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這個美國人來中國幹了一件事,讓無數人感到羞愧。


來源:拾遺(ID:shiyi201633)


1 我想做一名教師

8月8日深夜,崔永元發了一條微博:“我家鏟屎官特別煩壞人,因為他採訪過許多好人,這就是個好人。”

小崔說的這個好人是誰呢?丁大衛。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丁大衛是誰?一個美國人。

1969年,丁大衛出生於美國克里夫蘭市。母親是一名中學教師,父親是一名行政管理人員,大衛大學讀的是威廉瑪麗大學。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大學時,他選修了一門外語——中文。一學,他就迷上了中文。

大三的時候,他來到了中國——到北大進修中國古典文學。回國後,他拿到了碩士學位。

就在讀大學的這幾年裡,大衛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我想做一名教師。”

去哪裡教書呢? “我想去一個特別需要老師的地方。”

有一天,大衛翻閱《經濟學家》雜誌時,看到了一篇新聞報道:“全球基礎教育排名,中國排在倒數第二。”

大衛的眼睛一下亮了,“中國的基礎教育比較落後,而我學的外語恰好是中文,那我乾脆就去中國好了。”

在一位朋友的引薦下,大衛來到了廣東珠海。那一年,是1994年。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 《實話實說》

一到珠海,大衛就做了一件很奇葩的事。他應聘的學校是恩溢國際小學,校長給他開工資:“一個月3000塊。”

大衛跑去問其他老師:“你們一個月拿多少?”“一千多一點。”

大衛立馬跑去找校長,“我不要這麼多,我要跟其他老師一個待遇。”

校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你確定?”

接著,大衛又去宿舍轉了一圈。他發現自己宿舍有空調和洗衣機,而其他老師的宿舍都沒有。

於是他又跑去找校長:“我要住跟他們一樣的宿舍。”

校長急了:“你是外教,待遇應該好一些。”

大衛也急了:“不,我要跟他們一樣。”

兩人越說越激動,差點打了起來。最後,校長妥協了。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2 去最需要的地方

在恩溢教了幾年英語後,由於表現出色,大衛當上了校長。當了校長後,他搞了一次英語教師的招聘,最後錄取了6個人。

錄取後,大衛發現——這6個人,竟然5個都來自西北。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當晚,大衛就失眠了。

“西北地區的教育很落後,很多好老師又出來找工作了,那西北的教育不是更差了嗎?”

第二天,大衛就下了一個決定:“我要辭職,去西北。”

其他教師都勸他:“留在珠海吧。”

大衛說了這樣一句話:

“當老師,就應該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大衛開始向“西北”廣投簡歷,在簡歷“愛好”一欄中,他竟然填寫了——“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出自毛澤東。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 大衛投遞的簡歷

毛澤東曾為三個人題過這句話,一個是張思德,一個是雷鋒,一個是白求恩。

簡歷投出沒多久,大衛就收到了十幾封邀請函,比如蘭州大學、西北師範大學,但大衛最後選擇了西北民族民院。

朋友問:“這個條件並不好,你怎麼選它啊?”

大衛的理由無比簡單:“因為這裡的大部分學生。畢業後要回民族地區當老師,我覺得這裡更需要我。”

就這樣,大衛從珠海來到了蘭州。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一進西北民族學院,大衛又幹了一件奇葩事。

學校給他開工資——每月1200元。大衛跑去問其他老師:“你們一個月拿多少?”

問了之後,他跑去找領導:“給我900元就行了。”

領導不同意:“外教就是這麼多。”

大衛說:“怎麼也不能超過1000元。”

經不起大衛的軟磨硬泡,校領導最後還是妥協了:“那就950元吧。”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在西北民族學院,大衛的教學有口皆碑。有三件事,他做得超牛。

第一件事——重視口語。

大衛覺得:能說比能寫更重要,所以他非常重視口語。他將口語課變成了“演講與辯論”課,讓學生輪流上臺用英語演講,或結成小組,就一個話題展開辯論。

他還在學校辦起了英語角,為了引誘其他高校的外教來參與,大衛承諾:“你們過來,只要能堅持到6點,我就請吃晚飯。”

結果,他大半工資都用來請客了。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第二件事——能叫出每個學生名字。

“我上課從不點名。但我認識所有的學生。上課時,我只要看一眼,就知道哪個學生沒來。然後就問跟他要好的同學,他怎麼沒來?生病了嗎?這麼做了十幾次後,學生們都有了壓力,就不敢缺席我的課了。”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第三件事——認真批改作業。

在民院當老師期間,學生們交的每篇作業,大衛都做到了逐字逐句修改,“如果你們交上來的作業,我沒有認真批改,只是打了個勾就還給你們,那你下次就不用寫作業了,因為我沒有盡到我的責任。”

在西北民族學院教書期間,大衛始終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因為他覺得這裡還不算艱苦,這裡還不是最需要他的地方,他在等待另一個地方的召喚。

終於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則新聞:“東鄉族是全國成人文盲率最高的民族,達82.63%,文化程度綜合均值,只相當於小學二三年級程度。”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看到新聞,大衛的眼睛又亮了:“我要到這個地方去。”

大衛去辭職的時候,校領導瞪大眼睛:“你簡直瘋了。”

大衛說了這麼一句話:“在西北民族學院,我做的事只是錦上添花。不是說錦上添花不好,但我更喜歡雪中送炭。東鄉的基礎教育太差了,那裡比這裡更需要我。”

2002年,大衛來到了東鄉。東鄉位於甘肅省中部西南面,是全國唯一以東鄉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東鄉平均海拔2610米,境內山巒起伏,交通閉塞,工作和生活條件極為艱苦。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大衛來到東鄉後,縣教育局將他聘為教育顧問,工資是——每月500元。過了幾年後,工資才漲到700元。

在《實話實說》上,小崔問大衛:“這麼點錢,夠花嗎?”

