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學習日語經驗分享

1 日本名字由來

日本這個國家的名字很有意思,它是根據中國來的。雖然大家都知道,咱們的另一個鄰居,韓國,有學者號稱自己國家是宇宙的中心,但事實上,從名字上來說,天下的中心還得是咱們中國呀。

唐朝的時候,日本(當時還不叫日本)有遣唐使,見了皇帝皇帝就問他,“你們是從哪裡來的?”,遣唐使們合計了一下,這得想一個氣派一點的名字啊,就對皇帝說,“我們是從大唐的東邊來,大唐的太陽昇起的方向,日之本源,所以我們是從日本來的”。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的英文名字 Japan、日語 Nippon/Nihon,跟中文裡的日本,其實是同一個發音演變來的。就像英語名字 John,中文翻譯成約翰;法語名字 Jean,中文翻譯成“讓”(這個殺手不太冷,讓·雷諾),J 這個字母有時候發音接近於 Y 或 Sh。在馬可波羅把 Japan 這個單詞傳向西方的時代,Japan 這個單詞發音可能更接近於“亞本”或者“蝦本”,就像山東話把“肉”(rou)念成“又”(you),是類似的。

還有你看日本的國旗,太陽旗,從國名到國旗,都是在向中國致敬。

2 推薦一些日語字典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跟大家分享一些日語學習的工具。首先是字典類工具。我使用的是 Linux 系統,日語字典工具還是比較多的,這裡重點推薦一個叫“Gjiten”的,用起來感覺不錯。看下面這張截圖,注意它允許 4 種查詢方式:完全匹配、匹配開頭、匹配結尾和任意匹配——因此,這款字典軟件特別適用於通過字根對比學習 N 個互相有關聯的生詞。

程序員學習日語經驗分享

除了桌面版字典軟件之外,也推薦一些 Web 日語字典工具,比如 http://jisho.org、 谷歌翻譯 (https://translate.google.com)、 維基字典日文釋義(https://en.wiktionary.org/wiki/%E8%9B%87%E5%8F%A3#Japanese)。 此外還有一個可以查日語發音重讀音節的網頁,東京大學的一個網站(http://www.gavo.t.u-tokyo.ac.jp/ojad/search/index),大部分的日文字典都沒有給出重讀信息,除了這個網站。

此外,在使用 Gjiten 的過程中,發現它有很多詞語類型、詞性的縮寫,比較常見的比如 n 代表名詞 noun,v 代表動詞 verb 等等都可以理解,但也有很多是不好理解的,於是上網搜了一下,發現日本人做事情真的是好嚴謹,有一個專門的網頁解釋這些縮寫: 日文字典縮寫代碼 (http://www.edrdg.org/wiki/index.php/Dictionary_Codes)。

3 日語輸入法

我在 Linux 底下,用的是一個叫 SKK 的日語輸入法,最早是在 Emacs 編輯器下的,但後來也慢慢的被人移植到了 Linux 桌面系統的輸入法框架裡。

比較有意思的一點是,作為一箇中國人,在學日語的初期階段,我經常苦惱一個問題,就是我知道一個漢字,用簡體是怎麼寫的,但對應的日本繁體字是怎麼寫的,怎麼輸入的,就不知道了。

中國以前也是使用繁體漢字的,後來進行了簡化。日本的情況看上去更復雜一些,一方面它們也使用繁體字;另一方面它們有了一些自己的演化,或者可能保留了更古老的繁體寫法;更要命的是,日本人也展開了對漢字的簡化,並且有些簡化方案是與中國簡體字相同的,有些是不同的。

很多中文輸入法其實是支持繁體輸出的,但肯定不支持日語漢字的輸出。比如,簡體的“亞”字,如果是繁體的話,應該輸出成“亞”,但如果是日語的話,応該輸出成“亜”(注意上面這句話中的“應”字寫法,簡繁日也各不相同)。

後來我研究了一下微博上@byvoid 的 opencc 項目,並加了一些修改 , 支持了簡體漢字與日文漢字之間的轉換。然後將其加入了我的影舞筆輸入法,於是我想輸出一些日語漢字的時候,可以取個巧偷個懶了。

