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就班地向專業吉他手靠近

按部就班地向專業吉他手靠近

一、專業吉他手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按部就班地向專業吉他手靠近

職業吉他手(包括吉他教師)應該具有良好的音樂素質,音樂素質包括:


1、對音準的敏感;
2、對節奏的準確理解與表達;
3、對和聲及復調的理解與表達;
4、視唱練耳的訓練;

5、對音樂內涵的感受、理解和表達力。(包括理解作曲家的意圖,本人的體會與自己的想法等)­


以上所要求的並沒有關於演奏技巧上的能力問題,但它毫無疑問地會影響一個人對音樂的接受能力和表達能力。例如對音準及和聲的敏感可以及時發現樂譜中的錯誤;對於作曲的一些基本知識又可以使你將樂譜中的錯誤糾正;視唱與練耳可以幫助你快速地從沒有聽過的樂譜和聽到唱片即可以將樂譜記錄下來;具有較高的欣賞水平可以使你更多的瞭解不同演奏家的風格、特長與不足,而不會在演奏某一樂曲時盲目地模仿錄音。這些都是足以說明音樂素質的重要性。


視唱練耳是業餘愛好者容易忽視的訓練。業餘條件下,使用首調唱名方式更為容易和見效。與固定唱名不同的是一定要首先注意各調主音的位置,不必非使用專門的教材。隨便唱能找到的各種高音譜號的樂譜都行,像小提琴、長笛、小號與鍵盤樂器的高音的樂譜表等等。聯耳能寫出首調音高也基本夠用了(但一個合格的演奏家不但能聽出樂曲的旋律,而且還能分辨出調式、和絃及復調並可以將它們記下譜來)。


總之,要做一個有心人,隨時注意和系統學習相結合就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質。


二、有一把稱心如意的吉他


按部就班地向專業吉他手靠近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擁有一把得心應手的吉他的確是一個吉他愛好者的首要問題。尤其是對水平較高的人來說更是如此,但我國目前的情況要做到這一點並不簡單。 一是高檔的國產吉他並不好買; ­二是進口貨的價格難以承受,性價比不高。



買進口貨一要經濟承受得起;二要託真正懂行的人買具體型號的吉他。知道型號便可以有相當的質量保證,也可以由此知道大概的價格及製造用料和做工,音色也有保證。不知道型號而只認牌子很可能上當。筆者比較傾向於購買國內有可靠信譽和口碑的高檔琴,性價比更高。


選購吉他的時候千萬別忘了琴絃的作用。高質量的琴絃會給吉他的聲音增色不少。另外,不同的環境也會給人完全不同的印象。例如,在一間較大而安靜的空房子裡由於混響聲強而會使任何吉他的聲間變得更加悅耳。因此,帶著一把自己熟悉的吉他去比較、鑑別會使你評價更準確和客觀。


三、 如何科學地安排練習時間 ­


按部就班地向專業吉他手靠近

吉他演奏的進步是依靠科學地、不懈地長期努力才能得到的。有人說,演奏家要服"終生苦役"雖然是一句笑話,但反映了系統的、長期練習的重要性。


首先是每日練習時間的問題。應該承認人是有差異的,傳說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極少練琴然而卻具備超人的技巧。但有的人每天則需每天練七八個小時才能有些進展、否則連保持水平都有困難。當然這也和人的勤奮程度有關。例如日本青年演奏家山下和仁便是每天無論如何也要用六個小時來練琴。據統計一般的職業演奏家平均的練琴時間在四個小時左右,對於任何人來講、技巧的進步都是時間的積累,那種認為理解後便會掌握只是一種幻想罷了。


集中精力練習是效率最高的練習方法。而如何安排練習時間是直接影響效率的。個人應針對自己的具體條件安排最有利的練習時間,在練習時儘量避免外界干擾影響自己。可以每天將練習分為兩段或三段進行,以免過度疲勞影響精力集中。但過於分散的練習也不會有好處,這就像一壺水在爐子上煮一會兒拿下來,涼了後再放上去煮一會,那麼這壺水一天也不會開的道理是一樣的。


四、 如何安排每日練習


按部就班地向專業吉他手靠近

每日練習主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



1、基本功與技巧; ­
2、學習新的曲目; ­
3、提高音樂的表現力。


它們所佔用的時間比例可以各佔三分之一(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但每日的第一次練習都要著重於基本功鍛鍊,使手指靈活。基本功包括各種音階練習、琶音練習,但練習一定要有重點,即根據自己的不足安排練習。而不要盲目地一段一段地練。另外,練習曲不同於視唱練耳,要把練習曲練熟並很好地彈奏下來,適當地提高或減慢速度,增加或減少音量和做到運用自如,便更能提高練習的效果。每次練習都最好選用不同練習目的的幾個曲子來練,以免偏廢。如要選用音階練習、琶音練習,以及不同調式、節奏、及和聲的樂曲來練。有了良好的基本功便可以大大提高練生曲子的速度。上面提到的練習是為了提高手指的靈活及適應性,為提高試奏能力要找一些生疏樂譜來視奏。用慢而穩的速度集中精力練習,做到儘量少出錯。好的演奏家都有極強的視奏能力,所以可以掌握大量的演出曲目。


一般人練習生曲多數喜歡先找錄音帶來聽,或者就是練習自己早已熟知而還沒學會的曲子,而對沒有聽過的曲子則沒興趣或者覺得不好練。這種練習方法很有弊病。由於對樂曲缺乏理解與客觀分析,單憑先入為主的印象而導致了拙劣的模仿。


正確的方法是:即使是熟曲子,也要嚴格地看譜子,按照正確的節奏慢慢地視唱旋律,再按照樂譜及依靠上面標註的指法慢速度試奏。還要分析指法是否科學、合理?這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音樂的需要,如一個音究竟在那個把們與琴絃上才更合適;二是指法要便於演奏,超出技術能力就會影響音樂的表現。指法不合理的地方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進行標註和更正。另外要大音量演奏,使自己彈得更有把握。還可以將技巧上覆雜的部分單獨拿出來練習,然後再合成。熟練以後速度自然即可上去。這時要注意樂譜上的音樂術語、並理解和表現它們,此時再聽錄音時這就不會盲目地模仿而是能體會到演奏家的風格以及各家的長短了。長時間堅持下去就會培養出自己的演奏風格來。


完全沒有聽過後曲子也是按照上述方法學習。但更要注意音準與節奏。可以用吉他只彈奏樂曲的旋律聲部,並使之儘量動聽、以體會樂曲的情緒、味道。任何樂曲只要熟悉了旋律你就會感到好練了。


對於自己已經掌握的曲子要經常複習,並且仔細傾聽自己的演奏。錄音機是一面很好的鏡子,往往聽錄音更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反覆的推敲便會使樂曲的表現日臻完善。 ­
為了日後演出的需要,一定要有保留曲目。保留曲目要將樂曲記熟。任何時候不用看譜也可以彈下來。這些曲子最好每天彈一遍,尤其是技巧比較難的曲子。在曲目積累得不能每天全部都彈一遍的時候可以選擇重點練習。但如果總去練那些最難的部分,那你會發現在舞臺演出時往往大的漏洞出現在那些自己認為有把握的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