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最美統戰人物」張天立:保衛藍天的戰士

一、個人簡介

張天立,男,1938年12月生,杭州人,民革成員,我國第一批環保工作者。1962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 ,1989年杭州市環保局退休。是杭州市第六屆、七屆政協委員,笫八、九、十屆市政協城建人資環保委特聘委員。先後25年被聘為市政協提案委、城建委、資源環境委及城建人口環境資源專委會委員,曾任民革杭州市委會常委等。至今仍活躍在環保事業及參政議政的舞臺上。

專業學術上,歷任中國能源與環境專業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中國大氣汙染防治諮詢委員會委員,“大氣環境”(國家環保局主辦)雜誌編委,杭州市能源學會常務理事,杭州市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等職。

先後獲得國家、省市部門多項榮譽。如:全國優秀環境科技工作者、民革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省/市環保先進個人、2014年度浙江省民革“驕傲人物”、省科教委“青少年科普工作先進個人”、杭州政協第六/七屆參政議政和單位工作雙好委員、省/市民革工作先進個人、先進黨員、積極分子、參政議政突出貢獻獎,杭州市委市政府“生態文明工作先進個人”、杭州市優秀政風行風評議代表、杭州市科技諮詢服務工作積極分子、杭州市先進科普工作者、杭州市城鄉建設系統先進科技工作者等。

二、環保事業忠實的堅守者

自1973年成為我國第一批環保工作者以來,他不忘周恩來總理對環保工作的要求與神聖使命,併為此使命奮鬥至今45餘年,他是我省參加起草多部國家環保法律法規標準起草者的第一人。如《中國大氣汙染防治法》 、《中國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中國工業爐窯煙塵排放標準及測試方法》、《城市煙塵控制區管理辦法》等。所參加研究制定的國家、省、市環保規劃,分別得到國家環保總局好評與表彰。2008年他以70歲的高齡考取第一批全國註冊環保工程師以此身先示範來支持環保事業。近年來他通過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學術交流、科普教育等方式開展環保事業,近日其在全國首先提出“治與消”相結合,藍天保衛戰的調研報告與建議。

他勤奮鑽研,為環保事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得各種榮譽,有4項發明和實用性專利及發明金獎等成就,成為業內權威,為兩岸環保交流合作架新橋樑。

三、參政議政盡責的民革人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政議政和民族監督,多年來一直積極撰寫信息,每年均撰寫不少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僅2015年以來通過市政協民革上報約65個以上信息建議。所寫議案、信息、建議多次獲得中央、省、市主要領導採納與重視。

遠的如2000年“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屬汙染” 調研課題成果被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常務副省長章猛進高度重視,國家環保總局有關領導認為“抓得對、抓得早,抓得及時,成果很有價值”;2003年“可持續發展利用錢塘江資源的建議”市委書記王國平批示:“天立同志意見,市委、市政府應引起高度重視。請市林水局、市計委按建議中提出的六條建議告省直有關部門,可轉市四套班子領導及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閱”。 市政協沈者壽副主席批示“天立同志是一位很有良知的環保專家,他多年來對錢塘江歷史沿革現狀和可持續利用一直傾注關心和研究,出於對杭州人民和子孫後代的長遠利益的考慮,他幾次與我商量對錢塘江重大決策的看法”;2011年《關於建立能源消費總量生態“天花板”政策》的建議被評為全國優秀提案。

近的如2017年“關於全國首先亮出改善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質量及實施監測、公示的杭州市金名片建議”、“在全國首先建設成具有杭州市特色的新無障礙空間與生活環境城市” 和2018年“及時、持續消滅杭州地區破壞生態平衡的加拿大一枝黃花” 分別得到了市委書記、市長的批示。

同時由其倡議和實踐的杭州市民革“環保系列專題”參政議政堅持十餘年,被民革中央表揚為標杆和亮點。

四、科普教育五十年如一日

自大學畢業,50餘年一直熱心科普教育。先後為工人、大中小學生科普環保知識。其中“消煙除塵環境保護知識”講座,被國家環保局肯定並全國推廣。同時通過媒體為市民做環保科普宣傳,並在國內率先組織同加拿大及日本青年開展環境教育系列活動,在全國首先組織與加拿大及日本的青年環境教育系列活動,獲得國內外好評並獲科技獎。

先後編寫出版《消煙除塵保護環境》和《室內外空氣汙染下健康保護》做公益科普,獲兩岸專家及讀者好評。

五、科技創新兢業的探索人

作為環保科技創新的探索人,多項課題獲得獎項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科技二等獎、南京軍區科技三等獎、第五屆全國發明展銀獎、第八屆全國發明金獎、浙江省發明二等獎、國家環保總局最佳實用技術獎、浙江省科委“星火計劃”推廣項目、浙江省環境保護科技進步三等獎和杭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個獎項,還取得4項發明和實用性專利,(具體主要獲獎科技成果從略)。所編寫的多部規劃、書籍和論文獲得多項獎項,如浙江省環保科技進步二等獎;杭州市自然科學論文一等獎;華東地區城市環境科學學會年度優秀學術論文;杭州市科協、市能源學會及市環境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等;《現代城市》論壇優秀論文-等獎等。至今仍每年寫論文參加長三角科技論壇、海峽兩岸城市發展研討會等。

六、祖國和平統一的促進者

自1986年以來積極參加兩岸環保及城市發展研討會議,分別在1992年和2010年成功組織“第一屆海峽兩岸低汙染燃燒節能環保研討會”及“杭州海峽兩岸低碳生活新技術論壇”,大力促進了兩岸環保科技交流。

多年來,一直與臺灣專家進行學術交流或請他們來杭交流,幫助杭、京、滬等地與臺灣合作。近幾年與臺灣專家合作發表多篇論文。

七、樂於助人的活雷鋒

在工作生活中,張天立熱情且樂於助人, 1964年他在唐山曾因在卡車前救了一小孩,被授於學習雷鋒積極分子併成為唐山市青年聯合會委員。2017年在奧地利薩爾茨堡老城,他看到一位外國老太太,歩履蹣跚的在斑馬線前止歩不前,他攙扶著老人緩緩地走過馬路。此事因被當地路人記錄併發布與網上,在網絡上獲得大量點贊,並被賦予了新時代的國際主義雷鋒精神。

何曾料想:偶然一次踏足,竟用一生去堅守。當初行業還冷,他的心卻熱了,在寂寞中開啟了探索的征程;後來,發展很熱,他的頭腦卻異常冷靜,常常為衝動的決策注入一位環保工作者應有的清醒。如今,年逾古稀,但他奔走的腳步仍然怱忙,睿智的建言依然鏗鏘。為了中國生態文明的明天,堅守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