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繼續聊光緒元寶銀幣( 、 ),原創不易,請大家多多支持,如有錯誤的地方,也請大家指正。

17個省局我們已經講了廣東、湖北、北洋、江南、安徽、奉天/東三省這6個,這篇我們繼續聊剩餘的:吉林、黑龍江、四川、浙江、福建、臺灣、京局、湖南、雲南、陝西、造幣總廠。有不詳細的地方也請大藏家們在評論區裡討論。

吉林省造

吉林省造光緒元寶的特點是“光緒元寶”四個字中間的圖案,按有無紀年先可分為兩類:無干支紀年、有干支紀年。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8年無紀年吉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土吉缶寶)

無干支紀年的,鑄造於光緒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中心為萬年青花籃圖案,按幣面上“吉”字和“寶”字的形態,分“土吉缶寶”、“士吉尒寶”兩版。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05年乙巳吉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太極)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07年丁未吉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花籃)

有干支紀年的吉林省造光緒元寶,自光緒二十五年起(已亥年),有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等10個年份。中心圖案起初是“花籃”,庚子年增加“太極”圖案,丙午又改回花籃圖案。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08年戊申吉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中心滿文)

到了戊申年時,中心圖案又變得繁雜起來,有中心花籃、中心滿文吉寶、中心阿拉伯數字,共3種版式。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08年戊申吉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中心11)

中心阿拉伯數字11,表示11枚一角的小銀幣換1枚。

黑龍江省造

黑龍江省地處邊陲,從1896年到1900年,黑龍江至少5次上奏朝廷,請準鑄造貨幣,最後都沒有結果。後來黑龍江省甚至都已經從德國把造幣機買來了,而且都已經運到了天津,可是由於俄國入侵東北,最後也沒能實現自己鑄幣的夢想。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9年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黃銅樣幣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9年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三錢六分黃銅樣幣

可是歷史就是這樣,本來不應該存在於世間的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由於德國人的嚴謹,留存了下來。黑龍江訂購的是德國舒勒機械廠的造幣機,德國人調試機器時用黃銅試鑄了幾枚,於是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雖然沒有實際發行銀幣,卻有黃銅樣幣

,目前發現有庫平七錢二分、三錢六分等面值,彌足珍貴。

四川省造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四川總督鹿傳霖創辦四川銀元局,二年後建成,開鑄銀元。四川的光緒元寶大多為“尒寶”版,但其細分版式十分的繁多,什麼大頭龍、小頭龍、四角龍、闊面龍、狹面龍、尖角龍、異面龍、劍毛龍、平頭車、花星中心無點、倒A、大H、73錯版、38錯版、小點緒、長點緒、大點緒等等。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01年四川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8年四川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大頭龍

大頭龍版,龍臉寬大。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01年四川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73錯版

73錯版,正面庫平七錢二分,反面的英文也應該是7 MACE AND 2 CANDAREENS,錯版把2刻成了3,變成了7 MACE AND 3 CANDAREENS。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01年四川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倒A版

倒A版,龍面上面,四川省的英文,省字應該是PROVINCE,估計工匠也不懂英文,把字母V刻成了倒寫的A,多了一個短橫。類似的還有字母E刻反了的。


為什麼川造的光緒元寶版式這麼複雜?主要還是四川的地理環境,造成機器運進四川時,模具已經被江水侵泡鏽蝕,而後續地方工匠重新雕刻,技術又太粗糙,於是沒敢採用母模轉制的方法,而是自己照著重新刻,這那能刻的那麼準呀,於是各種差異,故版式雜多。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6年四川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楷書缶寶

在川造光緒元寶裡有一個大珍品,就是“缶寶”版,又稱為

四川楷書版,應該留存有5種面值。這裡標註一下,除了上面這張圖以外,本系列所有的幣圖都是小編從PCGS評級公司、國際一線知名拍賣行的網站上找的,保證是高清真品圖片,只有這張四川楷書“缶寶”版,實在是找不到可靠的圖,只能用這張來源不明的圖,所以上面這張圖不保證是真品照片。

浙江省造

浙江省造光緒元寶有3大類,首先是二十二年、二十三年浙江省造,二十二年只有庫平一錢四分四釐、七分二釐2種面值。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7年二十三年浙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釐