4 日語單詞百詞斬

在研究日文字典縮寫代碼的時候,發現有個代碼很有意思,叫 “P”,代表 Priority 優先級比較高的意思,屬於常用單詞的會帶這個代碼。所以,我就看了一下 Gjiten 的字典數據,把所有常用單詞都抽出來了,每天從中抽 100 個單詞進行學習,學習的方法是放到 Emacs 的 org-mode 裡,所有的生詞一開始都是 TODO,還沒有學的,如果我看了這個單詞,已經學會了,就標為 DONE,如果還沒有學會,就標為 SOMEDAY。現在已經掌握 5000 多個單詞了。後面還有 15000 個左右要學的。這就是我的日文“百詞斬”了。比如下面這個 Gif 動圖,我把第一個單詞“慈悲”標成了 DONE,表示已經學會;第二個單詞“ランドサット”標成了 SOMEDAY,表示還沒有學會,以後再學。

5 中文拼音與日語音讀對比分析

百詞斬斬著斬著,突然又開了一下程序員的腦洞,就是日文漢字是分音讀和訓讀的,訓讀咱先不說,那是日本人自己本來的讀法;音讀,那跟中文發音是有很深的歷史淵源的,基本上相當於古漢語的發音方法。所以很自然的,我想到了要把所有拼音相同的漢字列出來,然後對比它們的日語音讀發音。前者的數據可以從影舞筆的數據中得到(最早應該是從海峰五筆裡拿來的);後者也可以從 Gjiten 的字典數據裡得到。然後寫了一個 kanji-pinyin-lookup 的腳本,允許我輸入拼音,然後它輸出所有相同拼音的漢字的日文音讀。比如漢字的 “han”,

程序員學習日語經驗分享

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中文 han 字,日文讀音都是“カン”(kan)。又比如漢字的“zi”,

程序員學習日語經驗分享

可以看到大部分讀 し (音同“西”) ,小部分讀じ (音同“急”)。

這下我學起日語單詞來,那可就如虎添翼了啊。導致我現在掌握的 5000 多個單詞中,90%都是漢字詞語。既知道如何發音,又知道大概意思,在我看來就算掌握了。

5.1 漢字拼音與日語音讀規律總結

我總結出來一些拼音與音讀之間的對應規律,挺有意思的

比如幾乎所有的拼音前鼻音,在日語裡都是鼻音(ん);

幾乎所有的拼音後鼻音,在日語裡都是長音。

所以像日語裡的“先生(せんせい)”、“天空(てんくう)”,它們的発音為什麼是鼻音+長音,就很好理解了,以前我覚得経常會搞混的。

拼音的聲母 h,一般對應著日語裡的カ(ka)行發音。比如上面看到的拼音“han”。

拼音裡的聲母 f、b、p,一般對應著日語裡ハ(ha)行發音及其濁音バ、半濁音パ。

比如漢字“分”,日語音讀根據其唐音、吳音,有可能讀“フン”(fun),也可能讀“ブン”(bun)。

比如漢字“白”,日語音讀可能是“ハク”(haku),也可能是“ビャク”(byaku)。

結合上面第 1 條、第 2 條,很容易理解微博上正在學日語的大V @性感玉米 的問題,他的名字“梁志平”,日語發音是“りょう(liang:長音) し へい(ping:長音;聲母 p 對應ハ行的ヘ)”。

有些漢字拼音,相對的日語音讀會在後面掛個“ツ”(tu)、“チ”(chi)、“ク”(ku)等小尾巴。

比如上面的“白”字,日語裡音讀是“哈姑”或者“bia 姑”。“一”念“itu”(“一支”)或“ichi”(“一擊”),等等。

關於這個,我有一個邊學邊記的總結,如下:

程序員學習日語經驗分享

程序員學習日語經驗分享

程序員學習日語經驗分享

程序員學習日語經驗分享

拼音“shou”的漢字中,只有 3 個漢字的音讀是長音,分別是“收”、“售”、“獸”(以及其對應的日文繁體)。

等等等等。

資料獲取方式,關注小編,私信"學習"即可,手機用戶可直接私信,電腦端尚未開放此功能,還需下載app,然後私信回覆“學習”然後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大家記得點贊收藏,分享轉發,關注小編哦!免費領取本文的Java視頻學習教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