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善於「借」的人,都能成就大業!(深度好文)

翻開人類歷史,王者以借取天下,智者以借謀高官,商人以借賺大錢,不善於藉助外力的人,一定是些平庸一生的人。


善於“借”的人,借他人之花獻自身之佛,借親朋好友之助登上事業之巔,借天時地利人和圓成功之夢。

荀子說:“藉助於車馬的人,並非有利於雙腳,但是可以到達千里之外;藉助於舟楫的人,並非不善於游泳,但是可以渡過長江大河;有才能的人,並非生來與常人有什麼不同,只不過善於藉助外物罷了!”

市場經濟的發展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彼此藉助的需要,使當今成為借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借不僅是一種思維與行為的藝術,更是生存與成功的策略。尤其是在商業領域中,“借雞生蛋”、“借地生財”、“借船出海”、“藉機行事”、“借題發揮”等等,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因為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只有藉助外力才能生存,才能發展,才能登上事業的頂峰。

借無時無處不滲透在現實生活中,只不過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罷了。從有形的借物、借財、借人、借地,到無形的借勢、藉機、借力、借智,借已深深烙印在人們的意識裡。在我們的一生中,要成就大事,不借助於別人的思想、能力、經驗、智慧、資金、資源、人才等各種可借之物,是很難會成功的。

古今中外,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藉助外在力量的箇中高手,他們的區別只不過是借的內容和方式不同罷了。

諸葛亮能幫助劉備奠定蜀國大業,有兩件大事在他一生中不能不提:一是借荊州;二是借東風火燒曹軍於赤壁。

荊州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對於劉備一方來說,關係到以後霸業發展的問題,諸葛亮巧妙地運用了“借駐”這一策略,先暫時讓劉備的軍隊駐紮在那裡,後來藉口借駐的時間沒有限制就一直賴在那裡不走了,這也為劉備後來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以及打通巴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在財力、裝備、人數上都大大遜色於曹操,但諸葛亮又巧妙地運用借的策略一舉擊敗曹軍。

先是“草船借箭”,再是借黃蓋施行“苦肉計”取得曹操的信任,最後是借東風火燒赤壁,大敗曹軍。

諸葛亮成功地運用借地、借勢、借人、借天、借智的策略,從而使孫、曹、劉三方最弱小一方的劉備也謀得一席生存之地,並最終實現了“隆中對”所策劃的三國鼎立局面。

在商業世界裡懂得借也能使你夢想成真。

2003年3月,廣州民營經濟發展研究會被廣州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但實際上當時的研究會只是一個“三無”社團,即無辦公場地,無辦公資金,無專職人員。後經廣州市社科院某熱心人士的撮合,找到我經營的一家管理諮詢公司,後來我免費為研究會提供辦公場地,之後研究會又與我公司合作策劃召開了研究會的成立大會,借研究會成立大會之機,同時舉辦了“首屆廣州民營經濟發展論壇”,活動舉辦得很成功。研究會也得到不少企業的贊助,活動結束後,除去支付活動的所有費用開支外還剩餘幾十萬元。有了這筆錢,研究會後來就將會址搬到廣州市東風路上的東建大廈去了,用不到一年時間就徹底擺脫了“三無”的困境。

事實上任何人離不開借,會借的人,能點石成金,能在危難中力挽狂瀾。不會借的人,即使擁有天時、地利、人和,最終也難逃脫失敗的命運。

歐洲有一家物資公司每年都要運一批方糖到美洲,但每次在橫渡大西洋時,由於海上暴雨和潮溼,往往使方糖發潮,如此,每一次該公司都要損失一大筆錢。為了要設法解決方糖在運輸過程中不發潮,該公司曾召集數百名專家研究解決這個難題,但是專家們夜以繼日地研究後,還是束手無策,這時候,該公司一個小職員聽說此事後,他靈機一觸,方糖發潮讓它通通風不就幹了嗎?他又打聽到運輸船上貨倉裡是可以通風的。於是他向公司建議在每包方糖上刺一個小孔,讓方糖通通風。後來問題果然解決了,該職員也因此獲得了鉅額獎金。

