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做媒介的女孩總在深夜出沒?

全文共2715字 3分鐘可讀完


為什麼做媒介的女孩總在深夜出沒?



她很忙,忙到交通工具已經成為她的備用“臥室”;她很忙,忙到在 KTV 都要拿出電腦發郵件;她很忙,忙到沒有時間交男朋友……

“今天晚上約嗎,大悅城 LADY M 蛋糕店開業了,我們去打卡吧?”


“不行,今晚有 3 個局,要先去胡桃裡吃飯,然後去國貿的 KTV,之後應該是工體,估計又要通宵……”微信發過去已經 2 小時,才收到仔仔的回覆。

仔仔是一家創業型區塊鏈公司的媒介,很多時候我都好奇她的工作內容,每天晚上大局小局吃吃喝喝、KTV、夜店,難道這就是她所謂的工作?

她苦笑著說,這些都只是晚上需要做的「工作」。

刷存在 混臉熟


仔仔朝九晚五間,要去參加各種各樣的區塊鏈會議,《區塊鏈政策論壇》、《亞洲區塊鏈技術大會》、《社交資產與區塊鏈》等等等等。最開始進入這一行的時候,基本就是“上 3 會,下 3 會”。


“講真的,圈子很小,每次講話基本就那些「大佬」,去的媒體也都是那波人。”

“可為什麼還要去呢?”

“因為要去“刷存在感,跟他們混個臉熟”啊!”

“那麼多家媒體,一定要經常露面,經常打招呼,他們才會對你有一點點的印象,才不會把你的名片丟到酒店出口的垃圾桶,然後禮貌式的把你拉進媒體群裡。”

頂著溼身,衛生間發通稿


那天是個週末,中午猝不及防的來了一陣瓢潑大雨,雨勢很急,住在東五環的仔仔要趕在1點前到達位於北四環的凱悅酒店。北京的交通,即便天氣好時都很難暢通通行,更何況外面正下著雨,仔仔只好冒著大雨,跑到地鐵站輾轉 3 趟地鐵去參會。

到了會場,仔仔穿著早已溼透的鞋子,面露羞澀的蹭著酒店門口的地毯,生怕走進酒店一步一個腳印。落座後會議已經開始,仔仔趕忙抱著電腦敲字,要趕在會議結束後發頭條。會議結束前 20 分鐘,她又跑到衛生間去寫稿了,因為會場裡面的網絡很差。確認發完之後,又急忙趕回會場,追到 KOL 身邊,客套的打招呼,懇請「大佬」加個微信。

就這樣上午 3 個會,下午 3 個會,一週 7 天不停地在跑會、結識客戶、經營人脈…

因為工作原因,仔仔一直扮演著討好別人的角色,這種性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討好型人格”。在和人交流時擔心冷場,不斷照顧別人的情緒。她總是將項目方、客戶擺在自己之前,即使再不情願,也會去迎合。就如同她說的「

我跟他們出去吃飯,從來就沒吃飽過。

久而久之,仔仔在媒體圈小有名氣,繼而活躍於各大社交群裡。即便是為了“討好”隱藏自己的小情緒,她也很享受這種「被認識」的感覺。


為什麼做媒介的女孩總在深夜出沒?


刷不完的群消息


仔仔微信裡大大小小有 800 多個群,群人數小到 20 幾個人,大到上限 500 人。而這些群,最短壽命只有 3 天,因為好多群是為了推廣某個活動或是某個項目的,活動結束後,這些群自然就會變成“殭屍群”。而其實,這些群裡的人三三兩兩都是一波人,有時私信給仔仔,她會漏掉信息,因為都被她置頂的那些群給刷下去了,若要找她,必須在群裡@她。

工作裡,讓她組個 500 人的群也是分秒之事。

再看她的朋友圈,幾乎刷不到朋友的狀態,全部都是會議、項目的宣傳和推廣。她自己的朋友圈,也全部都是刷屏的資源推廣。

見過一次面的“朋友”留宿在我家


“今天某個項目方攢局,我帶你去吧。”Andy 私信仔仔。

“可是我今天姨媽來了,想早點回家…”仔仔身體不舒服本想著回絕。

“你來吧,圈裡某大佬也會去的,你不是一直想聯繫他嗎?不會太晚,12點前讓你回家。”Andy 篤定仔仔一定會來的。


果然,拖著病體的仔仔從包裡拿出止痛藥吃了兩片,隨後便叫車去了酒店。

到了飯局上,Andy 幫仔仔介紹了在座其他媒介及項目方負責人們還有所謂的大佬,仔仔拿著酒杯,一杯杯的,打了一圈。之後大家有說有笑,似乎在酒精的作用下拉進了彼此的距離。其實,Andy 跟仔仔是在一個峰會後的晚宴認識的,上次見面也才第一次見。

