輾轉於紐約、克利夫蘭有明尼阿波利斯,他的比賽越打越少,得分越來越低,昔日的狀元、MVP,恰如《史記》裡面描寫孑立東門的孔子——累累若喪家之犬。

一個大男人,在上萬觀眾面前眼淚噴薄而出,他不是為50分喜極而泣,而是為七年來遭遇的巔峰到低谷而感嘆,為這七年堅守著最後的信念而感慨。

羅斯這七年,嚐盡了人生的寵辱之道、窮達之運、得喪之理、死生之情。

我經常說,年輕人看籃球是最好的人生教育。人一輩子幾十年,等你悟出道理,年紀已經不小,吃過太多的虧。而籃球運動員的職業壽命多不過十幾年,短則數年,更有千千萬萬的運動員還沒開始,職業生命已經夭折。這些運動員,將自己經歷的跌宕起伏、憂歡悲喜濃縮成十幾年讓你看,讓你一個年少不更事的人看。

如果你有足夠的熱情,會跟一個球星從頭到尾走完他的職業生涯,彷彿在十幾年中提前感受人生的起承轉合。你喜歡他,愛他,跟他一道起起伏伏,等他終於告別了賽場,你已經提前感受了未來幾十年可能遭遇的得意或失落。而你愛的球星,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訴你他是如何對待順境或逆境。

羅斯用自己的這七年告訴喜愛他的球迷,人會獲得功名利祿,人也會一無所有。而他從第一天當狀元,到今天得50分,中間有過不服、有過沮喪、有過迷失、有過坦然,但支撐他始終的是信念——我還沒有到不能動、不能打的地步,我還可以再來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