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編者按:關於母校,關於青春,我們總是有那麼多的記憶。而有時因為時間太過久遠,所以記憶也變得模糊,很多過去的場景在腦海裡像打了馬賽克一樣,我們努力想去描繪完整那個畫面,卻往往只能捕捉到一些零星的細節。 

今天,這位校友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他那時在浙師的大學時光,1986,那時的浙師是什麼樣子?那時的學生每日的學習生活又是什麼樣子?當我們走進他的日記,那一幅幅畫面就會鋪展開來,把我們帶入1986那個年代,讓我們身臨其境,感受那段歲月樸實而又熱烈的大學時光!

一九八六年

三月二十二日

學校小景

5點30分左右,天還未亮,便有人在操場跑步。清晨,你隨處可見戴著眼鏡的大學生,或坐在石椅上,或站在學校的隨便哪一塊空地上,在朗讀書本。稍後,朗讀書本的人停了下來。人們步履匆匆地赴向餐廳。吃完早餐後,便開始一天忙碌的學習生活。

晚飯後,學校的幾個體育場地,便變得熱鬧起來。有打排球的,有玩手球的,有踢足球的,更多的是打羽毛與籃球。

操場上,校園裡,不時看到有人在散步。有的是說著地方方言的幾位同鄉。有的是一對小情侶。有的是年輕的大學老師,帶著他們的孩子。偶爾還可見到一兩個小孩,扶著五十來歲的老太婆。

爾後,晚自修的時間到了。人們便匆匆地奔向東大、西大,奔向圖書館,置身於知識的海洋。

四月十二日

金華印象

在金華生活兩年了。對金華這個地方的人與事,多多少少有一些瞭解。

感到金華人很樸素。金華人不太注重打扮。在金華街道溜達,你隨地隨時,可以見到人們穿著古舊的中山裝。偶爾有一些年青人,穿著打扮較為時髦,但遠遠比不上沿海開放城市。

金華人上進心較強。很多青年,已成家立業了,還想考電大。逛金華新華書店時,不時看到一些金華人,購買較有學術價值的書籍。感到他們的閱讀品位並不低。

金華有許多公園,例如中山公園、婺州公園、人民公園等。每次到中山公園、婺洲公園時,都會看到有人在那裡打太極拳,或看書,大家互不騷擾。表明金華人有較高的素質。

四月三十日

今日中午,學校加餐。每逢五一、十一等重大節日,學校都要加餐,向每位師生贈送一張加餐券。晚上,與鳳林君一塊聚餐。後周文君、鬆土君,也加了進來。

前一兩個星期,月季花開得十分歡盛。而現在,這個月季花歡盛的季節,已經逐漸過去了。每下一場雨,就可以見到校園道路的路面上,散落了一片片或粉紅或深紅的月季花葉。我愛月季花。為月季花開的季節,如此短暫,而悵然,嘆息。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五月九日

晚上學校舉行“紅五月”聯歡晚會。組織得很出色,內容豐富多彩,有唱歌、相聲、朗誦、吉他彈奏和武術表演。

有一位年方十五歲的小姑娘充滿稚氣,她的歌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她一個人就唱了四首歌:《小草》《媽媽的吻》《角落》《不要問我從哪裡來》,這些都是我們平時愛聽的歌曲。其中《小草》她唱得最出色。聲音清純,感情飽滿,親切自然。她的歌唱,不時博得臺下觀眾的陣陣掌聲。

晚會還有其它節目。如《風流歌》的朗誦,如《望星空》《師大讚歌》《天女散花》的演唱,也十分精彩。體現了師大學子的多才多藝。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五月二十二日

為期三天、為六千多師生所關注的校第十三屆運動會,今天開始。同往年一樣,金華市的一些工廠,送來一些吃的東西,慰勞我們全校師生。我今天分到四個酥餅。

師大人有濃厚的熱愛體育運動的風氣。但由於此次運動會舉行得過遲,迫近期末考試。因此,大家不得不忍痛割愛,只抽出一部分時間,觀看校運動會的比賽。

我在中餐、晚餐之前,觀看了幾場比賽。有跳高、100米跑、男子競走決賽等項目。一體育系女生,僅僅差一點,以至沒有越過1.45的高度,真替她感到可惜。但是,她的不洩氣、失敗了又精神百倍地再次發起衝擊的這種精神令人為之叫好!願她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能夠繼續保持這種精神!

