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活成你的样子!

给大家安利一部纪录片《镜子》,录片《镜子》里的男孩泽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我们体验大千世界、品味百态人生。但是也许很多都还不知道,这个泽清竟然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

我不想活成你的样子!

“我是一面镜子,我要把父母唤醒”

泽清,初二,辍学2个月。

外公外婆是大学教授,父母也有体面的职业,但却没有龙生龙、凤生凤。

泽清沉迷于网上军棋,面对母亲的关心,竟然骂她“贱”,甚至动手、动刀。

母亲在描述时,泪如雨下。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本应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变得如此颓废和疯狂?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孩子竟然对最爱他的母亲,拿起了刀子?

在节目里,泽清有些沉重地说:“我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我将用我的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

在他眼里“我妈脾气暴躁,讲到最后都是她对。我爸在一边躺着,受不了了,就会使用暴力”。

冷漠、暴力、互相埋怨,就是这个家庭的标签。


我不想活成你的样子!


我不想活成你的样子!


我不想活成你的样子!


我不想活成你的样子!


甚至有一次泽清把母亲逼到墙角殴打时,父亲就躺在一旁的床上一动不动,直到儿子暴力行为升级才起身制止。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全部。

当父母关系出现问题时,孩子总会“幻想性”归因到自己身上,拼命地用一些办法来解决。

泽清在墙上贴着撕心裂肺的呐喊,暴躁得把家里的门狠狠地踢到破烂。

他不上学、上网、殴打母亲,甚至拿起刀子。

其实,都是想让父母改变,只是得不到任何回应。

更可怕的是,他像父亲一样厌烦母亲的暴躁和唠叨,也学会了用父亲的方式对待母亲。

他一边厌烦这种家庭关系,一边却又在无意识中认同了这种文化。

最后,他终于发现: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诚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这部由央视花费十年时间打磨的纪录片《镜子》,选材于武汉一家心理辅导培训学校,针对的都是问题孩子。

一个懦弱胆怯的孩子必定会有懦弱胆怯的爸妈,一个暴躁易怒的孩子一定有脾气暴躁的父母,而一个积极乐观的孩子他的家庭一定是和睦的。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反过来我们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到父母的状态。

夫妻吵架时往往吵得脸红脖子粗,用高八度的嗓门大喊大叫,常常把孩子吓得不知所措。夫妻俩吵得投入的时候,根本顾不上理会孩子,对孩子的哭喊、恳求也听而不闻。孩子看到自己认为最亲密的人之间也针锋相对,会感到自己认为最安全的避风港也不复存在,内心涌起深深的恐惧。情绪将受到强烈的冲击,产生消极情绪如,恐惧、悲伤、无助感等。

尊重孩子,是父母一生的教养。

父母在教育小孩时,最容易犯的第一个错误,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想一想,假如我们只剩下十分钟要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会怎么样?有什么样的人生?

家明爸爸说,我想把我自己这一生的人生信条教给他,就是永不放弃,永不言败。希望他这一辈子过得比我这一辈子要好。


我不想活成你的样子!


十几年来,他一直在做着这件事,拼命想让孩子读书,想让孩子在他认为正确的道路上行走。

这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相信孩子有能力去做自己的主人。与其每天紧张兮兮地盯着孩子,倒不如放手让孩子学会自立。其次要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相信他有足够的能力来发展自我。

我们把成人世界的功利强加在孩子身上,不仅剥夺了他童年的价值,更剥夺了他们生而为人的权利。

而片中,父子几乎成仇。


我不想活成你的样子!


他越拼命地想让家明干什么,家明就越不想干什么,最后连高中都没去读,窝在家里,拼命地给自己制造困难,甚至是自残。

他所有的离经叛道,其实都是想给父亲证明,我可以过另一种人生。

没有谁愿意过一辈子,别人的生活,哪怕这个别人是自己的爸爸。

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讨厌被压抑、被控制、被抹杀。


我不想活成你的样子!


而强迫和控制下,也在上演一部部中国式的悲剧。

据统计,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发布《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其中数据让人心头一颤——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

而造成青少年自杀的原因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业压力。

这个压力,是父母给的。

父母总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是给孩子规划好了所有的路,总告诉孩子成绩差就没有未来。

但父母可曾想过,压力和心里的郁闷,真的会杀死孩子。

每个父母都应该反思,到底什么才是对孩子最重要的。

学会沟通,是父母一辈子的必修课。

父母最容易犯的第二个错误,是没有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片中,随着镜头的切换,家长与孩子隔着时空进行着坦诚的对话。

老师问:孩子,因为什么不上学?

张钊的父亲说:早恋的问题。

而张钊告诉老师的答案是,学习上的痛苦,不是不想读书,他想上学,想读大学。

张钊的父亲又说,可能是源于学习跟不上了,找很多理由说学校压力大。


我不想活成你的样子!


老师接着问,他想跳楼,你们相信么。

张钊的父亲并不相信,他不认为孩子有那个胆,觉得只是吓唬他们。

而在镜头的另一端,张钊说:“其实他们只要每次说这句话,“你让他跳下去,你看他敢么”,每次说完这句话,再回家,我就是孙子。”

“我不上学不是因为我搞了一个女朋友,是因为那个学校,很压抑,已经压得我受不了。”

而每次他痛苦地说着这些话时,母亲总是质问他,好几千人都受得了,为什么你受不了?


我不想活成你的样子!


张钊说:“我感觉我不是受不了,但是我把心里已经压了很久的情绪全放出来了。”

他释放的方式,就是父母不让干的事全干,带手机、搞对象,还有打架。


我不想活成你的样子!


我不想活成你的样子!


我不想活成你的样子!


我不想活成你的样子!


家长课堂上,父母看着孩子的叙述,沉默了,流泪了。

父母们往往是习惯去指责而不去倾听,习惯去命令而不去沟通,但有多久没有听孩子说话了?

你真的懂孩子承受的压力么,真的明白孩子的痛苦么,真的理解那些行为乖张的背后,是怎么样的一个灵魂在颤抖么?

只有你真正走入了孩子的内心,你才可以帮助他释放内心压抑的情绪、改变肯定错误的行为、追寻自己的幸福与美丽。

沟通,是中国家长的一堂必修课。

在这个世界,当律师要拿证,开车也要拿证。当父母呢,却不需要证书,就那样做了。这一做就是一辈子。不用学习,不用考试,不用拿证,却要做一辈子。

只要有生养,就有父母的角色在。但不是当了父母,就是合格的父母。

让我们欣慰的是,那些父亲在6天的家长课堂里,真正开始去学习、去理解、去反思,如何做一个父母,并在生活中开始改变。

我们能看到当孩子被理解、被接纳后的喜悦。

这个世界上,哪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哪有不爱父母的子女。

也许我们中间隔着一道大大的鸿沟,但我们终究要学会正视自己犯下的错误,不断激励自己成为更好的父母。

而改变自己的最好时机,就是当下。

好妈妈365育儿社群

关注我们获取海量育儿知识、专业技能

遇见更好的自己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