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門下小女人》片尾曲火了,演唱者陳俊華先錄歌后追劇

這兩年,對於電視觀眾而言,很少有可追的劇了。不過,最近BTV衛視推出的京味題材電視連續劇《正陽門下小女人》成了熱播劇。“還記得小酒館,真辣真鹹。歲月深了,不知道是恩是怨。天涼了,天熱了,誰問冷暖。”這是其中的片尾曲《笑瀟嘯》,隨著劇情的深入這首歌也火了,甚至有些人是因為聽過這首濃郁京味兒的歌曲才開始追劇。有意思的是,這首歌的演唱者、女高音歌唱家陳俊華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她在錄製這首歌之前幾乎不知道這是什麼劇,等該劇熱播之後自己也才開始追劇。

《正陽門下小女人》片尾曲火了,演唱者陳俊華先錄歌後追劇

這首歌唱的都是劇情

去年12月底,陳俊華去上海參加一個演出。剛到上海就接到作曲家卞留念的電話,讓她馬上回北京錄一首歌。當天活動結束後,她就乘坐夜裡最後一班航班回到北京。第二天早上九點,在卞留念的工作室,她拿到了一首歌曲的曲譜。

看了譜子之後,她發現曲子很好聽但不好唱,節奏都不在正拍上,那種京味兒的感覺和味道好像一直在晃著,始終有點拿不準。她說:“為了體驗這種感覺,這首歌幾乎是他拉著我的手,就這麼晃著錄完的。”卞留念對她說,這是一部電視劇的主題歌,千萬不要把它當成一首普通的歌來唱,因為歌詞和情緒都在劇情中。“當時,我只知道是電視劇的歌,但具體劇情內容都不知道,而作曲家要求我必須帶著劇情的感覺甚至當成劇中的一個角色去演唱。我看到歌詞裡還有‘還記得風雪夜分娩苦難’,心想這都什麼詞兒啊?後來,我看了電視劇才知道,第一集就是蔣雯麗扮演的慧真挺著大肚子攔車去醫院生孩子,原來歌詞寫得都是劇情。”這是一首具有濃烈京味兒氛圍的歌曲,無論是內容還是情感寫的都是普通北京人的市井生活,這些,對於在北京生活了幾十年的陳俊華來說深有體會。她說:“‘老老的板車,沉沉的酒罈,厚厚的城牆’這些詞兒唱起來一定是北京爺晃著身板兒那感覺,得有一種得意勁兒和厚重感。但是,唱到‘相爭相戀,相親相伴,我心悠遠’這樣的詞兒就一定把情感和溫情帶出來。”

《正陽門下小女人》片尾曲火了,演唱者陳俊華先錄歌後追劇

這首歌在朋友圈刷屏了

事實上,到這首歌錄製完成之後,陳俊華都不知道這部戲叫啥名字,甚至不知道這首歌有沒有被選用就去美國了。10月15日,陳俊華從美國回來,第二天這部戲開始首播。她說:“首播當天,我一個閨蜜給我打電話說,《正陽門下小女人》的歌是你唱的不?這時候,我這才知道這首歌成了那部戲的片尾曲。”隨後,她上網一看,發現劇組把這首歌剪成了一個小片兒,“我隨後把它發到朋友圈,這回我才知道什麼叫刷屏啊?太可怕了!有意思的是,很多人都是在聽了這首歌之後才開始追這個劇。”陳俊華笑著說,她是先錄製了主題歌,在看了兩集之後發現這部戲真的很好看,所以才開始一集集去追劇。這些日子,她的朋友圈都因為這首歌開始談論老北京的話題。她說:“我有很多海外的朋都是老北京,聽了這首歌之後很是感慨,他們非常懷念當年家住衚衕的感覺,鄰里街坊感情很深,有的混的像一家人一樣。但是,現在人和人之間變的太冷了。”

《正陽門下小女人》片尾曲火了,演唱者陳俊華先錄歌後追劇

卞留念:搖著聽晃著聽才有感覺

媒體如此評價陳俊華,“她是一位對音樂有卓越感悟能力、對語言有深厚駕馭功力且可塑性很強的歌唱家,她堅實的戲曲功底,科學的演唱技巧及個性化的演唱理念的結合,造就了她獨特的藝術魅力。”她演唱的京劇交響幻想曲《霸王別姬》登上了世界眾多的音樂殿堂,頗受業界好評,甚至受到指揮大師艾森巴赫的喜愛。2006年,在美國林肯中心,她和國家交響樂團合作的這首作品引起了美國主流媒體和觀眾的關注,世界頂級樂評人梯姆·佩吉在《華盛頓郵報》高度評價:“最出色的是陳俊華,她那經過擴音的女高音音色明亮,顯得高雅而從容,動人而不群。她並未像西方傳統那樣刻意追求甜美的聲音,而是用一種輝煌奇特的方式高亢地詠唱。”這是繼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之後第二個中國藝術家在美國林肯中心演唱京劇《霸王別姬》之人。

《正陽門下小女人》片尾曲火了,演唱者陳俊華先錄歌後追劇

說到此次電視劇主題歌的合作,作為原東方歌舞團的老同事,作曲家卞留念深知陳俊華的演唱功底。卞留念說:“當初應劇組的邀請,讓我把這首歌寫出從五六十年代通過改革開放一直髮展到今天,北京人衚衕裡的文化。這是久違的表情,我們也懷念那個時代。我跟導演說,想請一位演唱這首歌的最佳人選,她就是陳俊華。我和她都是老東方的人,她在演唱民歌、戲曲等方面有天賦,她的唱功自不必說,關鍵是她能把這首歌裡面的小味道和那個年底的小感覺處理的非常到位。”在歌曲中,卞留念為了突出京味兒,他在其中運用了弦子、京胡以及曲牌的走向,演唱者就必須字正腔圓,而聽者聽這首歌的時候最好搖著頭晃著聽才有那種韻味感。

《正陽門下小女人》片尾曲火了,演唱者陳俊華先錄歌後追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