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起因與癌症類似!

如果詳加探討,肥胖的起因與癌症幾乎是重疊的,大致與下列因素所引起的發炎有關:

■ 飲食西化:尤其是高熱量、高動物飽和性脂肪的紅肉,低纖維、高度加工或含精緻糖或氫化植物油(含反式脂肪)的食物,最易引起慢性發炎與促進肥胖;而節制熱量、有氧運動、多吃消炎的低脂高纖食物則可以扭轉這劣勢。

在一項研究中,日裔美國人乳癌的發生率比日本人增加了一倍,研究之後認為與熱量攝取過多而造成肥胖有關;尤其停經後,胖起來脂肪細胞會產生雌激素,進而促進乳癌細胞增生。

肥胖的起因與癌症類似!

■ 飲食中脂肪酸比例不平衡會促進發炎: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必須脂肪酸,可以分為Omega-3(例如:亞麻籽油的a次亞麻油酸、魚油的DHA與EPA)與Omega-6脂肪酸(花生四烯酸、亞麻油酸)。這兩者的比例(Omega-3:Omega-6)如果維持在最佳1:4附近,會有助於長期健康但是當Omega-6過多,便會產生髮炎性前列腺素,進而促進發炎,導致肥胖或癌症。

分析Omega-3與Omega-6比例嚴重失衡的原因,主要歸咎於下列因素:

1、畜牧業使用富含Omega-6的飼料(主要來自於玉米、大豆,而不是天然野草)來飼養、畜,使得產出的肉品或牛奶也含有大量Omega-6。

2、現代人的食用油含有過多Omega-6脂肪酸(Omega-6/Omega-3比率過高):玉米油≧60,紅花油≧75,橄欖油≧8.葡萄籽油≧10,大豆油與葵花籽油也富含Omega-6(雖然大豆油仍然也有些許Omega-3)。

法國科學家發現,小鼠如果攝食過高脂肪(佔總熱量的35%),而且Omega-6攝取過多(Omega-3與Omega-6的比例為1:28);經過四代培養後,會生出一代比一代胖的小鼠;這些胖鼠的脂肪細胞不僅數量過多,也呈現過度肥大。這些小鼠的遭遇,正如過去幾十年來人類飲食的困境:Omega-6脂肪酸在典型西式飲食中過多;在歐洲大部分地區,Omega-3:Omega-6的比例從農業時代的1:5已經惡化為1:15;美國甚至惡化到1:20~40。

因此當人體因Omega-6攝取過多而發生慢性發炎,便會增加脂肪細胞的體積與數量;若加上少運動,長期下來不胖也難。因此Omega-6過多是促進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長期的Omega-6攝取過多,也可能引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疾病、氣喘、異位性皮炎和神經退化,甚至癌症。

肥胖的起因與癌症類似!

反過來,攝取適量的Omega-3脂肪酸可以產生抗發炎的前列腺素,進而降低發炎與過敏,也是血管內優良的抗凍劑。魚油的Omega-3甚至可以扭轉脂肪發炎,常常被用於控制肥胖。異位性皮炎患者血中Omega-3脂肪酸往往遠低於Omega-6,因此攝取適量魚油或亞麻籽油,就能減緩皮膚過敏。

此外,這兩類脂肪酸對癌症細胞液有完全相反的影響:Omega-6脂肪酸會刺激腫瘤生長,而Omega-3則有抗腫瘤活性。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過去十幾年日本女性乳房癌發病率增高了,這與減少魚類攝取量與攝取過多植物油(富含Omega-6)有關,在實驗動物中,魚油可以消炎並促進抗癌免疫力,也能抑制癌細胞生長。

肥胖的起因與癌症類似!

■ 缺乏運動:多吃少動會促進發炎與肥胖。以色列葛芬博士的團隊原本在研究癱瘓者的褥瘡,而掃描患者臀部時,以外發現臀部肌肉嚴重萎縮,但是脂肪細胞卻更加茁壯,侵入肌肉中產生肥厚的脂肪帶。因此,坐太久或整天癱坐沙發,可能會讓屁股臀圍變寬但肌肉變少。他們隨後發現,長期躺、坐姿會讓脂肪細胞處於【機械性展延】狀態,進而刺激脂肪細胞增生與脂肪合成。

肥胖的起因與癌症類似!

■ 心理壓力:當我們面臨壓力或開始老化時,可能會增加皮質醇分泌,用以對抗壓力與發炎。然而長期慢性的壓抑、孤獨、挫折感等心理壓力,會誘導分泌過量皮質醇,反而促進發炎,引起肌肉的崩解與萎縮,也造成內臟脂肪增生(因為這類細胞有較多的皮質醇受體),導致中廣型肥胖。

中廣型肥胖會引發全身發炎和胰島素阻抗性,造成高血糖或糖尿病、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而且全身發炎時,會導致更多的皮質醇分泌與更多的內臟脂肪堆積,形成發炎與肥胖的惡性循環。

肥胖的起因與癌症類似!

■ 長期睡眠異常或不足,會導致壓力荷爾蒙大增,與誘生髮炎性壓力而變胖。每天睡5~6小時的人,長期下來會比誰7~8小時的人平均重2.7~3.6公斤;這是因為睡眠太少時,飢餓素的分泌上升,進而增強食慾,讓人想吃高油脂食物而增肥。此外,長期壓力與睡眠不足,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也會缺乏,易出現幸福感減弱,進而大增食慾及壓力荷爾蒙。

——摘錄自《抗癌就像減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