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格言 愛國報國 名言名句整理

【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襄屍還葬】引自《後漢書馬援傳》:“男女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手中邪?”

男子漢應當戰死在疆場上,用馬皮包襄屍體還鄉埋葬。

在國家遭受外敵入侵的時候,每個公民都有責任保衛國土,抵抗侵略。殺敵報國,浴血沙場,是男子漢的份內事,它將永遠贏得民眾的理解和讚揚

【人生孰無死,貴得死所耳】

引自明朝夏完淳《獄中上毋書》。

人生有誰能夠長命不死呢?死得其所就是最寶貴的。為正義事業面死,就是死得其所。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引自漢朝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固:本來。

每個人本來都難免一死,可是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還要重,有的人死得比一根鴻毛還輕。

人終歸不能擺脫死亡,卻能確定死亡的價值和意義。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獻身,其價值和意義重於泰山,永遠為世人所懷念;以損人利己的方式謀取個人或小集團的私利,死不足惜,輕於鴻毛。

【善戰者不死,善死者不亡】

引自《穀梁傳·莊公八年》。

善於打仗的人不一定會死,為國家或為救人而犧牲的人,精神不滅,永遠活在世人心中。

在戰場上機智勇敢,能夠保存自已,消滅敵人,奪取戰爭的勝利。在戰時為國犧牲,在平時為國為民獻身,都是英勇壯烈的義舉,激勵後人起而效法,報國為民精神世代長存。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引自《紅樓夢》第六十八回。剮:古代一種酷刑,即將人身上的肉一刀一刀割下來。

只要拼著忍受千刀萬剮,就敢把皇帝推翻在地;

比喻下定必死的決心,再險惡的事情也敢做。在危險關頭需要有無所畏懼的勇氣,在正義事業面前,需要有義無反顧的決心。憑藉這樣的勇氣和決心,平凡的人可以創造出驚天動地的不平凡事業。

【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引自《莊子·讓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也作“身在江海,心馳魏”等。

江湖:舊指隱士的居處;泛指四方各處;魏闕:古代官門上的樓觀,其下兩旁用以懸掛政令,後作為朝廷的代稱。

身在江湖上隱居,心卻關注著朝廷政事。

比喻人雖然在野,但仍然關心天下興亡和政治利弊。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國家是全國人民的國家。

現代社會里的公民是國家的主人,享有參政議政的權利和義務。因此,即使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應當關心國家大事,主動維護國家利益,將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和進步。

中國格言 愛國報國 名言名句整理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引自宋朝李清照《絕句》詩。

活著的時候要做人中豪傑,死了也要成為鬼中英雄。

無論生生死死,都要幹出一番壯烈的事業。

【生為百夫雄,死為壯士規】

引自三國時期王粲《詠史》詩。

百夫:眾男子。

活著要做男子漢中的英雄,死了也要成為壯主們的模範。

男兒立志,當壯懷激烈,忠報國,捨生取義。活著要頂天立地,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必要時敢於為國為民作出犧牲,決不向敵人屈服投降,為世人恥笑。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

引自《孟子·告子上》。

保存生命是我所希望的,維護正義也是我所追求的;如果二者不能兼得,那就寧願放棄生命而求取正義。

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是古往今來一切仁人志土的英雄壯舉。它表現出崇高的節操,激勵後人前仆後繼,為道求正義而獻身奮鬥。

中國格言 愛國報國 名言名句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