11 點吃過飯後,大家意猶未盡,說去酒吧繼續…


到了酒吧又開始了早已煩透了的遊戲,這樣邊喝邊玩邊聊著,凌晨 2 點了……


酒精慢慢消散著,大家也都起了倦意,散場後各自回家,Andy 住在西四環,覺得有點遠,索性就跟仔仔回了家。回到家裡,倆人躺在床上,仔仔才意識到,“這個躺在我旁邊的姑娘之前只見過一次。”

事實上,這種只見過一次面的「留宿」與「借宿」已是不足為奇。

為什麼做媒介的女孩總在深夜出沒?


售樓小姐、模特都比我有優勢


經過上次同宿之後,Andy 和仔仔成了除工作之外的朋友。八月初,仔仔自己攢個局,叫上Andy,Andy 又帶了兩個新朋友 Lynn 和 Coco。

“身材高挑,皮膚白的發光加上精緻的淡妝,這是兩個走到哪裡都會是聚焦點的兩個女孩兒。

仔仔正看著她們走神的時候,她們主動坐了過來介紹自己還加了微信。不僅有“膚白貌美”這樣的核心競爭力,高情商也讓她們分外迷人;跟她們聊天不會覺得是”商業尬聊“,很親和,涉及到專業層面也很專業,大家一起聊聊自媒體營銷、傳播效果如何以及手裡還有哪些資源可以共享等等。

得到了共享資源的仔仔很滿足,舉杯豪飲起來。過後,仔仔問 Andy 她們之前是不是在大公司啊?不然怎麼會這麼有“套路”,Andy 的回答讓仔仔和所有人都震驚了,Lynn 之前是在房地產公司的”售樓小姐”,而 Coco 之前是模特公司的模特…

聽完,仔仔感到有些焦慮,因為媒介圈子迭代太快了,不斷有新人進來,也不斷有前輩離開…這讓她好不容易獲得的安全感與成就感逐漸流失。現在的媒介新人對仔仔而言,是種威脅,她很怕自己“被離開”,所以不得不更加努力。


我問她:“你喜歡現在的工作和狀態嗎?”

她回答說:“什麼事情都是自己選擇的,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狀態。”

仔仔對工作背後的辛苦總是一句話帶過,總是嘴角上揚。

圈子裡的男生都是“渣男”


仔仔已經單身快 2 年了,一直都沒有男朋友,她說:“這個圈子非常亂,圈子裡的男生都很會玩,套路很深,我不相信他們會真心對我。”

其實,這兩年也有男生像她示好,在喝醉的局後要送她回家,也會每天殷勤的買咖啡,送禮物…應了網絡上那句話:

“渣男身上除了渣,沒有其他缺點。”因為他們太知道女孩子喜歡什麼了,所以很會“投其所好”的討人歡心。

但是一想到他們每天都會跟不同的人去酒吧、夜店,見人就要微信,而且一個人有好幾個微信號及花名,甚至你不知道你面前的這個人“到底有幾副面孔”。

這樣的男生做朋友,做工作夥伴,都會非常不錯,但若要作為男朋友,卻沒有足夠的安全感。

“那找個圈外人呢?”

“我沒有時間去經營感情。”仔仔有些疲憊。

是的,仔仔幾乎沒有自己的生活,現在的她,工作和生活已經分不開了。每天跑會、跟項目方吃飯、維護資源、媒體合作執行…她幾乎沒有十點前到家的時候,熬夜已經變成她的常態,她能控制的,是儘量不要熬到天亮。

這樣的她,已經沒有精力和時間去經營一段感情。

為什麼做媒介的女孩總在深夜出沒?


夜深,人漸醉。雨後的溼氣籠罩著北京,仔仔坐在回家的出租車裡。在流動著市井煙火的城市,街道安靜了下來,路燈的昏黃光暈向外發散,毛毛雨彷彿在空中定格。

「請帶好隨身物品,歡迎再次乘坐」這熟悉的一句話,彷彿提醒著仔仔今天的工作結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