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貸款超過9萬,這兩個城市「樓市槓桿率」最高!

文/劉曉博

11月2日,央行公佈了《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其中用較大篇幅談論了中國的“槓桿率”(負債率)的問題。

由此引發了一個問題:在中國主要城市裡,哪裡的人們購房最激進,貸款最多、壓力最大、最苦逼?今天的文章,就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在給出答案之前,我們需要首先看一下中國整體槓桿率情況。


人均貸款超過9萬,這兩個城市“樓市槓桿率”最高!


上圖是央行《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給出的主要國家“槓桿率”情況。截至2017年末,中國總的宏觀槓桿率為248.9%,比2016年高2.4個百分點,增速顯著下降。

從上圖可以看出,中國的宏觀槓桿率低於美國、歐元區、英國、日本,但高於韓國、德國、巴西、印度。其中中國的“非金融企業槓桿率”非常高,在上述國家裡是最高的,中國的政府、住戶(居民家庭)的負債率比較低。

但問題是,中國地方政府有很多隱形債務未被計入。至於中國普通家庭,還有一大筆住房公積金貸款(超過5萬億)未被計入,此外中國人還喜歡在親朋好友之間借錢,或者借高利貸,這些都是西方國家居民不太使用的融資方式。

因此,中國真實的槓桿率要顯著高於官方公佈的數據,可能“總槓桿率”介乎日本和英國之間。

應該說,這的確是一個麻煩的事情。

人均貸款超過9萬,這兩個城市“樓市槓桿率”最高!



上圖,是“國際清算銀行”公佈的世界主要經濟體的“住戶部門槓桿率”,使用的是算法“住戶貸款餘額”除以當年GDP,中國為49%。

可以看出“中國香港”非常高,而且在增加,處於了“紅色警戒區”。中國大陸則以“49%的槓桿率+上升趨勢”處於“橙色警戒區”。事實上,如果考慮到5萬億公積金貸款,再加上民間、親友之間的借貸(假設為5萬億),中國的“住戶槓桿率”已經超過了60%。

因為2017年末中國的住戶貸款餘額是40.5萬億,當年GDP是82.7萬億,按照債務佔GDP比例來計算的槓桿率,應該是:(40.5+5+5)÷82.7=61%。

也就是說,中國住戶部門的“槓桿率”已經進入世界最高層級,從理性角度應該抑制其上漲。央行的判斷是:住戶部門槓桿率只是增長太快,但不算太高。

從第一張圖來看,我們可以猜測出中國官方未來“穩增長”會怎樣做:

第一,中國企業槓桿率太高了,已經是世界最高,因此必須穩住。穩住有兩個辦法,一個是債轉股,一個是激活股市增加直接融資比例。而後者,是長期的目標。即便是有股災,仍然百折不回。 第二,官方認為政府槓桿率仍然不高,所以地方債會繼續擴張。 第三,官方認為住戶部門槓桿率也不算高,只是過去兩年增長太快,所以住房消費要細水長流,成為經濟長遠的、持續的拉動力量,不能一頓飯撐死、以後餓死。

央行還用“住戶貸款佔GDP比重”的算法,計算出了各省市“住戶槓桿率”,由於住戶貸款主要是買房子,因此可以視作“樓市槓桿率”,下圖就是:


人均貸款超過9萬,這兩個城市“樓市槓桿率”最高!


可以看出,槓桿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分別是:上海(65.5%)、浙江(65.4%)、甘肅(59.8%)、廣東(59.1%)、北京(58.8%)、福建(57.5%)、重慶(50.6%)、寧夏(49.3%)和江西(49.2%)。

但說實話,使用省份來研究“住戶槓桿率”(樓市槓桿率)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農村、中小城市、大城市差距非常大。最近兩天,我用“住戶貸款餘額”佔“住戶存款餘額”比例的方式,計算了主要城市最近的“住戶槓桿率(由於住戶貸款主要是買房子,也可以視作樓市槓桿率)”,結果有了非常有意思的發現(注意,這種算法沒有包含開發商的“槓桿率”)。

人均貸款超過9萬,這兩個城市“樓市槓桿率”最高!


可以看出廈門是槓桿率最高的城市,或者說是“居民購房最激進”的城市。到今年6月,廈門住戶貸款餘額是4428億元,但個人儲蓄存款餘額只有2492億元,無法覆蓋債務。從去年6月以來,廈門的“樓市槓桿率”又上升了11個百分點。

深圳位居第二。截至今年8月,深圳住戶貸款餘額超過1.9萬億,但個人儲蓄存款只有1.15萬億,槓桿率高達167%,比去年同期上漲了9個百分點。

合肥是槓桿率也比較靠前,過去一年槓桿率只增長了3個百分點。


人均貸款超過9萬,這兩個城市“樓市槓桿率”最高!


杭州槓桿率一年大增了25個百分點,住戶貸款餘額飆升到了1.29萬億(見上圖)。而在去年同期,杭州的住戶貸款餘額還不到9000億元。

此外,南京、蘇州、寧波的“槓桿率”也都比較高。相比之下,上海和北京算是比較低的。廣州、福州、珠海最新的槓桿率沒有查到,2017年末為93%、113%、139%。珠海如果列入榜單,應該可以進入前三。

很多城市數據不全,無法計算出其“住戶槓桿率(樓市槓桿率)”,比如成都、長沙、鄭州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住戶貸款餘額”超過了北京,只比上海略低。這透露兩個信息:第一,深圳人在買房上更激進,當然這也跟城市比較新、外來人口比較多有關;第二,北京和上海本地人多,房子問題可能早就解決了,所以樓市槓桿率不高。

另外,從北京上海的住戶存款數量看,這兩個城市顯然更富裕、更殷實。此前我們也分析過存款結構,北京上海定期存款比例非常高,說明財富主要掌握在中老年人手裡。

而深圳、廈門年輕人多,小城市、農村來的人多,積累少,所以槓桿率高。

用“住戶存款”減去“住戶貸款”,可以計算出“淨存款”這樣一個指標。深圳的“淨存款”接近“-8000億”,如果按照深圳2000萬人計算,則這個城市每個居民的“淨存款”為“負的4萬元”,這在全國也是一個奇觀(廈門大致也是這個水平)。如果計算人均貸款,則深圳按照2000萬人口計算,人均貸款達到了9.5萬元,廈門則人均超過了10萬元。

所以,深圳和廈門堪稱生活壓力最大的城市。這是否意味著深圳、廈門房價未來有較大下跌空間呢?其實廈門已經有一些明顯的跌幅,深圳樓市也在變冷。但從人口增速看,深圳和廈門都是中國人口增長最好的10大城市之一,再加上經濟活躍、環境好、氣候溫暖,因此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去買房,其樓市的“全國性”比較明顯。深圳全境的合法住宅,廈門島內的住宅,都是非常稀缺的,短期或許會跌一點,點中長線看都是非常好的資產。

至於北京人,截至今年9月的人均淨存款為5.2萬元,而上海只有2.3萬元左右(北京上海均按照2500萬常住人口計算),廣州(2017年末)人均淨存款為0.5萬元(按照2000萬人口計算)。

北京的殷實富足,在內地大城市裡是“天下無敵”的,小城市裡只有鄂爾多斯可以相比,但鄂爾多斯的規模要小很多。而上海,則是大城市裡最中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