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電影裡美軍老是彈盡糧絕,悍馬上不能放子彈嗎?

旒孟5A0G1160


電影裡通常都是描述某個美國的美軍小隊,因為某樣作戰任務,長時間作戰以後,彈盡糧絕了,沒有子彈了,這種情況。

不過說實話,這種情況在美國軍隊裡面很少發生,尤其是進入信息化時代以來,美國人加快了對於軍隊信息化的管理,除非你去襲擊美國的網絡中心,否則的話,美國的軍隊通信就能夠保持任何一個美國士兵都能夠獲得美國強大的後援力量的支援。

你先不要說f22或者是b2b52,這些高大上的武器裝備,戰場上面就有專門用來支援步兵作戰的c160空中炮艇,戰斧,阿帕奇,還有就是A10,關於疣豬,美國的軍隊裡面幾乎都快形成了笑話,就是美國空軍死活要求趕緊退役,這一款作戰裝備。美國陸軍表示堅決不能讓你撤了,這裝備,如果撤了,你們怎麼支援我們?如果你們空軍敢放手,我們陸軍就敢接盤!

美國是一個很重視空中支援力量的國家,對於戰場上面任何一個士兵,美國軍方的要求就是不能夠放棄任何一個人,只要你能夠活下來,我盡任何努力都得幫你,面對美國人龐大的空中支援,很少有人敢打殲滅戰,你如果不在第一時間不把美軍給消滅掉了,那麼美國人反過手來直接就利用空中支援把你炸的連渣都不剩。

而且每個人一般身上配備數百發子彈!雖然說每一把步槍理論射速達到幾百發,甚至達到上千發,但是事實上戰場上面不會讓你這樣隨意的傾瀉子彈,任何一個參與過軍事訓練,參與過設計訓練的人,他的長官都會告訴你節約子彈不要隨便胡亂射擊,這樣的話既暴露你位置,而且浪費子彈,戰場上面子彈都是通用的。戰友之間可以互相支持,互相支援,有的時候有的戰友可以幫你射擊,然後你在接替他射擊,這樣增加的子彈射擊的持續時間,所以說,美國士兵幾百發子彈能夠如一般的巡邏任務,也就是大概幾天的時間的彈藥消耗,並且美國人在戰場上面都會設置一些臨時的彈藥存放點,隨時都可以補充。

當然,電影裡面為了突出美國的整個情節的跌宕起伏,在顯示美國人作戰勇敢這個特點,所以選擇給美國軍隊設置這樣的難題,這樣的話,電影看起來就有點爆米花的意思,大家看的也舒服。

還有就是問題主所說的將子彈放在悍馬汽車上面,這個就不得不提到美國人曾經的一個作戰理念,就是他們覺得在當今大威力武器,尤其是大威力反坦克武器的影響之下,要什麼裝甲裝甲不用了,在戰場上面火力才是王道,能夠第一時間把對手給打趴了,我們要什麼防護裝備,因此,積極的開始淘汰掉一批履帶裝備,也就是坦克,(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這還不算完,他還打造了一個斯塔普特旅,來驗證自己的這套結論的正確性。但是很快美國人就為他的輕敵付出了代價。

是!我是沒有相應的高大上的武器把你的悍馬給擊潰而且你的武器能夠第一時間把我吹回,但是我放路上查,但我在巷子裡面跟你玩巷戰,我把武器全部藏在高樓大廈裡面,你能拿我怎麼辦?

就這樣,悍馬車成為了薄皮大餡的代言詞,就比如說在伊拉克戰場上面,後來美國人出去巡邏都不敢開悍馬車了,開悍馬車旁邊一個路邊炸彈直接把你炸上天,你防都沒法防,沒事,每個人出去巡邏只能開著坦克車出去巡邏,或者是防爆車。

而且,在戰場上面你如果死呆在一個地方,我保證你的戰場存活率一定比別人低,別人不需要做什麼防護性的動作,只需要死盯著你開槍的那個點,然後把槍架著你只要一露頭,他一槍把你給打爆。

這個時候你把武器的子彈放在漢馬車上面你簡直就是找死。為什麼人家的武器輕易的就能把你悍馬車給打爆了,說不定別人就等著你鑽到悍馬車裡面然後給你一發痛快的。

所以說美國人在戰場上面遇見彈盡糧絕的情況,這一點情況本來就少,再加上你如果真的把子彈放在悍馬車裡,面對你來說這絕對不安全,戰場上遇見情況就趕緊散開來,四散到周圍的掩體,那地方保證自己的安全,而不是待在悍馬車裡面等著別人一發RPG或者路邊炸彈把你給爆了。


漩渦鳴人yy


硬核武器,武器小知識分享家

電影里美軍老是彈盡糧絕,悍馬上不能放子彈?