大衛笑著回答:“300,400就夠了。我不抽菸不喝酒,生活支出除了吃飯,就是給爸媽寫信,每月再給他們打幾個電話,所以500塊足夠了。”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3 身穿“百家衣”,“化緣”建校舍

東鄉的生活條件非常差。這就是大衛的宿舍,僅僅只有一張破床和一張舊桌子。床不但小,而且短,大衛身高1米93,所以睡覺時要麼蜷著,要麼就把腳伸到床外。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吃飯嘛,也得自己做,於是大衛學會了生爐子。他平時吃得非常簡單,通常就是一碗牛肉麵或一盤炒麵片,加一個餅,成本兩塊多錢。

東鄉海拔高,冬天特別冷,但大衛始終穿著單薄的衣服和一雙可以看到腳趾的破鞋。他很少給自己添置衣物,所以經常有人問他:“你怎麼一年四季都穿著這件墨綠衣服啊?”

大衛咧嘴笑著說:“用你們中國人的話講,我現在是穿百家衣。墨綠色上衣是我媽媽送的,毛衣是一位韓國朋友送的,帽子是一位巴西朋友送的,褲子是蘭州一位女士買的,她嫌太長就送給我了。”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大冬天,大衛也不穿襪子。別人說:“別把腳凍壞了。”

大衛找了個理由:“我從小就不穿襪子,習慣了。”其實他的雙腳,早已凍得烏紅烏紅。

省下的錢,大衛用來幹嘛了?

給學生買營養品,比如雞蛋。“這裡的學生太缺營養了。”

給學校添置一些體育用品。“一些學校連籃球都沒有。”

給學生買一些書籍或文具。“一些學生連鋼筆都沒有。”

每年“三八”節或教師節,大衛還會給老師們送禮,比如床單,比如鬧鐘,實在想不出送什麼了,他就給老師訂一份雜誌。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教書之餘,大衛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巡查”。

他不是教育局官員,但他特別喜歡“巡查”。每次一走進學校,他就開始趴在窗子上數人數。“今年只有32個,去年是43,人數降了。”

於是他開始挨家挨戶走訪。這裡的家長不重視教育,女孩子幾乎不上學,所以做動員工作特別難。

大衛經常嘴皮子都磨破了,人家還無動於衷。一次說不動,就兩次;兩次說不動,就三次。很多家長抵不住大衛的軟磨硬泡,最後只好讓孩子上學了。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上學的學生越來越多,於是大衛遇到了一個更大的難題——學校不夠用了。

政府拿不出這麼多錢建學校,怎麼辦?

大衛只好四處去“化緣”。問朋友能不能施捨一點,問企業能不能贊助一些,問公益組織能不能支持一下,在他的四處化緣下,“尹家小學”等幾所學校終於誕生了。

此事經媒體一報道,大衛的事蹟便越傳越廣,很多網友也寄來了善款。在東鄉助教的16年裡,大衛為“無校村”籌建了11所學校,以及若干個圖書室和運動場。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所有捐款的支出,大衛都會寫信告訴捐助人,這筆錢我是怎麼花的。所有收入和支出的賬,他都會做成一式三份,教育局一份,學校一份,自己留一份。

很多人問他:“又沒有人要求你這樣,不用這麼麻煩吧。”

大衛非常認真地說:“那怎麼行,人家把錢交到我手裡,我必須要有一個清楚的交待。”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 收支賬本


4 教育需要交流

大衛隨身攜帶的物品裡,有一本《鐵路旅客列車時刻表》。為什麼要隨身攜帶這東西呢?大衛說:“為了省錢。”

他經常組織老師和學生去發達地區開眼界:“教育,需要交流,需要學習別人的長處。”

但出去交流需要錢,大衛實在是囊中羞澀,所以他必須考慮很多問題:坐什麼車最省錢?去哪裡轉車最省錢?住什麼旅店最省錢?所以他將列車時刻表背了個滾瓜爛熟。

2016年春節,他帶一批老師去廣州,保證每個人都有座位,每個人才只花了143元。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 大衛的《鐵路旅客列車時刻表》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 大衛帶老師、學生去北京等地交流

課本里老出現大海,可這裡的老師和學生從沒見過大海,所以都很想看看真正的大海。於是大衛就帶著他們,坐最破最便宜的車去看海。

當時上一年級的妥小玉,也是其中的一個幸運兒:“我也幸運地去了珠海,生平第一次,我見到了真正的大海,特別廣闊,無邊無際,實在是太震撼了。我高興得不得了,覺得立馬死了都值了。”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5 帶家人從事教育

2003年,父親放心不下大衛,決定親自到中國看看。大衛到北京去接父親,並陪他完成了一個心願:當一把好漢。登完長城,他們回到了東鄉。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 大衛登長城的留影

在一檔節目上,主持人問:“你帶著父親去甘肅玩了嗎?”