專家想不出解決的辦法,而一個小職員只不過借一個小孔就把難題解決了,說明了藉助外在事物不在乎大小,而在乎是否運用得巧。

1985年夏天,法國許多報刊都刊登了一幅密特朗總統手執照相機的新聞照片。然而這張普通的新聞照片卻觸動了照相機的代理商貝爾廣告公司一位推銷員的職業靈感。原來,他發現密特朗總統手裡拿的恰巧是一架日本製造的“賓得”Pentax K2 型照相機。於是,數天後,巴黎的報紙刊登了一幅整版篇幅的廣告,這是一封致總統的公開信:“感謝總統先生您對‘賓得’照相機的信任,為此,本公司將贈給您一架最新型號的‘賓得’Pentax A3 型照相機,以表謝意。”廣告的左上角赫然印著那幅總統手執相機的新聞圖片和一架Pentax A3 型照相機的特寫照片。當天下午,一位日本相機的進口商帶著一架嶄新的Pentax A3 型相機到了愛麗捨宮,贈送給了密特朗總統。

在這個案例中,推銷員巧妙地借時藉機,不費吹灰之力,就借總統之名使Pentax A3 型照相機名聲大振,並獲得非常超值的廣告效果。可見,借也是一門學問,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借也是一門藝術。

當年,日本索尼公司在印度推銷其錄放機時,藉助了名人釋伽牟尼,但效果卻適得其反。原來,索尼公司所做的電視廣告是這樣的:廣告中釋伽牟尼雙掌合十,安然地打坐,但耳邊突然傳來強勁的音樂聲,這聲音是從索尼牌錄放機裡傳出來的,只見畫面上釋伽牟尼開始不安地搖擺,在奔放的音樂衝擊下也情不自禁地搖頭晃腦,手舞足蹈。

廣告播出後,立即遭到許多佛教徒強烈抗議,他們要求索尼公司馬上撤消該電視廣告,他們認為這是對佛祖的侮辱,佛祖是六根清靜,佛學造旨最深的人,怎能讓索尼公司任意醜化、利用?索尼公司原想借助釋伽牟尼也抵擋不住索尼錄放機播放的美妙音樂來說明索尼產品的與眾不同及產品音質上乘,但事與願違,索尼公司只好趕緊停播了這則廣告。自此索尼產品在印度的美譽度就一落千丈。

借是一種智慧,真正高明的借者往往善於捕捉稍瞬即逝的時機,在風起雲湧、錯綜複雜的局勢中,迅速抓住瞬間的機會,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達到理想的效果。

1996年仲夏,廣東順德聯塑實業有限公司的兩個股東要分家。這兩個股東分別是叔侄倆。由於當時“聯塑”是一家產值十數億的企業,在分家時,作為法人和董事長的叔叔不想給太多現金侄兒,經過艱難的談判,雙方最終達成如下協議:一、將“聯塑”廠房的三分之一折價若干劃歸給侄兒;二、以極優惠的價格提供一定數量的產品給侄兒折算成錢;三、再給十多輛貨車折算成錢給侄兒。

很快,緊挨著“聯塑”的隔壁新開了一間“雄塑”,由於侄兒以前是“聯塑”的總經理,主管產品銷售,所以他與各地的經銷商關係非常密切。兩人分家後,這些原先經銷“聯塑”產品的經銷商也順理成章地經銷“雄塑”的產品。

經過一年多的經營,“雄塑”成了“聯塑”強勁的對手。由於彼此太熟悉對方,所以他們的競爭可以用慘烈來形容。

有一次我路經順德龍江,順道探訪了“雄塑”的老闆。我問他,近一年多來你叔叔投入大量的資金於廣告宣傳,而你似乎沒有什麼動作,何因?老闆答:“他們做廣告就等於也幫我做廣告。”我問他何以見得?他答曰:“通常,看了廣告而來的客人絕大多數是陌生的客戶,他們從‘聯塑’出來後自然會來隔壁的‘雄塑’比較一下價格,只要他能走進我們的大門,我們就有辦法讓他們成為我們的新客戶。因為在同等質量下,只要我們的價錢降低一些,售前售後服務做好一些,這些客戶肯定是我的。”我不得不連聲稱妙。