男子競走決賽,是學校運動會的重頭戲。這是一項競爭性很強的體育項目。需要技巧、內力、耐心和頑強的拚搏精神。觀看競走比賽,你可以感受到男子的力量,感受到人意志的魅力。還有,總有一些競走運動員,無望奪得名次,但他們仍然在頑強努力,堅持跑到終點。這種永不言棄的精神,也令人飲佩。他們雖敗猶榮。最後,體育系的一位高個子,取得了競走比賽的第一名。

今晚的月色很好。月亮像汽球一樣,高高掛在空中。沒有云彩遮攔。月色是那麼的純潔,又是那麼的幽靜。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大學時所作的讀書筆記:《曾國藩日記》摘錄。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1987年秋在蘭溪溪西中學實習時寫的日記。

六月十一日

師大的校園,不能說小。我剛到師大時,在老鄉的率領下,繞校園散步一週,竟然需要45分鐘的時間。這令我頗為吃驚。據說,師大的校園面積,僅次於浙江大學和浙江林學院,名列省高等院校第三位。

由於歷史原因,師大校園分為本科部和專科部。本科部佈局整齊,教學樓、宿舍樓鱗次櫛比,花園、樹木、小道,也井然有序。給人一種開闊、整齊的感覺。除了食堂、池塘前面的圖書館,中文樓是本科部最主要的建築物。尤其是中文樓一層的東大教室和西大教室,平時就坐滿了刻苦讀書的學子。一旦有重大的學術講座,更是座無虛席。

專科部,則是樹木多,花草多,以環境幽靜為特色。這裡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樹木,據說大多數是生物系的。有的很名貴,值數千元;有的樹很有意思,彎來彎去。聽同學說,這處樹的名稱,就叫理不清,真是名副其實啊!

專科部最熱鬧時要數四五月份了。這時,各色各樣的花兒,一齊開放:桅子花,月季花,石榴花,真是奼紫嫣紅,異彩紛呈,令人賞心悅目。從宿舍到教室,處處洋溢著花兒芬香的氣息,沁人心脾,尤為令人陶醉。

藝術系的教學樓,設在專科部。在一個有著朦朧月色的夜晚,我在專科部的操場上散步。這時,從不遠處的藝術系教學樓,傳來優美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鋼琴曲,歌詞美好,樂曲悠揚,與寧靜的校園、美麗的月色、婆娑的樹影相協調,把人帶往一個現實之外富於詩意的世界。

中文樓。一層樓的兩邊是兩個階梯教室,我們稱為東大與西大,主要供學生晚上或週末自習用的。在我們那個年代,好學成風,東大與西大往往座無虛席。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十月九日

校園流行美學熱。歷史系、政教系和中文系,都有一些人在讀美學書籍。許多人的書架上,都有黑格爾的《美學》、朱光潛的美學著作。李澤厚關於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的學術著作——《美學歷程》,也成為許多大學生爭相閱讀的書籍。

讀朱光潛的美學著作,看到這麼一段話: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業。現世只是一個密密無縫的利害網,一般人不能跳脫這個圈套,所以轉來轉去,仍是被利害兩字繫住。在利害關係方面,人己最不容易,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詐、凌虐、劫奪種種罪孽都種根於此。……我以為無論是講學問或是做事業的人都要抱有一副“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學問事業當作一件藝術品看待,只求滿足於理想和情趣,不斤斤於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偉大的事業都出於宏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

我並不贊同這段話的全部觀點,但我認為,朱光潛先生指出人心、情感對於社會的重要性,指出了要取得真正的成就必須有宏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這是很有眼力的。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我們的《大學語文》教材,徐中玉主編。通過這本教材,我們第一次接觸到許許多多以前沒有讀過的好文章。鈄東星老師任教我們《大學語文》課程。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大學時購買鈄東星老師推薦的餘冠英《詩歌選》。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鈄東星老師本世紀初出版的論著《論語義說》,見識端正,功力深厚。其人文憂思、俠肝義骨、民本情懷溢於字裡行間,是近些年不可多得的國學力作。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鈄東星先生寫給我們班級張國標同學的留言:“適應外物而又珍重自我,方成人。”

十月十日

青春的煩惱

我們班級的教室在中文樓的二樓。在中文樓一樓的走廊牆壁,有一黑板報,中文系學生負責出刊。中文系的學生,本身就有較好的語文天份,進入大學之後,又閱讀了許多中外文化作品,所以個個有寫作才華,身手不凡。他們在黑板報上發表的文章,往往有一些才情,有一些靈氣,引行人駐足。

新一期黑板報,又已經刊出。我看了,其中有這樣一首詩:痛苦,既然你是空氣,迴避又有何用?

在高等學校接受教育,與其他同齡人相比,是幸運的。儘管如此,在大學生中,他們還是有這樣那樣的哀傷。他們原來對大學生活期望值太高,到了大學,發現情況遠沒有那麼好。他們渴望得到朋友,但找到朋友又是那麼不容易。他們想弄清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可是翻了許多書,卻越看越糊塗。問問許多老師,他們也茫然。

青年人,走出你的煩惱!不要輕易埋怨別人。許多事情,要靠歲月的沉澱,才能做出判斷。青年人,振作精神向前!人生終究是美好的。莫讓你眼前的灰塵,擋住你的視野。


十月十一日

大一的軍訓教官,姓金,是一位挺帥的小夥子。性格外向,認識兩年了,他在我們宿舍許多人中,都留下了較好的印象。

金教官要退伍復員了,晚上就要回到他的家鄉浙江安吉。因此到師大來,特地邀請我們到他所駐的軍營去玩。

晚上6:30,我們宿舍幾位,同班的一位女生正好在我們宿舍,於是也應邀同行。

十月二十一日

持之以恆

這段時間,我一直堅持早跑。昨日因為天氣下雨,我停止了跑步。不料今晨,惰性發作了。心中有一個聲音,對自己說:“不要跑算了。”“算了吧,何必那麼辛苦。”“今天再休息一天,明天再跑吧”。我差不多,已接受了它的勸告,又要進入睡夢之中。

