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停產,員工罷工討薪,銷量下滑,曾經的涼茶巨頭真的要涼了嗎

最近,加多寶可謂麻煩不斷,不僅7 月份員工罷工討薪,9 月份工廠又停產,多個地方的經銷商都收不到貨,市面上的加多寶出現短缺。

內患之餘,還有外憂。

據相關財經報道,加多寶的銷售額去年下滑至 150 億元,而王老吉的銷售額在 2015 年就突破 200 億元,目前已佔據七成市場份額,實現反超。

工廠停產,員工罷工討薪,銷量下滑,曾經的涼茶巨頭真的要涼了嗎


眾所周知,從2005年開始,多寶與王老吉之間摩擦不斷,雙方開啟了“商標之戰”“紅罐包裝之爭”,價格戰、渠道戰一刻不歇。在此期間,加多寶的業績不斷下滑,與經銷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後來,隨著官司輸掉,更是給加多寶致命的打擊,曾經打廣告砸錢砸的手軟得加多寶,如今在輸掉官司以後給別人做了嫁衣。就單拿《中國好聲音》的冠名費來說,第一季還是 6000 萬,第二季就飆升到 2 億,第三季則是 2.5 億。

工廠停產,員工罷工討薪,銷量下滑,曾經的涼茶巨頭真的要涼了嗎


這種燒錢的土豪做法,是後來加多寶現金流斷裂的重要原因。

那問題來了,加多寶的土豪做法已經持續好幾年,為什麼到今天才現金流斷裂?

前些年,涼茶行業持續增長,加多寶可以靠擴大營收來維持現金流;但近兩年,涼茶行業增長緩慢,想迅速擴大營收已經不可能。

2009 - 2012 年,國內涼茶類飲料保持著 16% - 18% 的高速增長;但到了 2017 年,增速已經掉到了 9.1%,看勢頭還會繼續掉。

即使是如今的行業老大王老吉,日子也不好過。王老吉與加多寶纏鬥多年,錢花了很多,利潤卻掙得很少。為了尋求業績增長,王老吉已經開始賣其它飲料。

工廠停產,員工罷工討薪,銷量下滑,曾經的涼茶巨頭真的要涼了嗎

近期,王老吉推出了一款椰奶飲料,起名字叫“椰柔”。從王老吉天貓店的數據來看,這款飲料在雙十一活動中只有 23 人付款預定。

還有國慶前,王老吉聯合品牌 Fred Segal 在臺北開了一家咖啡廳。或許是剛開店的緣故,目前網上還甚少看到關於這家店的討論。


工廠停產,員工罷工討薪,銷量下滑,曾經的涼茶巨頭真的要涼了嗎

而加多寶如今身陷險境,本想借殼的中弘時代也成為A股第一退市股,集團老闆“流亡”香港,公司高層變動頻繁,加多寶的未來充滿了問號。

不管怎麼說,加多寶仍是個值得我們驕傲的國產品牌,其銷量甚至一度超過可口可樂在中國的銷量,也希望加多寶能夠度過這次難關,重回巔峰。

工廠停產,員工罷工討薪,銷量下滑,曾經的涼茶巨頭真的要涼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