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瑜伽師地論》的斷句——十五

佛教的世界觀與我們的世界觀、宇宙觀是不同的,按《瑜伽師地論》的描述,我猜想佛教的世界觀是把最小的世界到我們所認知的最大的宇宙,乃至多維世界、平行世界合攏在了一起,成為了一個佛世界。

(四禪天以下器世界形成。)

關於《瑜伽師地論》的斷句——十五

云何世間成?謂過如是二十中劫已,一切有情業增上力故,世間覆成。爾時最初於虛空中,第三靜慮器世間成。如第三靜慮,第二及初,亦復如是。

(四禪天以下有情眾生的出現。)

爾時第三災頂,有諸有情,由壽盡故、業盡故、福盡故,從彼沒已,生第三靜慮。餘一切處,漸次亦爾。復從第二災頂,生第二靜慮。餘一切處,應知亦爾。復從第一災頂,有一有情,由壽等盡故,從彼沒已,生初靜慮梵世界中,為最大梵。由獨一故,而懷不悅,便有希望,今當云何,令餘有情亦來生此。當發心時,諸餘有情,由壽等盡故,從第二靜慮沒已,生初靜慮彼同分中。

(欲界空居四天的形成。)

如是下三靜慮,器及有情世間成已。於虛空中,欲界四天宮殿漸成。當知彼諸虛空宮殿,皆如化出。又諸有情,從極淨光天眾同分沒,而來生此諸宮殿中。餘如前說。

(欲界地居天世界的形成,需要依持風輪、水輪、地輪三種力量才能得以建立。)

自此以後,有大風輪,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從下而起,與彼世界作所依持,為欲安立無有宮殿諸有情類。此大風輪有二種相,謂仰周布,及傍側布,由此持水令不散墜。次由彼業增上力故,於虛空界,金藏雲興,從此降雨,注風輪上。次復起風,鼓水令堅,此即名為金性地輪。上堪水雨之所激注,下為風飆之所衝薄。

(蘇迷盧山即須彌山形成的原因和其殊勝性。)

此地成已,即由彼業增上力故,空中復起諸界藏雲,又從彼雲降種種雨,然其雨水,乃依金性地輪而住。次復風起,鼓水令堅。即由此風力所引故,諸有清淨第一.最勝精妙性者,成蘇迷盧山。此山成已,四寶為體,所謂金、銀、頗胝、琉璃。

(七金山名稱的由來。)

若中品性者,成七金山,謂持雙山、毗那矺迦山、馬耳山、善見山、朅達洛迦山、持軸山、尼民達羅山。如是諸山,其峰佈列,各由形狀差別為名,繞蘇迷盧次第而住。

(蘇迷盧山和七金山的體積。)

蘇迷盧量,高八萬逾繕那,廣亦如之。下入水際,量亦復爾。又持雙山,等彼之半。從此次第,餘六金山,其量漸減,各等其半。

(其他下品性世界逐漸形成。)

關於《瑜伽師地論》的斷句——十五

若下品性者,於蘇迷盧四邊七金山外,成四大洲、及八中洲,並輪圍山,此山.輪圍.四洲.而住,量等.尼民達羅之半。覆成非天宮殿。此宮在蘇迷盧下,依水而居。覆成大雪山及無熱池周圍崖岸。次成最下八大那洛迦處,諸大那洛迦、及獨一那洛迦、寒那洛迦、近邊那洛迦。覆成一分鬼.傍生處。

(詳細介紹了四大洲的形狀和周長。)

四大洲者,謂南贍部洲、東毗提訶洲、西瞿陀尼洲、北拘盧洲。其贍部洲,形如車箱;毗提訶洲,形如半月;瞿陀尼洲,其形圓滿;北拘盧洲,其形四方。贍部洲量,六千五百逾繕那;毗提訶洲量,七千逾繕那;瞿陀尼洲量,七千五百逾繕那;拘盧洲量,八千逾繕那。

(內海八大龍王的壽命、種類及作業。同時略述妙翅鳥和外海。)

又七金山,其間有水,具八支德,名為內海。覆成諸龍宮,有八大龍,並經劫住,謂持地龍王、歡喜近喜龍王、馬騾龍王、目支鄰陀龍王、意猛龍王、持國龍王、大黑龍王、黳羅葉龍王。是諸龍王,由帝釋力,數與非天共相戰諍。其諸龍眾,類有四種,謂卵生、胎生、溼生、化生。妙翅鳥中,四類亦爾。復有餘水,在內海外,故名外海。

關於《瑜伽師地論》的斷句——十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