其次,就是留存最多的是浙江魏碑版,光緒元寶等字體為魏碑字體,在浙江省造裡大多數是這個版。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9年浙江省造魏碑體光緒元寶庫平三錢六分

浙江省造的大珍是“浙江楷書”,目前發現有4種面值,無庫平三錢六分。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02年浙江省造楷書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02年浙江省造楷書光緒元寶庫平三分六釐

目前的浙江楷書都是英國伯明翰廠製作模具時試鑄的樣幣,這套模具運到中國後,正好趕上銀價貶值,銅價高漲,鑄造銅幣的利潤比銀幣高3倍還多,於是各廠無暇鑄造銀幣,全都開足馬力鑄造銅幣,因此浙江楷書這套模具生不逢時,沒有開鑄就被棄置。

福建省造

福建省造有2個版別,福建省造、福建官局造。起初福建省造的光緒元寶是地方官員許可,民間鄉紳著手鑄造,銘文為“福建省造”,後來朝廷認為這樣不符合規矩,叫停了這種官督紳辦的做法,於是“福建省造”結束。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4年福建省造光緒元寶一錢四分四釐

福建省造有3種面值,沒有庫平七錢二分、三錢六分。後來福建奏請恢復官方鑄幣,改為“福建官局造”,但其實福建地方衙門自己沒有能力鑄造銀幣,後來還是向原來的商人租用其廠房、機器鑄造,等於還是一波人,換了個官方的名字接著鑄錢。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6年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釐

“福建官局造”應該有全套5種面值,這裡目前有爭議,一種意見認為現今只流傳下來了3種面值,庫平七錢二分、三錢六分,雖然曾經有所記載但已經流失;一種意見認為庫平七錢二分、三錢六分還有流傳,是福建官局造的大珍品。不過這裡目前假幣確實太多,謹慎起見,對於傳聞留存的“福建官局造”庫平七錢二分、三錢六分,號稱真品的應該存疑。

臺灣省造

臺灣的光緒元寶有2種,臺省製造、臺灣製造,因為是用製造子彈彈殼的兵工廠機器來鑄造的,所以面值均是庫平七分二釐、三分六釐的小銀幣。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0年臺省製造光緒元寶庫平七分二釐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0年臺灣製造光緒元寶庫平七分二釐

由於在光緒二十一年,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臺灣割讓給了日本,所以臺灣的光緒元寶鑄造時間極短,因此存世量十分有限。

湖南省造

湖南省造的多是小面值的光緒元寶,大多是庫平一錢四分四釐、七分二釐,有單星、雙星、戊戌、已亥各個版本。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8年湖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釐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8年己亥湖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分二釐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8年戊戌湖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分二釐

1899年,為了治理幣制的混亂,大清朝廷收歸鑄幣權於中央,命令大多數地方停止自行鑄造銀元,這道命令使許多正打算開張的地方造幣廠,還沒有開鑄就停了,形成了一些只有樣幣沒有實際發行的情況,這個在前後講各省時都已經有提及,背景就是這段歷史,時間點在1899~1900年,湖南省也是如此。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8年湖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樣幣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8年湖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三錢六分樣幣

湖南省造的大面值光緒元寶,是大珍品,庫平七錢二分、三錢六分,均為樣幣,極其稀少。

雲南省造

雲南省造分新雲南、老雲南,最簡單的辨別方法就是看龍面有沒有英文。雲南造幣廠一直到1908年才開始鑄造銀元,是各省最晚的,好在雲南地處偏遠,收歸鑄幣權並不包含雲南(同樣保留鑄幣的還有廣東、湖北、四川)。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08年雲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老雲南)

老雲南,龍面有英文,有4種面值,無庫平三分六釐。雲南在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才開始鑄造光緒元寶,這年底光緒帝就駕崩了,之後就改宣統紀年了,所以老雲南鑄造時間並不長。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11年雲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新雲南)

