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古代爲了避諱而強行改名的物品,第二個很多人喜歡吃

《公羊傳·閔公元年》記載:“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這是對我國古代避諱制度的一個概括。後世以之為指導,凡當朝皇帝、自家祖宗以及歷代大賢的名諱,都以其他字代替,不直接稱呼,更不能以之為名,否則就是不敬、不孝。

盤點古代為了避諱而強行改名的物品,第二個很多人喜歡吃

春秋公羊傳

古代的避諱,除了給孩子取名時避開這些字,一些地名、物品名同樣如此。即便某物千百年來大家都喊這個名字,可一旦當朝皇帝名字中帶同樣的字,就必須更換。那麼,在古代有哪些為了避諱而強行改名的物品呢?

盤點古代為了避諱而強行改名的物品,第二個很多人喜歡吃

第一:龍泉劍

劍乃百兵之君,自誕生以來便受到古人的瘋狂追捧,一度以佩劍作為身份的象徵。提到劍,自然無法忽略中國古代十大名劍,而龍泉劍就是其中排名第五的寶劍,不過它最開始的名字並不是這個。

盤點古代為了避諱而強行改名的物品,第二個很多人喜歡吃

七星龍淵劍

龍泉劍,本名七星龍淵劍,簡稱龍淵劍。唐朝建立後,為避高祖李淵名諱,七星龍淵劍被迫拋棄它自春秋戰國以來使用了一千多年的名字,改為七星龍泉劍,簡稱龍泉劍,並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盤點古代為了避諱而強行改名的物品,第二個很多人喜歡吃

李淵(劇照)

第二:山藥

山藥是《本草綱目》中記載的一種草藥,具有補中益氣,強筋健脾等滋補功效,如今更是走上餐桌,成為家家戶戶非常喜愛的一種食材,很多人喜歡用山藥來燉湯喝。然而,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山藥一開始並不是叫這個名字,而是為了避諱被強行改名。

盤點古代為了避諱而強行改名的物品,第二個很多人喜歡吃

山藥

山藥原名薯蕷,唐朝時期,出了一位皇帝名叫李豫,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孫子,唐肅宗李亨的兒子,安史之亂正是在他手中終結的。李豫登基後,凡與其名字及讀音相同的都需要避諱,於是薯蕷便光榮地被改成了薯藥。

盤點古代為了避諱而強行改名的物品,第二個很多人喜歡吃

唐代宗李豫(劇照)

本以為這就是結束了,誰知道轉眼來到宋朝,居然又出了個宋英宗趙薯,這下就很尷尬了,薯蕷僅剩的一個薯字都沒保住,從薯藥改成了山藥,然後被一直叫到了今天。所幸如今提倡人人平等,不再強行要求避諱了,不然萬一與誰重名,山藥說不定又得改名了。

盤點古代為了避諱而強行改名的物品,第二個很多人喜歡吃

宋英宗趙薯(畫像)

各位看官,你聽說過這兩樣東西改名的歷史嗎,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