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K的培訓機構理想型

頭幾天,老K連篇累牘的評價了現有的各家培訓機構,實是不揣粗陋,各家都有各家的好,都應對了某個群體的學習需要。但是,培訓機構走到現在,說實話還是讓人覺得有些地方有優化和上升的地方。今兒,老K說說自己對培訓機構的理想化想法……

老K的培訓機構理想型第一、要不要很大?

理想的培訓不盡然要很大,他可以小巧精緻,他可以只教授學生所學的某一部分,但是教就是精華之教,不是混事兒的教。

裝修不需奢望,樸素乾淨就好,典型一個學堂的模樣即可。

老K的培訓機構理想型

有一方天地,有一群學生,在此處用心研讀,有所得,有所成,不奢求其他;

老K的培訓機構理想型第二、要不要“名師”?

名師,這個事兒在培訓機構裡都是很常見的,不少機構藉助著名師的身份宣傳招生,擴張,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助力,但是光靠著“名師”並不能解決所有的事情,因此,老K的機構理想型中是要去“名師”的,我們需要的不在於是各位大家,各位大拿,需要的是那些紮紮實實有實力教好學生,但是名氣不那麼大的老師,我們一起好好的做教研、一起好好的上課,真的做到以學生的基準出發,個性化定製教學,不再出現名師那種一篇講稿講十年的現象。

老K的培訓機構理想型
老K的培訓機構理想型第三、要不要自己的課?

現在的培訓機構多數就是把學校的課程拿來再講一遍,學生在學校花了5天時間沒學好的東西,在你這裡兩天時間,用基本一樣的方式再聽一遍就能好?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不信的。

老K想著培訓機構都應該有些自己的課,不是那些標題看著著實炫酷其實沒內容的課,是實實在在研究了學生學習內容的邏輯結構和理論體系之後總結出的課程,只有把學生要學的東西理解,解析清楚了,才好教導學生吧。

常規來說,學生培訓學習的需求無外乎就是補差和培優,其中補差的份額要多於培優。

此處簡要說一下補差。

學生要補差,就一定是其學習的進程中某個環節出了問題,那麼作為機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問題出在哪裡然後對症下藥,將缺漏環節給予補充,並且順滑前後聯繫,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再進而訓練學生熟練的運用知識體系解決問題,培訓工作就可竟全功。

當前,少見培訓機構做此類工作,多數就是給你講課講課,就跟大夫別的不做就是給你開藥開藥一樣,有一點點的莫名其妙啊。

老K的簡單想法了,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都是劃分成一個個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繫的知識元素的,將這些元素區隔出來,用以比照學生學習情況,就很容易找到學生缺漏之處,在這個基礎上確定給學生的輔導方案,不要單純的講課,很可能最開始就是給學生講知識點,講知識鏈接,只有將軌道弄通暢了,才可以通車啊……

亂七八糟的一堆,總結下,老K極度希望培訓機構都用心研究下自己的課,別跟著學校屁股後,沒用的。

老K的培訓機構理想型


老K的培訓機構理想型希望有那麼一天,有這麼樣的有自己教育理想、有自己紮實的師資團隊、有自己教育操守的培訓機構出現,給所有需求培訓的人們帶來踏實的培訓服務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