新雲南,龍面無英文,同樣為4種面值,無庫平三分六釐。新雲南其實是民國後鑄造的,1910年大清朝廷再次收歸鑄幣權,這次雲南也沒有幸免,於是模具上交了,可是這時候留給大清的時間已經沒有了,1912年大清朝亡了,民國成立,大清造幣總廠的中央造銀元也沒了,雲南本地急需銀元投放於市場,只能重新雕刻模具,鑄造光緒元寶應急,這就是新雲南。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11年雲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分二釐(新雲南)

新雲南字體細小俊秀,按龍面龍嘴下火珠的小圓圈數量,分為很多的版別,是為了區分民國後鑄造的一種暗記。

陝西省造

陝西省本來也想加入設廠造銀元的熱潮,可惜他行動晚了點,上面已經講了1899年收歸鑄幣權於中央,陝西省也是這樣,機器都從英國訂購了,還沒開始用就被叫停了,好在樣幣留了下來。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8年陝西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釐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8年陝西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三分六釐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898年陝西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釐單面樣幣

陝西省造為大珍品,實際銀元並未投產發行,現存的為英國伯明翰廠的原樣幣,有5種面值。

京局製造

由於各個地方自行鑄造光緒元寶的行為實在是太亂了,造成了中國幣制混亂,所以清廷在光緒二十五年,責令各地停鑄,並計劃會同戶部在京師開建造幣廠,鑄造銀幣,這就是京都製作銀元局。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00年庚子京局製造光緒元寶庫平三錢六分

可是,次年1900年是庚子年,庚子之變也就是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京局遭戰火毀於一旦,還沒有開鑄就結束了。和上面黑龍江省等幾個省局類似,同樣是因為訂購了外國的造幣機械,於是英國伯明翰廠留存了京局光緒元寶的模具和試鑄樣幣。上面的就是光邊版樣幣,是伯明翰廠原始試鑄的樣幣,留存有2套,5種面值。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00年庚子京局製造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釐

除了光邊樣幣,這套模具後來流傳到了私人手裡,被使用來鑄造了幾套,前後應該鑄造過多次,由於是私人鑄造,套數都不多,分為原製版、後製版。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00年庚子京局製造光緒元寶庫平七分二釐

原製版,留存有10枚左右,2種面值,為庫平一錢四分四釐、七分二釐。後製版,留存有10~15套,4種面值,無庫平七分二釐。

戶部造幣總廠

接著上面的京局造幣廠,為了解決地方各自鑄造銀元的混亂局面,大清曾經創辦了京局造幣廠,可惜因為八國聯軍攻打北京而中斷,就連老佛爺都跑到了西安。1902年1月,老佛爺迴鑾,之前要辦的事還得接著辦,於是計劃重新在京師設立造幣總廠,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戶部奏派軍機大臣徐世昌督辦鑄造銀錢總局。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08年造幣總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這次籌辦過程中,徐世昌發現造幣廠所用蒸汽機燒的煤炭都需要從天津運過來,不如把造幣廠設在天津,能省不少錢,因此開辦地點從京師移到了天津,這就是戶部造幣總廠。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08年造幣總廠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釐

造幣總廠所鑄造的光緒元寶光緒朝唯一的中央造銀元,主要有庫平七錢二分、一錢四分四釐、七分二釐。

除了正常發行的光緒元寶,造幣總廠還有2枚樣幣,均為大珍,這2枚樣幣出現的背景就是“圓兩之爭”,這個在前一篇裡講奉天省癸卯一兩時已經提到了,就是帝黨主張以圓計價、後黨主張以兩計價,兩者相爭,造幣總廠明顯是站慈禧這邊的,因此出現了這2枚面值為一兩的樣幣。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03年戶部光緒元寶庫平一兩

戶部一兩

,有5種面值:一兩、五錢、二錢、一錢、五分,均為樣幣。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下)

1907年北洋光緒元寶庫平一兩

北洋一兩,這個在講北洋造時提到了,雖標有北洋2字,但這時候天津這邊已經是造幣總廠了,因此歸到造總這裡。

至此,光緒元寶銀幣系列大致就講完了,篇幅遠遠超出我的預期,竟然分了3集,而且即使這樣也沒有講的很詳細,看來中國近代機制幣真是一塊非常值得研究的領域,裡面的故事實在是太多、太有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