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排壇還有40歲國手,而中國聯賽僅剩9位80後,用堅守詮釋熱愛

歐美排壇還有40歲國手,而中國聯賽僅剩9位80後,用堅守詮釋熱愛

土超聯賽激戰正酣,朱婷所在的瓦基弗銀行隊在首輪比賽中3:2力克升班馬安卡拉高速公路,朱婷並未出場。而意大利女排聯賽也硝煙瀰漫,皮奇尼尼以諾瓦拉隊長的身份成為焦點球星,因為1979年出生的她如今已經39週歲,早在1997年她就已經進入了意大利女排國家隊,彼時的中國女排隊長朱婷才3週歲。而意大利傳奇副攻吉奧裡今年41歲,目前仍然在意大利聯賽中打球。39歲的森託尼和羅比安科在上賽季還叱吒風雲,不過本賽季的森託尼婉拒了戛納女排的邀請,選擇了退役。縱覽歐美職業排壇,30+的老將比比皆是,巴西35歲的法比奧拉、38歲的朱塞利、35歲的傑奎琳等人依然活躍在一線陣營中。而俄羅斯女排的索科洛娃已41週歲高齡,還入選了今年的俄羅斯女排國家隊……這些老球員中的很多人都已經是一到兩個孩子的母親,但她們的競技狀態保持的非常不錯。其實莫說人種問題,因為即便亞洲排壇,韓國女排38歲主力二傳李孝熙、日本35歲主力副攻荒木、以及一幫30+主力的泰國女排,都有著非常好的狀態,仍然奮戰在新賽季各自國家的女排聯賽中。

歐美排壇還有40歲國手,而中國聯賽僅剩9位80後,用堅守詮釋熱愛

雖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這麼多老隊員躋身於一線陣容中,對於各自球隊來說也並非都是好事。就像里約週期的意大利和本週期的巴西,都是過度吃老本的緣故。而我們中國女排聯賽中的各支隊伍雖然常以“長江後浪推前浪”來標榜宣揚自己的青訓工作,但過快的推陳出新其實也不是好事,容易造成人才資源的過早浪費和流失。就像2018-2019賽季14支球隊的名單中,僅有9名80後球員了,年齡最大的是上海女排的張磊,而她不過才33歲。其餘的分別是:29歲的曾春蕾、32歲的王琳、32歲的馬蘊雯、29歲的米楊、29歲的楊珺菁、31歲的顏妮、30歲的王一梅、30歲的劉夢雅。而山東和江蘇、河南、廣東等女排隊伍,基本都是準95後球員,連90初都絕跡了。其實中國球員退役過早主要是聯賽職業化不夠,隊員要著眼於未來,另外訓練強度過高,容易出現傷病。還有家庭傳統觀念,結婚生子之後基本就不會復出了。但並非中國球員身體素質不好,就像蘇惠娟40多歲仍在歐洲職業排壇打球,孫玥33歲復出打全運會依然如入無人之境,還又差點復出打了09全運會。歐美排壇還有40歲國手,而中國聯賽僅剩9位80後,用堅守詮釋熱愛

大環境的影響也著實說明我們老隊員的艱辛和不易,新賽季9名80後球員也在用堅守詮釋自己的熱愛和理想。顏妮在31歲高齡獲得世錦賽最佳副攻,令人讚歎。而王一梅仍然迴歸為遼寧的聯賽冠軍而努力著。28歲的丁霞一身傷病仍在為東京奧運會奮鬥不息;曾春蕾、劉曉彤、王琳是北汽女排的老將,留給她們的時間不多了,但是北汽問鼎冠軍的夢想永遠不變,本賽季新援強兵集合號來勢洶洶,或許是她們實現夢想的最好機會;同樣堅守的還有上海女排,張磊、馬蘊雯、米楊、卞雨倩決定再戰一年,幫助王之騰奪冠。而楊婕雖然只有24歲,但她16歲就進國家隊了,其實她和朱婷一樣,也是開寶馬的亞運冠軍,她放棄讀書機會仍在堅持無非就是想幫助上海隊奪得聯賽冠軍;30歲的劉夢雅從重慶到雲南,弱旅球隊難有大成就,但她無怨無悔,始終在貧瘠土壤中堅守;29歲的楊珺菁和27歲的範琳琳一樣傷愈復出,她們其實也有奧運夢想,這是她們堅持下去的理由和動力;浙江隊的王娜和李靜也快30歲了,但她們依然奮鬥在一線,用努力詮釋自己的熱愛。相比較於歐美排壇很多“常青樹”,準30的這些中國老將們從年齡上來說或許還年輕,但實際的大環境中,她們堅守至今真正是極其不易。新賽季,在我們把目光轉向新人的時候,在我們把掌聲送給歐美排壇老將們的時候,也多給我們自己的老隊員們一些喝彩吧,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因為下個賽季的球場上,或許就看不到她們了。

歐美排壇還有40歲國手,而中國聯賽僅剩9位80後,用堅守詮釋熱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