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抑鬱而終

黛玉進賈府, 在賈府裡度過了少年和青春期,從少不更事,到青春懵懂,黛玉雖然經歷的是風刀霜劍嚴相逼,終究還是慢慢長大了。

林黛玉抑鬱而終

黛玉從小和寶玉青梅竹馬,如果寶黛結親可以說是親上加親,可是你細想想,黛玉和寶玉成親並不是王夫人希望看到的。

元春小時候是跟著賈母長大的,賈珠死的早,估計不是跟著賈母的,從賈母對賈蘭的態度上可以看出來,賈母對賈蘭的關心並不是很多, 如果賈母帶大賈珠應該不是這樣。然後迎春探春惜春也是跟著賈母住, 寶玉更是和賈母住在一起,王夫人內心一定對賈母意見很大,可是迫於當時的孝道和賈母家族勢力以及賈母的錢財,王夫人也只能忍耐。所有的忍耐不是沒有情緒, 而是醞釀情緒,一旦發酵成熟,那將是爆發。王夫人也不例外。

林黛玉抑鬱而終

所以,黛玉初到賈府, 就沒有的到王夫人的友好對待,而是處處是坑。敏感的黛玉當然能感受到,賈母也未嘗不知,所以賈母一向對黛玉非常疼愛,無非不是對人說, 黛玉可是我心尖上的人,誰也動不得,然而賈府裡的哪些人哪個是好纏的,一個奴才在大觀園裡罵自己的外孫女,你這個不成人的小蹄子, 黛玉聽了,立馬說不得了了,難道不是黛玉經常被人指桑罵槐導致的敏感,黛玉本就體弱,她的靠山也就只有賈母,賈母年事已高,無人撐腰之時,賈府哪裡還能待得下去,就連王熙鳳在賈母死後,也立馬沒有了威風,王熙鳳的靠山是賈母, 賈母從賈赦院裡招來孫子媳婦牽制王夫人,王熙鳳在賈母前面奉承的好,導致王夫人邢夫人都不喜歡她,她也未嘗不知道,事情不到頭上,終究沒有深刻體會,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殊不知也有例外的時候。

林黛玉抑鬱而終

黛玉,離開賈母的庇佑,自然也就沒有了好日子,寶玉雖然愛黛玉,然而那個時代只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可以私定終身,賈母也不好越俎代庖,再說王夫人還有宮裡的娘娘的旨意好壓賈母一頭呢,林黛玉對愛情的患得患失導致思慮太過,而相對而言, 薛寶釵就自信多了,賈母再不喜歡她, 也不過是給她過十五歲生日提醒她年紀大了而已,最後寶玉婚事還是喜歡她的姨媽王夫人說了算,最終黛玉也不過是落了個抑鬱而終的下場。

然而,王夫人勝利了嗎?寶釵勝利了嗎?待寶玉清醒過來, 發現黛玉死了,他娶了寶釵,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他思念他的林妹妹,寶玉最終也踐行了他的諾言, 你死了我去做和尚,最終寶玉出家做了和尚,而寶釵悽慘守寡,木石姻緣雖然失敗了,然而最終愛情還是勝利了,抑鬱而終的黛玉,如果知道寶玉做了和尚,也該原諒寶玉了。

林黛玉抑鬱而終

黛玉抑鬱而終,寶玉出家,寶釵守寡, 最終不過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