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標準化輿情摘編|2018年9月10日—9月16日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9月10日—9月16日

一、本週輿情分析

(一)輿情數據走勢

本週標準化主流媒體輿情數據為326387條,週一至週五數據較為平穩,週六、週日為工作日,數據相對較少,輿情走勢見下圖。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9月10日—9月16日

輿情數據走勢圖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9月10日—9月16日

(三)標準化熱度地區排行榜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9月10日—9月16日

二、主要輿情信息

1. 全國碳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南京召開。(媒體相關轉載84篇)

(新華網)9月15日,全國碳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南京召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殷明漢,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張樂夫,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黨組成員黃運海等出席會議並講話。全國碳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是國家新的《標準化法》正式頒佈實施後,國家標準委批准籌建的第一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碳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成立,是我國碳纖維產業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殷明漢宣讀了全國碳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文件,並在講話中分析了標準化工作面臨的形式和任務。今年3月,九部委聯合印發《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計劃(2018~2020年)》,第一屆碳纖維標委會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全面落實和實施領航行動計劃,研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領航標準。此外,他還對第一屆碳纖維標委會提出了加快碳纖維及複合材料標準化體系建設,全面規劃和佈局我國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的標準體系;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加強委員會的工作機制和制度建設,依法合規辦事;認真履行技術委員會的管理辦法和章程等具體要求。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9月10日—9月16日

2. 江蘇發佈不見面審批標準化指引。(媒體相關轉載78篇)

(中國江蘇網)10萬多個事項可以“不見面”辦理,無論是居民還是企業辦事都越來越方便,江蘇的不見面審批改革獲國務院點贊。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公佈了《“不見面審批”標準化指引》(簡稱《指引》)。今後,省級部門公佈的“不見面審批”標準化事項,各地必須全部做到“不見面”。省級部門沒有公佈而地方政府可以做到“不見面”的,可納入當地“不見面審批”標準化事項清單。

《指引》明確,“不見面審批”事項主要是指省、市、縣“三級四同”標準化權力清單中的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獎勵、行政給付、行政徵收、行政其他6類能夠做到“不見面”辦理的、具有審批性質的行政權力事項。列入權力清單但不屬於行政審批的權力事項,能夠“不見面”的,也應採取“不見面審批”的模式辦理。“不見面審批”包括全程“不見面”和部分環節“不見面”,部分環節“不見面”的,必須做到最多見一面。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9月10日—9月16日

3.

全國首個貿易促進與標準化協同創新機制落地重慶。(媒體相關轉載58篇)

(重慶商報)9月14日,為落實國家標準化戰略,助推重慶市對外開放,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重慶市委員會、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重慶)在重慶簽署《貿易促進與標準化協同創新發展合作備忘錄》。標誌著全國首個貿易促進與標準化協同創新機制正式落地重慶。

記者從會上獲悉,按照合作內容,三方將成立“貿易促進與標準化協同創新發展(重慶)工作組”,面向重慶企業開展企業標準升團體標準、科技成果轉化為技術標準直通車項目和貿促系統團體標準“一品一標”企業培育庫項目,提供貿易投資促進和商事法律服務,探索“標準化+貿易促進”新模式。據介紹,通過“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參與全球經濟,促進標準化建設、以標準建設促品牌建設納入貿易投資促進工作的重點,將“標準制定與推廣”納入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的具體內容和創新領域,推動合作機制支持培育重慶企業團體標準,同時藉助經貿促進項目推廣重慶企業標準,反饋國際市場需求、吸納貿易摩擦經驗倒逼重慶企業提升標準。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9月10日—9月16日

4. 貴州這項在全國率先編制的評估體系或將成為國家標準。(媒體相關轉載64篇)

(新華網)9月14日,記者從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獲悉,貴州在全國率先編制的《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評估體系》順利通過專家評審。據悉,評審會上,專家組對《貴州省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評估體系》給予充分肯定,一致認為該評估體系在全國首次提出覆蓋國民經濟全行業大數據融合應用評估方法,有較高的理論創新性和實踐可操作性,並建議在國家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應用實踐中加以推廣。

國家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有關負責同志向記者介紹,貴州在全國率先編制《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評估體系》,為國家“兩化融合”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創新。希望貴州充分運用評估體系,加快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及時總結做法和經驗成效,進一步完善評估體系、形成理論支撐。下一步,在國家兩化融合標準委員會和工信部的指導下,爭取儘快上升為國家標準,逐步向全國推廣應用,為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作出貢獻。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9月10日—9月16日

5. 泰州市創建“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試點啟動。(媒體相關轉載52篇)

(新華網)近日,泰州市人民政府在中國醫藥城舉行泰州市創建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啟動儀式。

“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示範創建是國家標準委為加快推進標準聯通“一帶一路”,以高標準引領高質量,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而部署開展的探索性創新活動。今年5月,國標委批覆同意泰州市創建“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試點,系江蘇首家,也是全國第5家(其他4個城市為深圳、杭州、包頭、珠海)。創建“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試點,為進一步深化品質泰州建設,也為推動該市高質量發展走在全省前列提供了新機遇,打開了新空間。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9月10日—9月16日

6. 全國首部鄉村治理地方標準規範在浙江安吉發佈。(媒體相關轉載86篇)