這時,另一個聲音響起:“這是停跑的預兆”。“昨天因下雨而停止早跑,今日若再放棄早跑,難道明日不會有別的理由,放棄早跑?”“快起床吧,有什麼好遲疑的。”於是斷然地起床。於是操場上出現了我跑步的身姿。跑步的感覺,真的不錯。

世間萬事,貴在持之以恆。所以,記下這件事,以勉勵自己。

十月三十一日

應蔣風校長的邀請,著名作家柯巖今日來校訪問。並就她創作的電視連續劇《尋找回來的世界》,向我校師生作學術報告。電視連續劇《尋找回來的世界》去年播出後,在文化、教育界,產生了較大的反響。

師大重視邀請文化界名人來學校訪問。僅今年以來,來師大訪問的文化界名人,就有嚴濟慈、葉君健、鄂華、李君旭、伍柏鱗,柯巖等人,還有一些外籍華人。

文化界名人來學校訪問,並作學術報告,有利於開闊大學生的眼界,豐富大學生的校園生活。浙師大現任校長蔣風,是位很有造詣的兒童文學作家,出版過多部學術專著。這麼多的文化界名人來師大訪問,與蔣風校長努力牽線搭橋,是分不開的。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我們讀大學時的師大校長蔣風先生,中國著名的兒童文學理論家。

十一月六日

從鬆土君那裡借來校刊《黃金時代》。《黃金時代》由校中文系主辦,在全校師生中很有影響力。甚至位於省城的杭州大學等高等學府,都有一些文學愛好者積極向它投搞。《黃金時代》刊出的文章,不少被國家、省級報刊雜誌轉載。如章軻先生的小說《留學生宿舍》,就曾被《小說選刊》轉載。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起打開浙師校友1986年的日記!

十一月十六日

十一月十日至十六日,是校電影周。據說,這是建校以來第一屆電影周。在電影週期間,陸續放了十多部電影,如《悲慘世界》《陰謀與愛情》《苔絲》《青春祭》《蝴蝶夢》,都是國內外很有名的影片。而且票價也低,比金華市區的電影票價,便宜了許多。我不但自己看,而且也動員其他同學去看。

這些影片,我最喜歡的,是根據雨果同名小說改編的《悲慘世界》。這部影片,充滿著人道主義的精神,對社會底層不幸的同情,對人與人友好相處的渴望。看了之後,心靈深受洗禮。一部好的影片,就是一個良師益友,能夠給人的心靈以滋潤,能夠激勵人們去做一個更好的人。《悲慘世界》就是這樣的影片。

昨晚看完電影之後,與小劍一起,到夫妻店吃點心。夫妻店辦在學校門口。老闆是一對青年夫妻,待人和氣,烹調的水平也不錯。每天都有不少大學生,來夫妻店吃點心。

十一月十七日

大三了。一部分同學,立志於考研究生,所以常常是早出晚歸,夜以繼日地學習、備考。但多數同學,並無意於考取研究生。不是他們的學業不優秀,而是人各有志。一位同學,很有才華。對法律的前沿問題,不乏自己的見解。曾經有考研的念頭,但後來還是放棄了。

這就使他們的空餘時間,多了起來。一些同學,把這些時間用在老鄉之間的交往上。但也有許多同學,把這些時間用在文學閱讀上,使班級出現了一股文學熱。

松峰、愛良,都在閱讀莎士比亞戲劇。張天則在閱讀其他文學作品。他自己說,他對中國古代文學,也很感興趣。

遇到一位女生。平時見面時,她只是笑笑。她讀書很用功,所以學業很優秀。說起閱讀時,她侃侃而談。說自己已把丹納的整本《藝術哲學》讀完。丹納的《藝術哲學》是一本美學名著,可讀性與思想性俱佳。她還說到,其他幾位女同學,也在閱讀文學名著。

我喜歡哲學,喜歡思考人生,但也喜歡文學。高中時期,讀了一些文學書籍,但數量不多。進入大學之後,我接觸了許多中國古代的詩歌,也十分喜歡。我最近一兩個月,閱讀了金河先生的一篇哲理小說,以及王蒙先生的《冬天的話題》《名醫梁有志傳奇》。王蒙先生當上了文化部部長,卻筆耕不輟,不時會發表他新創作的文學作品,這點真是難能可貴。另外,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我也差不多看完了,我想不久之後,再讀一遍。

也期待每一位浙師人分享你的浙師記憶與時光

文章和圖片請發送到郵箱[email protected]

作者 | 浦江 (我校政教系841班學生 )

圖片 | 由作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