在這個案例中,“雄塑”先借地建新廠房生財;然後借叔叔提供產品這隻雞生蛋,籌集資金;再借原來“聯塑”經銷商的人脈資源這隻船出海;最後還借叔叔大做廣告之機借題發揮、藉機行事。你不能不佩服“雄塑”借得出神入化。

當今社會專業分工越來越細,人們之間交往、聯繫的機會比以前大為增多,人們之間的生存競爭比以前更趨激烈。競爭者只有藉助某一外在東西,如借才、借力、藉機、借勢等才能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借的廣泛性還表現在企業經營領域裡。企業間的競爭關係到企業存亡和發展問題。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自身的品牌優勢、管理優勢、市場優勢、產品優勢、資金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那麼企業與對手競爭就有可能處於劣勢。

要獲得上述優勢,企業必須藉助一切外在力量以壯大企業的實力和知名度。比如,借廣告提高產品和企業的知名度,借公關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借品牌使企業的產品成為暢銷品,借人才使企業保持競爭力,借社會發生一些事件或危機搶佔先機,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借信譽使企業獲得客戶和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

唐太宗曾對魏徵說:“天下賢士都盡入我囊中。”他借才治國可謂登峰造極。

香港著名船王包玉剛在一次與英國某著名財團搶購九龍倉股票時,一次就調集了20億港元,可謂借錢的行家高手。有的人借錢生財,有的人藉機會發跡,有的人借才成名,有的人借勢上位,有的人藉口搶奪別人的利益,有的人借智成就豐功偉績。善借者,世上一切都為其所用。

在借的過程中,借者要以對自己有利為準則,借什麼成了借者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借的內容和手段雖然千變萬化,但一般來說,無非是借錢借物,借力借智,借局借勢,藉機借路,借鑑藉口,藉手借心,借地借天等幾種。

關於借錢借物

企業的發展和競爭會涉及到資金週轉,增資等問題。借錢發展已成為企業的必由之路。當然借錢的門路有很多,但是目前國內銀行對企業的放貸條件比較嚴苛,企業想要獲得銀行貸款難過登天。那麼是不是離開了銀行就沒有了辦法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通過民間籌藉資金也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

廣州東江海鮮飲食集團在最初幾年間能夠發展迅猛,靠的是向員工內部集資這條路。公司每準備開一間新店時都會向員工出讓所謂的股權,每股1000元,公司有數千員工,通常籌集數百萬是很容易的事情,當然也由於東江的生意一直比較紅火,所以當老闆們向員工借錢時就比較順利了。

2000年7月的一天, 有一個借中高手領著三個人來到廣東東莞康美臣食品有限公司尋求合作,合作的內容是他們四人幫助康美臣推銷月餅。因為他們領頭的人原是該公司的銷售副總,所以他們很容易就取得康美臣公司的信任,談妥條件後四個人就馬上展開工作。他們首先幫康美臣的月餅取了一個很吸引人的名字——南粵皓月坊,編造“南粵皓月坊”品牌如何歷史悠久之類,還設計出懷舊和很精美的包裝盒。事實上,東莞的月餅在廣東根本就沒有任何知名度和美譽度。但如果以全國市場來說,廣東的月餅卻是很出名的。他們打的就是這張牌,因為“南粵皓月坊”的月餅都是銷往內地的。由於產品定位準確,公司本身在全國各地也建立有完善的銷售網絡。到中秋節前康美臣的月餅早早就已全部售罄。以往月餅季節康美臣最好的銷售業績是250萬, 這一次光是他們四人就銷出了1500萬元。事後他們也拿到了豐厚的佣金。前後運作不到三個月,沒有投入一分錢,這幫借中高手就借康美臣的月餅痛痛快快地狠賺了一筆。

