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時同一桌吃飯

幾時同一桌吃飯

宗親相會,快樂由衷。

遊氏,源自姬姓,望出廣平(今河北省邢臺一帶),是由黃帝姬軒轅的後裔而來的。

傳說始祖軒轅黃帝生有二十五個兒子,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即:姬、姞、酉、祁、己、滕、箴、荀、任、僖、儇、依。其後,子孫瓜瓞綿綿,又衍生出若干個子姓。

在最初的母系社會裡,“姓”表示母系,氏是姓之支派,也是宗族的標記。氏的本義為“支”、或“歧”,用於區別子孫後代之所出。

我國曆史上最早記載的姓氏大約從周代開始,其目的是為了區別不同的家族、地位和出身。在古代皇帝諸子的姓氏中,以姬姓最為繁盛,歷史上的姬姓曾分衍出61個屬地,共432個氏(分支)。

若干年以後,黃帝的姬姓氏族子孫沿著北洛河南下,經過大荔、朝邑、韓城一帶,東渡黃河,進入山西境內,沿著中條山、太行山向東而去,經過山西的永濟、霍縣、洪洞、芮城、新絳、臨汾、河津,到達今天的北京附近。有的繼續遷徙南下,從唐末五代開始,遊姓在今我國南方的福建地區,就已興盛起來。

由此可見,福建的遊姓,是由河南而江西、再浙江、然後逐步播遷到南方的。遊氏族人遷徙外地甚多,海外有新加坡、馬來西亞及香港、臺灣等地區,大陸有重慶市,江西的贛州、遂川、黎川、龍南、定南、崇義,廣東的河源,浙江的遂昌,福建的永定、三明、龍巖、武平、漳埔、寧化、明溪等縣市。臺灣遊姓以福建詔安移居者為多,現在分佈較多的縣市,有臺北縣、市,宜蘭縣,桃園縣,彰化縣等。

在我們居住的江西贛縣石芫鄉沙洲村一帶,常聽姓葉的和姓沈的自稱一家。其實,這不盡然。據不完全統計,韓、沈、吳、鄭、馬、衛、應、蔣、魯及複姓東門均源出於姬,都和我們遊家同屬一家人。具體為:韓武子的曾孫韓厥以封邑名為姓,稱韓氏。戰國初期,韓厥七世孫韓虔同趙氏、魏氏一起瓜分晉國,建立韓、趙、魏三國,韓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曾遷都新鄭(河南新鄭縣)、陽翟(河南禹縣);沈本來是上古國名,在今河南輿縣北,最早是夏禹子孫的封國。

公元前506年,沈國被蔡國滅掉,沈君的後人稱為沈氏。沈姓漢系名“宜興堂”;吳。周武王封鍾雍的曾孫於吳,建立吳國。其後代以國名為姓氏;鄭。周曆三封少於友于鄭,建鄭國。以“鄭”為姓氏;馬。趙國名將趙奢因戰功被趙王封地於馬服,其子孫從此以馬服為姓,後去“服”為馬姓;衛。周文王其於摩叔於衛,建衛國康叔於孫以名為姓氏;應。周武王姬發第四子應叔被封於應(今河南平頂山新華區滍陽鎮),稱應侯,伯爵,建立了應國。其後以國名為姓蔣。周公且的兒幹伯齡被封於蔣(河南固始縣東北蔣集),建蔣國,其後以國名為姓;魯。周公旦的兒幹伯禽受封於魯(山東曲阜一帶),建魯國。怕食的子孫以國名為姓;東門。魯莊公有於叫公子遂,字襄仲,家住曲阜城東門旁,人稱東門襄仲。其後以東門為姓氏。

來到樂安敖溪青山,事業有成的宗親遊德煌很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在青山德煌家裡,德煌從櫥櫃上翻出8、9本族譜。這下,我們頓時找到了“根”——原來,我們贛縣光煜公名下的遊屋人,就是從樂安敖溪青山搬遷過來的啊!“500年前,我們是同一張桌子吃飯呢!”這是德煌賢弟的原話。我們一見如故,那種親熱勁無言以表。中午,德煌賢弟招待我們在樂安縣城位置稍偏的“開心食典”用午餐。席間,已經戒酒並聲稱“滴酒不沾”的我經不住“500年前同桌吃飯”的情感激誘,楞是喝了3支啤酒。“捨命陪君子”原來就是這樣來的。

飯後,我們辭別在場的沒有記住名字的大哥和賢侄,由德煌的兒子開車,德煌父子倆一路娟狂帶我們向崇仁縣相山真罕滸進發,繼續我們的尋根問祖的行程。


笑鈾

2018,11,02.

作者自白

笑鈾,真名遊德福,1958年生,1983年從武漢軍區高炮644團復員後任鄉文化站站長35年,其間還擔任黨政辦主任等職,2018年7月退休歸隱田園,碼字不輟,以“鄉土作者”自詡。2005年被《贛南日報》評為“關心熱愛新聞事業的十佳作者”;2016年被《客家搖籃》聘為“特約主筆”,2017年起為贛州市核心網評員。

幾時同一桌吃飯

幾時同一桌吃飯

幾時同一桌吃飯

幾時同一桌吃飯

幾時同一桌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