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田坎、進小院,青白江龍王鎮來了羣詩人……

走田坎、進小院,青白江龍王鎮來了群詩人……

村裡來了群詩人

腳下沾滿泥土,字裡行間芳香。

10月7日,成都市青白江區龍王鎮邀請部分詩人作家,前往該鎮進行以“詩意龍王,垂釣鄉愁”為主題的採風活動。詩人們冒著濛濛秋雨,走田坎,進小院,入農家,看發展,深刻感受鄉村振興給該鎮帶來的變化。

當日,正值青白江區龍王鎮第七屆釣魚節,包括鄧翔、向以鮮、石紅櫻、李永才、凸凹、易杉、彭毅、印子君、文佳君等四川著名詩人來到龍王“天府垂釣小鎮”,體驗當地客家風土人情,找尋龍王鎮的鄉村詩歌元素,探討現代語境下的鄉村詩歌美學,全力提升龍王鎮的文化品質,呈現田園水鄉的詩意棲居,講述客家人的鄉愁故事。

走田坎、進小院,青白江龍王鎮來了群詩人……

村裡來了群詩人

在青白江本土詩人李龍炳、胡仁澤、古川的帶領下,詩人們先後來到紅樹、三方、梁灣等村的田間小院,感受鄉村振興給當地帶來的變化。

“我去年才來過龍王,沒想到短短一年時間,這裡的變化如此之大。這裡的垂釣,水產養殖業發展很好。”既是詩人又是學者的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鄧翔說,龍王鎮的區位優勢很好。但在頂層設計和基礎設施上需要進一步加強,以突出優勢,提升整體的品牌形象。

走田坎、進小院,青白江龍王鎮來了群詩人……

村裡來了群詩人

鄧翔說,生活在城市裡的人,看到的蔬菜都已經是躺在貨架上的商品,而到了三方村,發現村子周邊菜園很漂亮,蔬菜在地裡活色生香,充滿了生命力,感覺無比的親切。

“我對龍王鎮幾個村的大院印象特別深刻。農村的大院小院是展示當地經濟,民俗文化最好的窗口,也是當地群眾的會客廳。”成都市龍泉驛區文聯副主席、詩人、小說家凸凹說,可貴的是,龍王鎮每一個村,都有這麼一個老百姓自發打造的大院。外地遊客來了,可作為停車場,參觀休閒。瞭解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和歷史人文風情。平時沒有客人來,當地群眾可以用來開大會,放壩壩電影,跳廣場舞。

有意思的是,詩人們還將為該鎮每一個村“量身定做”一首詩,記住鄉愁。

———————————————

著名網絡觀察欄目:《四川出發》

簡介:一帶一路上的四川視角

主持人:天觀君

同步:各大移動互聯網平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