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本科學歷,到底可以多掙多少錢?

“大叔/大媽靠賣燒餅買幾套房!”

“大媽賣煎餅月入3萬!”

這些新聞經常出現在熱門話題上,引發了人們對於學歷重要性的思考,人們不禁會問:“學歷和薪酬能成正比嗎?”

先不論誰對誰錯,我們用數據說話。

應屆生工資

2017年各校應屆生底薪表出爐,一張數據圖驚醒無數夢中人。也許很多人並沒有達到表中底薪起點,也許很多人遠超這個數值。

應屆生底薪表▼

有了本科學歷,到底可以多掙多少錢?

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出,學歷越高,起薪越高,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研究表明,學歷越高,簽約月薪大於等於期望月薪的比例越高;

如果你現在是30歲,你至少還能在崗位上工作25年,如果你現在每月工資是4000元,未來25年你將在學歷上得到多少金錢上的回報呢?

高中學歷提升到大專學歷:

(25年-2.5年)×12個月×890元=240300元

大專提升到本科學歷:

(25年-2.5年)×12個月×1500元=405000元

有了本科學歷,到底可以多掙多少錢?

只用2.5年的時間,每年僅需3千多元,你就可以獲得高學歷,高工資!相反,你每猶豫一年就要比別人少拿10680元,25年就是240300元,如果你是高中學歷,那麼你和本科學歷的月薪就會差更多!

以上算法,只是從當前工資出發的經濟回報,學歷提升了,晉升也變得理所當然,其他好處更是不用多說!

如果上面的數據還不能打動你,那麼小潭給你分享以下三個例子。

謬論一:讀書無用

我們經常會看到充滿爭議的讀書無用論的文章,尤其是吸引眼球的標題。

像什麼“當年學渣如今大老闆,開豪車迎娶校花”、“賣煎餅大媽月入7萬,在北京買了2套房”,而大學生畢業出來,工資才幾千塊錢,誰說學歷就一定重要了?

他說的是不是事實?的確是事實。但他忽視的至關重要一點是,概率。

有了本科學歷,到底可以多掙多少錢?

陷入了一個邏輯學上的謬論,叫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他們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

什麼意思呢?這樣的“學渣”的另一個稱呼叫低學歷,數據顯示,大部分人只有小學和中學學歷。統計數據表明,擁有本科學歷,你就碾壓了97%的我國國人。

有了本科學歷,到底可以多掙多少錢?

如果賣煎餅大媽那麼賺錢,大家早就擺攤去了,賣煎餅買房致富是幸運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

以個別的案例來論證普遍問題,結論自然就錯了。

謬論二:輟學也能成功

人們最喜歡拿比爾·蓋茨和馬克·扎克伯格的輟學例子來說話,儘管他們都選擇了從學校輟學。但是一個成為了世界首富,一個創造了風靡世界的社交網站。

可是你忘了,在輟學之前,他們是能夠考上哈佛這樣世界最頂級名校的,跟從二三流學校混不下去輟學有本質區別。比爾·蓋茨和馬克·扎克伯格雖然輟學過,但他們恰恰是非常重視學歷的。

有了本科學歷,到底可以多掙多少錢?

輟學,從來不是人生的轉折點。

無論選擇在校內接受教育還是步入社會,我們終究要知道怎樣去實現自己的價值,我們永遠不要停止對自我的提升。

謬論三:看學歷是歧視

前兩個謬論被駁倒了,有人就開始打道德牌了:你們招聘時先看學歷,是對學生的歧視。我們雖然學校不出名,但我們勤懇努力,怎麼可以只看學歷?

我們來做一個假設,一個HR準備招聘5名員工,有100人投簡歷。這意味著他必須篩掉95人,篩人得有一個標準。

他先看學歷,這時三流高校的學生反對,你這是學歷歧視。

好的,他放棄學歷標準,他以性別為標準,男性優先,女性肯定會反對,這是性別歧視。

他退而求其次,以工作經歷為標準,這時工作經歷為零的應屆畢業生也跳出來說,你們這是歧視應屆生。

他無可奈何,以能力為標準,這時能力較弱的人也可以跳出來說,你這是歧視弱者,你應該給我們機會,應該看到我們有進步空間……

有了本科學歷,到底可以多掙多少錢?

當然有人會說,以學歷來擇優,太過武斷,不夠科學云云。的確,以學歷論人才可能會錯過一部分人才,但對於用人單位來說,這個概率,要遠低於他選到的人才的概率。

總言之,讀書很重要,學歷也很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家長要花費巨資購買學區房給孩子挑一個好學校。

請少些抱怨,多一些努力。無論職場還是人生之路,都是馬拉松,有個好學歷不僅僅是讓你起薪高,更多的是讓你未來的道路走起來更踏實一些。

有了本科學歷,到底可以多掙多少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