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書背後不爲人知的故事,金庸把它們寫進書里,讀來令人流淚不已

群雄束手,長劍空利,不亦悲夫。大師故去,從此江湖不再。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江湖離我們雖遠,主人公的感情卻是真情流露。金書中那些讓人淚崩的細節,其實全是來源於金庸先生的感情世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金書背後的故事。


金書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金庸把它們寫進書裡,讀來令人流淚不已


金庸筆下的男主大多是命苦的,揹負血海深仇。就以射鵰系列來說,郭靖在出生前就沒了父親,楊過也是如此,張無忌亦如是。雖說復仇一直是武俠小說的故事線,但金書中男主的悲苦絕非金老有意安排,而是實實在在的感情流露。1951年,金庸的父親被以“抗糧、窩藏土匪、殺害幹部”的罪名冤死。消息傳來,金庸痛不欲生,他自幼喪母,又痛失父愛,悲慟之心可想而知。因此,金庸筆下的父親們總是缺位的,這是小說悲情的核心。


金書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金庸把它們寫進書裡,讀來令人流淚不已


主角蒙冤也是金書中常見的橋段。蕭峰被指殺害養父母、殺害恩師、殺害泰山單家五口,蒙冤受屈;張無忌之父張翠山蒙受殺害龍門鏢局都大錦一家之冤;狄雲被誣下獄,斬去右手四指。類似的橋段還有許多。金庸在寫蕭峰的時候,也正是被香港左派報圍攻的時候,昔日同事與他恩斷義絕,處境與蕭峰何其相似,可想而知金庸心中的悲苦。


金書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金庸把它們寫進書裡,讀來令人流淚不已


金書中也不乏苦情戲。段譽苦苦追求王語嫣而不得,遊坦之苦戀阿紫,林平之心繫小師妹,諸如此節,數不勝數。金庸年輕的時候,也有一位夢中情人——夏夢。1950年-1956年,夏夢在香港演藝圈風生水起,主演的古裝片《孽海花》還參展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而此時的金庸,不過是《大公報》的一個一名不文的小編輯,與夏夢的差距有如雲泥之別。為追求夏夢,金庸還曾專門為她寫過一個劇本《絕代佳人》。只是襄王有意,神女無心,夏夢婉拒金庸,成為他一生的遺憾。


金書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金庸把它們寫進書裡,讀來令人流淚不已


金書中的父子深情也令人感動不已。張翠山自刎而死,張三丰痛不欲生,舍下老臉不要,也要全力救活張無忌;張無忌神功學成,歷經千難萬險也要接義父迴歸中土。《倚天屠龍記》成書於1962年。1976年,愛子查傳俠因愛自盡,金庸痛失愛子,一度想要追隨愛子於地下,後來在佛經中得到精神上的解脫。五個月後,金庸在《倚天屠龍記》後記中寫道:張三丰見到張翠山自刎的悲痛,謝遜聽到張無忌死訊時的傷心,書中寫得也太膚淺了,真實人生中不是這樣的,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

金書是伴我成長的一位良師益友,在我幼小的心中種下正義的種子,告訴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很多年後,即便我沒有勇氣去做那些快意恩仇、捨生取義的事,但我至少不會去嘲笑那些勇於這樣做的人。這是金庸留給後人最好的精神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