(人民網)鄉村治理,“誰來治理、怎麼治理、治理什麼、治理效果如何檢驗“?這些模糊的概念在9月12日浙江省安吉縣召開的地方標準規範《鄉村治理工作規範》發佈會上得到了形象而生動的量化體現。據瞭解,該標準系全國首部鄉村治理地方標準規範,同時在標準中首次導入了靜態和動力學模型,使得標準化繁為簡,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今年5月,由安吉縣政法委、縣農辦、美麗鄉村標準化研究中心、省標準化研究院等7個單位組成起草組,啟動標準制定籌備工作,該規範標準以鄉村治理“餘村經驗”為藍本,從當前安吉農村發展治理經驗中吸納總結提出了具體的規範措施,內容涵蓋了“支部帶村”、“發展強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道德潤村”、“生態美村”、“平安護村”和“清廉正村”等十一節的正文部分和六個單元的附錄部分。囊括了組織架構、工作方法、運行流程和負面指標等具體的工作要求。“安吉鄉村治理的系統動力學模型”、“安吉鄉村治理的靜態結構模型”是這個工作規範的亮點,在全國鄉村治理經驗總結方面均為首例、首創。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9月10日—9月16日

7. 晉城市出臺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媒體相關轉載57篇)

(晉城在線)為深入貫徹落實《山西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山西省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晉政發〔2018〕25號)要求,加快建立適應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標準化管理體制和新型標準體系,積極完成我市在山西省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中的建設任務,日前,市政府出臺《晉城市貫徹落實山西省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方案》指出,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主要任務包括四大項:第一,完善標準化管理體制。強化統一管理、分工負責的管理體制;建立政府引導、市場自主的工作體系。第二,構建新型標準體系。提高標準水平,增強標準創新引領能力;立足地方特色,推動市級地方標準制定;培育發展團體標準,優化完善標準體系。第三,提升標準化供給水平。加強標準化法制建設;放開搞活企業標準;加強標準化隊伍建設。第四,大力推進標準化試點示範。推進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抓好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建設;開展農林文旅康養產業融合發展標準化試點工作;啟動高硫煤、煤層氣潔淨利用標準化試點工作;加強特色小鎮標準化試點工作。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9月10日—9月16日

8. 海爾主導IEEE智慧家庭國際標準正式啟動 推動全球標準體系建設。(媒體相關轉載94篇)

(搜狐網)9月11日,智慧家庭IEEE國際標準啟動會議暨工作組第一次會議在青島召開,並宣佈由海爾主導立項的《智慧家庭體系框架和總體要求》和《衣聯網通用要求和互操作規範》項目正式啟動。

此次啟動標誌著智慧家庭生態體系制定全球通用的技術規範進入正式編制階段。會上,海爾U+獲得大會提名擔任智慧家庭標準工作組主席,制定關於智慧家庭國際標準,內容涵蓋設備控制、互聯互通、人工智能、大數據、操作系統、安全及個人隱私數據保護等方向,旨在解決當下智慧家庭成長痛點,加速推進全球智慧家庭標準化進程,共同構建智慧家庭產業合作共贏的生態系統,助力全球產業和生態發展,實現智慧家庭“中國標準”的全球引領。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9月10日—9月16日

9. 互聯網行業藥房標準發佈 患者可參與藥品臨床研究。(媒體相關轉載127篇)

(中國網)首個互聯網行業藥房標準發佈,9月12日,阿里健康在大藥房成立兩週年之際,發佈了新零售時代“超級藥房1.0”標準,即互聯網行業藥房標準。包括“全球找貨、大數據選品、抽檢審查、全環節監控、藥品追溯和執業藥師全天候服務”等六大運作流程。

據阿里健康大藥房總經理劉恆浩介紹,“全與安全”是一家藥房服務好消費者的關鍵,而“超級藥房1.0”標準的六個運作流程則是保障全與安全的要素。劉恆浩舉例,在“全”這方面,阿里健康大藥房通過大數據建模選取全球範圍內的健康優質商品。對稀缺藥有需求的患者及其家屬,則建立“全球找藥聯盟”,提供在線實時查詢藥品信息的公益產品。今年7月,“全球找藥聯盟”增加了一個尋找免費藥和創新藥的入口,和藥研所合作上線中國臨床研究登記查詢平臺,讓患者可以通過信息登記或直接聯繫在研的醫療機構,參與藥品臨床研究。劉恆浩表示,在“安全”方面,阿里健康大藥房除了嚴格執行“入庫身份驗證、全庫陰涼管理、透明實驗室抽檢、效期管理、雙重複核”等標準化流程外,還為用戶提供專業的執業藥師在線諮詢及追溯碼驗真兩大特色服務。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9月10日—9月16日

10. 標準化後的地方小吃不會“褪色”。(媒體相關轉載102篇)

(中國食品報)江蘇泰州有一道名小吃喚作油炸臭幹,頗受當地人及外地遊客的喜愛。不久前,泰州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起草並制訂《泰州油炸臭乾製作技藝》地方標準的初稿,正面向行業與社會徵詢意見和建議。不止是油炸臭幹,近段時間,各地一些著名的小吃紛紛制定自己的行業標準,引起人們的關注。

為小吃制定行業標準就是讓行業更加規範,讓行業從業者有標可依,按標作業。這樣不但有利於品牌的塑造,也更能夠保證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按說這樣的好事應該贏得一片掌聲,然而在網上卻遭受不少網友非議。比如有人質疑標準化後的小吃口味是否變了;還有人認為一些標準過於苛刻,細到連麵皮直徑都有要求,這樣的“約束”讓小吃喪失多元性,不利於小吃個性化發展,云云。筆者認為,在小吃標準化和個性化之間應該把握好一個度。標準化注重的是品質規範和程序標準,個性化提倡以人為本的多元化,這也是地方小吃的活力所在,二者應當相輔相成,而並非方枘圓鑿。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9月10日—9月16日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9月10日—9月16日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9月10日—9月1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