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龍的獨立團爲何有八個營?團里有七千人,不合理啊,什麼情況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講述的是有有關於軍隊中的編制。拿師來舉個例子,抗戰的初期,國軍師分為這三種:甲種師3旅9團是第一種,第二種是乙種師3旅6團,第三種也就是丙種師2旅4團。遵照這樣一個標準的話,當時國軍的甲種師裡面是要有一萬三千多人的啊!但很多時候是有一萬一千人的。

李雲龍的獨立團為何有八個營?團裡有七千人,不合理啊,什麼情況

不僅如此,再說個比較誇張的是,在很多軍閥的部隊當中,一個師當中還有五六千人呢!但是這些人當中拿的卻是一萬人的軍餉。首先下面帶大家瞭解一下編制的情況。

丙種師是屬於八路軍的編制,兩個旅和兩個團是每個師的下轄。每個師配備的有獨立團(或教導團)其目的也是為了擴編(這些師直屬團沒在國軍編制)。所以八路軍的編制雖然是丙種師,但在規模方面卻是甲種師。1.5萬人—五師,1.4萬人是一二師,1.3萬人是一二九師。因為在編制當中沒有存在,當時在過渡口的時候,115師就因為沒在編制當中被攔了下來。接著此團團長楊成武便把這支部隊,混在了686團裡面,才能度過河。想必看過《亮劍》的朋友們,也知道當時李雲龍也運用到了這個故事。

李雲龍的獨立團為何有八個營?團裡有七千人,不合理啊,什麼情況

遵照著國軍編制,八路軍的團中應該是有三個營的,營裡面又包含著三個連。那麼按照這樣說的話,一個團還沒有到兩千人呢!但在實際情況當中,五個連是出現在八路軍編制當中的(一個機槍連,四個步兵連)。陳錫聯的第七六九團下轄有3個營,1個機槍連和4個步兵連,是包含在每個步兵營當中的。那麼迫擊炮連、特務連和通信排也是屬於團直屬隊。2900多人是全團的人數總和,但是到了一九三八年後,就開始擴編了。

李雲龍的獨立團為何有八個營?團裡有七千人,不合理啊,什麼情況

一九三八年,八路軍不連著下轄編制內的三個師之外,11個支隊又被組成(每個支隊下轄3個團),共計12萬人。接著八路軍被改為三個軍九個師。到一九四三年後,八路軍的師在規模方面就好比戰略兵團了:8.5萬人是120師的人數,129師有人數30萬,更多的是115師,共有人數高達50萬人。山東軍區和晉察冀軍區也是從115師發展出來的兩個師。

李雲龍的獨立團為何有八個營?團裡有七千人,不合理啊,什麼情況

抗戰結束八路軍有人數達上百萬,但槍支方面卻不足夠僅有大概37萬支。由此可知,當時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持槍的。那麼也就是說,在李雲龍的八個營當中,能持槍的人並不多,能有一半就是算好的了。

再來按槍支數量推算一下,李雲龍實際就是在四個營上下,3500人。不靠老蔣補貼發槍,八路軍只要是能養活住自己,怎麼擴軍也都是可以的。所以,很多人被髮展成了民兵(根據地的當地人),如果說身體素質較好還可以進入到編制的隊伍,就這樣便可以拿上手榴彈上戰場了!我相信李雲龍有八個營,但有一點,裡面每個士兵都能有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