這個案例同時也是一個雙贏的結局,因為廠家也是藉助這幫策劃高手幫自己賺到豐厚的利潤,而且事前也不用支付任何費用給對方,這真是一個借中的經典案例。

關於借力借智

借力借智就是要用有形的力充實無形的智,用無形的智提升有形的力。當今是講實力的時代,雖然在謀略運用,時機把握,戰術應用上各有變化,但這一切都是以實力作後盾的。有了實力,就能給對手以致命的一擊,才能真正擊跨對手。

借力除了表現為實力外,還有包含影響力,向心力,號召力,凝聚力,戰鬥力等等,可見借力也是一個十分廣泛的概念。對於企業來說,培養自己員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領導的號召力,影響力也是一種借力。

AEC廣州汽車博覽中心的老闆練衛飛從當年七個人的小公司發展到現在的1000多人的大企業,前幾年更以3.93億元收購了佔地12萬平方米,位於廣州東圃的廣州汽車發展城。他首創國內汽車流通集團式管理經營模式,並第一個搞起了汽車銷售培訓。用不到十年的時間發展到如此規模,練衛飛靠的是什麼?最近《贏週刊》記者曾採訪過他,問到以上的問題時練老闆是這樣回答記者的。他說:“借力發揮是我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我這個借力包括融資的借力,包括管理上的借力,比方說我已擬出了今後五年的發展計劃,但我仍會出題目給我的員工讓他們給我提出新見解、新建議,很多時候跟高層主管開完會以後,我會要求他們每個人都要寫一篇文章給我看,有好的建議我會採納,並獎賞他們。”

人是有智慧的高級動物,有了智慧,人就可以征服自然界,與天鬥、與地鬥;有了智慧,人就能點石成金,絕處逢生,化險為夷。

我國傳統文化形態中,謀略文化佔了很大部分。而謀略文化主要講的是謀士的智以及各領導集團怎樣借智。每一位聰明的領導者身邊都聚集著謀士,用今天時髦的說法就是“智囊團”。他們往往能使他們的主人在遇到逆境時逢凶化吉,反敗為勝,在“山窮水復疑無路”時,以智慧開闢出“又一村”。

《戰國策·齊策四》中記載,擔任齊國相國的孟嘗君,有一次派他的食客馮諼去封地薜城收債。臨行前,馮諼問孟嘗君需要買什麼東西回來?孟嘗君答道:“你看我這兒缺什麼就買點什麼吧!”馮諼到薜地後,不但沒有向老百姓收回債,反面把那些債券當眾付之一炬。馮諼回到齊國後對孟嘗君說道:“我看你家裡收藏著許多珍寶,侍候你的美女如雲,樣樣都不缺,所缺的就是‘義’。所以我用所有的債券給你買回了一個‘義’”。孟嘗君當時聽了很不高興。

後來,孟嘗君被齊泯王罷了官,他帶著馮諼等人一同回到薜地。當他們走到離薜地還有百里之遙時,只見薜城的老百姓扶老攜幼夾道歡迎。孟嘗君十分感動,對馮諼說道:“你給我買來了‘義’,我在今天算是看到了。”此後孟嘗君藉助馮諼們的智慧一直仕途平穩,高枕無憂。

此外,借也是一把雙刃劍。有些人雖然能賈善借,但借得驚心,借得過度,借得忘乎所以,最終還是會出事的。前幾年上海首富周正毅就是因為借了香港中國銀行17個億的問題貸款出了事。幾年間,周正毅在內地及香港縱橫股市,連取四家上市公司,風頭一時無兩。但此次他的失手也正應了“獵犬終因山上喪”,“上得山多終遇虎”的道理。所以借得好,借得巧,借得妙,借得恰當就能助你快速步上青雲路。借得不合情理和不恰當就會連小命也一併被借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