大衛很可愛地說:“當時我們在修學校圍牆,我就叫父親幫我們修圍牆了。”

主持人說:“你可真夠可以的。”大衛非常認真地說:“他很支持我的教育事業,所以很願意給學校乾點事。”

父親走的時候,把身上所有的錢都留下了。大衛拿去換了7250元人民幣,全部用在了修建學校上。

父親唯一放不下心的,就是大衛快35歲了,但還是沒有結婚。

有個學生調皮地問大衛:“你這麼大了,還不結婚,是不是不喜歡女人啊?”

大衛當然喜歡女人,也很想很想結婚,但他聳聳肩膀說:“我又沒房子又沒錢,

哪有人願意跟我過這樣的日子。”

2004年,大衛的好運來了。在學校組織的一次棒球比賽上,他認識了在青海外語學院當外教的Stacy。Stacy也是一位美國姑娘,也非常熱衷於教育工作,於是兩人一見就鍾了情。

2005年暑假,兩人舉辦了婚禮。從此,Stacy就跟著大衛,過上了夫唱婦隨的艱苦生活。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6 教師要教書育人

在中國工作這麼多年,大衛有多少家當呢?

小崔邀請大衛上《實話實說》時,給他打電話:“把所有家當都帶來吧。”大衛很老實地把家當都帶來了,所有家當,一個小小帆布包就裝完了。裡面裝著七樣東西:

● 一頂他喜歡球隊的棒球帽

● 一本裝有親朋和學生的相冊

● 一個全家福相框

● 兩套換洗衣服

● 裝有牙刷、剃鬚刀的口杯

● 一雙破舊的運動鞋

● 一面五星紅旗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 一個包裡裝著大衛所有家當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小崔拿起五星紅旗,問:“為什麼你會經常帶著它呢?”

大衛這樣回答說:“我時時帶著它,是為了每天起床時可以看見它,它可以提醒我,我不是在美國,而是在中國。然後我就會告誡自己:你現在是一位中國教師,你要多為中國教書育人。”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大衛來中國已經24年了,他沒有留下什麼存款,也沒有置辦什麼家當,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窮人。但是,他也很富有。

《實話實說》上有一個片段,是欄目組採訪他教過的學生。那一個個學生,那一個個學生家長,紛紛爭搶鏡頭,流著淚大喊:“大衛,我們好想你啊!” “大衛,你快回來給我們上課吧!”

大衛不敢看大屏幕,他低下頭,紅了眼睛。

大衛很窮,沒存款沒房子,但他很富有,因為他得到了人世間最珍貴的東西。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人都是一步一步往高走,大衛卻一步一步往低走,所以很多人覺得他是個傻子。

“你這樣,圖什麼啊?”

大衛只有苦笑:“我覺得每個人的生活,都必須是有意義的,我現在做的是我喜歡的事情,這是一種自我滿足。如果每個人都向往富裕的生活,而沒有人願意付出,那麼世界上絕大部分人,都不能過上優越的生活。”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還有人問大衛:“你有想過離開東鄉嗎?”

大衛回答:“想過。”

大衛有一個篤定的信條——“當老師,就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所以他跟著說了一句話:“再過三四年,等東鄉的基礎教育有了起色,我會離開,但肯定還是在中國,我的一生都會獻給中國教育事業。

人物|崔永元罵過無數名人,卻專門發微博贊他:這是個好人

喜歡大衛說的一段話,這段話也讓我無比羞愧:

“我不想做專家、學者,我只是一個打工的,我願意來這裡服務。不要一說話就是錢,除了錢之外,真的一切都不需要了嗎?每個人都應該問問自己的內心,這些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的心踏實嗎?滿足嗎?平靜嗎?夜深人靜,睡不著的時候,你的靈魂,你的內心,是會和你說話的,會問你,你究竟為什麼而活?不要忽視這個,不要隨便吃一片安眠藥,就把這些念頭壓下去。”

這個世界儘管黑暗四布,這個世界儘管破洞百出,這個世界儘管貪權逐利,這個世界儘管人心險惡,但正因為有了大衛這樣的人,這個世界才終究美好而溫暖。

本文轉載自“拾遺”(ID:shiyi201633),一個有趣、有品、有態度的文化生活微刊。


— THE END —

黃埔書院高品質講座視頻上線啦!歡迎移步黃埔書院公眾號(ID:our-book)觀看。

鳳凰衛視評論員石齊平:金特會後的中美關係

前外交部長李肇星:一帶一路中國夢

時代週刊唐納德·布朗:企業需要品牌故事

……

每天一個人物,每天一本薦書

每週一次高品質讀書會

陪伴每一個有料、有趣、有愛的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