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双向合同"规则首赛季实施情况总结

2017版劳资协议里新增了双向合同这一种新的合同形式。我曾在去年3月写过一篇文章简要介绍:《关于"双向合同"你应该搞清楚的十个问题》。文章内容与几个月之后Larry Coon更新的NBA Salary Cap FAQ相关部分基本一致,但确实都存在一些表述不清或是没能涉及到的内容,我也一直想要写一些更新与补遗。经过这一个赛季(常规赛),我们现在对于双向合同的具体操作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也有了更多实例可供参考。因此决定再写一篇总结,同样放在篮球场不放在黄蜂区,结合双向合同规则首赛季的使用情况,帮助感兴趣的球迷们进一步了解双向合同。因为是后续总结,就不采用问答的形式了。

本赛季从联盟整体来看,使用双向合同签约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全部30支球队都使用双向合同签了球员,而且在双向合同签约截止日(1月15日)为止,28支球队都用满了两个名额,只有魔术队和奇才队在裁掉原有的一名双向合同球员后没有补满名额。到常规赛结束时,有些球员转为NBA合同,有球员得到去欧洲打球的机会,主动要求被裁,最终以双向合同结束本赛季的有53名球员。

从球员角度来看,据说原本球员经纪人们普遍不希望新秀们签双向合同。最终签下双向合同的确实大部分是落选新秀或是自由球员,不过还是有5名17年的次轮后段新秀以及1名16年次轮后段的新秀选择与球队签下了双向合同。对于有一定培养价值但不足以马上在联盟打球的次轮新秀,球队之前可能会把球员”放养”在发展联盟(今年火箭队的哈尔滕施泰因也是如此)。相对于发展联盟毫无保障且极低的薪水,双向合同倒是在待遇上更好一些。值得注意的是,新版劳资协议下,一旦一名球员被裁时获得的补偿金超过5万美元,他就整个赛季无法再与任何队签双向合同(比如前火箭队球员卡梅隆-奥利弗)。

再具体来看双向合同的待遇问题。2017-18赛季,基准的双向合同薪水是75,000美元,这是按一个赛季全部在发展联盟算的(只计算常规赛),每天的工资大约是528美元。而每随NBA母队一天,按NBA新秀底薪就可以得到4608美元的工资。整季75,000美元的薪水里,最高只能有50,000美元是保障的,而且如果签约时间在常规赛开始后,保障额度会同比递减。双向合同薪水会每赛季增长3%,具体金额如下表:

赛季

金额

2017-18

$75,000

2018-19

$77,250

2019-20

$79,568

2020-21

$81,955

2021-22

$84,414

2022-23

$86,946

2023-24

$89,554

2024-25

$92,241

从发展联盟的训练营开始,直到球员所在发展联盟球队的常规赛比赛结束,双向合同球员这段时间可以随NBA母队的时间是45天,能得到207,360美元的工资。这段时间之外,双向合同球员可以不受天数限制地随NBA母队活动,不过能拿到薪水的时间只有大约25天。因此一个赛季,双向合同球员大约可以拿到32万美元的NBA工资,以及5万美元出头的发展联盟工资,总额大约是37万美元。

对于双向合同球员来说,随NBA母队活动一天可以赚到9倍的薪水,单算经济账已经是很划算了。更不要说随母队活动能得到更多的球队资源,有利于球员发展。

对于球队来说,在前文所提不受限制的时间段里,一般会尽量让双向合同球员随队,有利于观察球员状况。而对于赛季中那限定的45天,不同处境的球队就会有不同的利用方式。那些并不需要双向合同球员马上作出贡献的球队,基本不会让球员归队进入比赛激活名单,有些球队会在球队出现多人伤病人手不足时召回球员,或是特意在一些场次召回球员上场,这些情况下往往球员们就随大部队旅行了。但极端的情况下,这45天就要”掰开来花”。为了省下一天,双向合同球员要比赛当天赶普通商业航班去客场参加比赛,或是训练日避开球队合练,单独一个人到场地训练。本赛季快船队因为人员实在捉襟见肘,对双向合同球员就是这么”省着用”的。

此外,在赛季中签下的双向合同球员,他能随队的时间会同比减少。还是以快船队为例,他们是1月份签下的Tyrone Wallace,因此计算下来Tyrone Wallace能随队的时间就只有25天。最终他为快船出战了21场,算是很”高效”的安排。值得留意的是,为了签下Tyrone Wallace,快船裁掉了45天期限用满的双向合同球员Jamil Wilson。对球队来说,确实可以通过这样的操作获得额外的人手。

双向合同的保障性并不好。球队可以随时裁掉双向合同球员,不过1月20日开始,双向合同就会全额保障到赛季结束。本赛季有近一半的球队在季中更换过双向合同球员。这些球员中最差的情况就是被裁后无人问津,改去发展联盟打球。好一些的会找到欧洲或其他职业联赛的机会。更理想的情况自然是得到NBA球队的新合同。有些球队会采用裁掉双向合同球员后转签10天短合同的方式多给一些补偿,毕竟10天短合同的价值至少是46,080美元,远远超过了发展联盟整季的普通工资(最高26,000美元)。补充:最新消息,下赛季发展联盟工资涨到了35,000美元。

双向合同也可以转化为同样年限的底薪合同,Mike James成为了双向合同转为NBA合同的历史第一人(遗憾的是他在2周后就被裁了)。对于表现异常出色的双向合同球员,球队还可以努力与其重签一份年限更长的NBA合同,快船队的C.J. Williams与勇士的Quinn Cook都是这种情况。关于后者,勇士与Cook改签NBA合同还有一个目的,让Cook可以打季后赛。

双向合同在身的球员可以在季后赛期间随队活动,但是不能进入激活名单出场比赛。所以当常规赛临近结束时,需要人手的季后赛球队就得通过转化或重谈的方式把双向合同球员转为正式球员。今年勇士、森林狼与猛龙都作了这样的操作。

双向合同的年限可以是1-2年,但因为相关报道的缺乏,很多双向合同球员的合同长度我们并不知道。结合多方的消息,我们依然可以确定今夏一定会有一些双向合同球员合同到期。只要在母队常规赛的激活或非激活名单里累积待满15天,这些双向合同球员就有资格在合同到期后成为受限自由球员。球队要开出的资格性报价分为两大类:在母队效力时间只有1年的球员(本赛季结束后到期的球员,其效力时间自然只有1年),球队要开出的资格性报价仅为1年5万美元保障的双向合同。在母队效力时间为2或3年的球员,球队要开出的资格性报价为1年NBA底薪合同,无奖金,但保障额度为对应赛季的双向合同金额。

让到期的双向合同球员成为受限自由球员的代价很低,球队可以占据主动。这也使得球队在与双向合同球员谈新NBA合同时更有底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谈判的进程。比如到目前为止,洛杉矶快船队依然没能与Tyrone Wallace达成一致,球员方固然想要多争取一些利益,球队也是因为拖得起才没有随便让步。

以上就是对双向合同规则实施第一年的一些总结。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一起讨论,也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关注相对容易被忽视的双向合同球员,乃至发展联盟球员群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