是的,我們經常看美國戰爭片都會看到的一幕就是:沒彈了!然後隊友丟一個過來:最後一個彈匣!比較經典的就是《黑鷹墜落》裡的出現美軍打到後面沒有子彈了。

要說這個問題,還得先了解美軍的彈藥配給,就拿步槍子彈來說

美軍使用M4A1步槍為主:一般士兵攜帶五加槍裡一個彈匣,海豹突擊隊是7加槍裡一個彈匣。因為戰場條件,在阿富汗是攜帶13個彈匣加槍裡一個彈匣有14個彈匣420發子彈。


這種子彈攜帶量其實可以滿足大部分巡邏的需求的。如果遇到大規模衝擊,也會很快有空中支援趕到。

美軍在應付不同的戰場形式都有不同的單兵子彈配給規定,在悍馬上放子彈不是不可以是沒用處。

因為遇到衝擊的時候,單兵不可能只圍在悍馬邊上反擊,畢竟悍馬別這種大目標很容易成主要攻擊對象。一般也是依靠周圍的掩體進行反擊,比如牆壁房屋~如果子彈放到悍馬車上,跑過去拿子彈這事只能增加危險度。


我們經常能在電影裡看到美軍彈盡糧絕只是電影為表現戰場膠著的驚險,增加電影刺激性來吸引觀眾罷了。真實戰場,遇到交火美軍都會第一時間呼叫空中支援。隊伍裡出現彈藥不足也是提早撤退回基地補充彈藥的。


硬核武器



悍馬車通常都是圖片上這個樣子的,作為一種高機動載具,它自身防護很單薄車體採用2–3㎜冷軋鋼板製成,而且沒有任何武器主要通過各種形式的變形將其武裝化,通常情況下都是採用圖片上這樣,在車篷頂開口安裝一個可360°轉動的保護射手護圈,護圈上有M2重機槍的安裝架,也可以使用40㎜榴彈機槍。

悍馬車我們都會時常見到,即便是沒有看見過那麼我國製造的“東風猛士”與其也差不多。這個車(標準型)通常情況最多可以裝6個人:正副駕駛、後排“臉對臉”坐4個人,不能再多了!否則上下車不方便,而“悍馬車”外表與內部空間對於我們駕駛民用車輛的人來說是比較寬敞的,但該車如果裝上士兵,內部空間被士兵的裝具和武器裝備填的滿滿的,或者像圖片上的那樣裝備一挺重機槍,那麼後排只能有2個人。
這是美軍“遊騎兵”兵人玩具,這個玩具正好是《黑鷹墜落》時候美軍的形象與當時美軍所裝備的這套行頭。

從“兵人玩具”就能看得出這是在執行短暫的戰鬥任務,只是攜帶武器和輕型攜具,即便是這樣也是非常臃腫的,這樣全身披掛上陣的人,如果坐在悍馬車後排座已經像“沙丁魚罐頭”那樣了,根本沒有其他空間!即便是有空間也得裝:數個重機槍子彈箱、數個5加侖油桶(悍馬車很費油的)、水,食物……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根本沒有多餘的地方放士兵手裡的槍所使用的5.56彈箱!所以,就不要奢望“悍馬”上裝步槍子彈。
那麼,悍馬車裡沒有多餘的子彈,美軍一個普通單兵作戰的時候要


攜帶多少步槍子彈?也不多!通常情況下5.56彈攜帶250發,圖片上6個彈匣180分、還有兩個彈匣量的散彈。另外,還需有40–60發左右的9㎜手槍彈(格洛克17彈匣容量20發)。不要小看這點子彈數量,很重的!5.56彈一發全重12.44g 再乘以250發,要超過3㎏,還有9㎜彈……僅子彈加上步槍、手槍重量就超過10㎏,這還未算手榴彈、單兵通訊器材、槍械所使用的光學瞄具、急救包、頭盔、水壺……雜七雜八的東西,全套下來總重量在20㎏以上,這還是一般作戰條件下,要是在難以補給或者需要執行數天的秘密行動則要揹負40㎏的重量……即便是身強力壯的的戰士遠途行軍也會吃不消的!
所以,真正的戰場不要奢望士兵本身攜帶很多的子彈,因為人的體能是有限的,攜帶很多的子彈反而是累贅!

在伊拉克街頭巡邏的美軍悍馬車,最多裝6個人,已經非常擁擠了!
如果遇到“反美武裝”這種“薄皮吉普”就是重點“集火打擊”的目標!車體根本扛不住7.62彈的打擊。

假設,真正的遭遇戰發生了,“悍馬巡邏隊”要根據所發生的情況來判斷:敵我雙方的人數和實力。如果對方僅有少量人員,發現他們之後迅速下車→並且尋找障礙物進行隱蔽→由車載重機槍進行遠距離射擊→對方敗走之後基本上不與追擊,以免有埋伏…。如果是敵強我弱,那麼就要使用重機槍攔阻射擊,悍馬車加快速度撤離現場;如果被包圍了只能是下車後組織防禦,並且還要遠離悍馬車……這樣大的目標是敵方RPG的首先,以悍馬車為障礙物是不明智的!所以,悍馬車裡的士兵下車之後,不到戰鬥結束基本上不會去車上拿東西。並且這類“游擊戰”並不激烈,士兵們依靠自身攜帶的子彈夠用了,即便是被包圍也會呼叫基地或者空中進行支援……基本上不會出現彈盡糧絕的境地。


駐敘利亞的美軍乘坐皮卡,這樣視野更加開闊,遭遇襲擊之後可以迅速下車組織反擊。

悍馬車這種“高機動”載具目前已經被美軍淘汰了!原因就是這個車沒有裝甲,按照老百姓的說法“皮薄餡大”!不但擋不住子彈,並且經常受到“路邊炸彈”的摧毀,美軍為此付出代價是慘重的!所以,美軍以上使用防護性更好和自身火力更強的“反伏擊車”來替代它。


皇家橡樹1972


回答這個問題,其實要從很多個方面去考慮。答的不好,請大家勿噴。

1. 首先直白的字面回答,悍馬車上能不能放子彈?答案是肯定的,當然可以,除了子彈還可以放很多其他執行任務所必須的東西。電影《拆彈部隊》主角的悍馬車就是個小倉庫,拆彈服、工具箱、排爆機器人、導爆索、C4等等。

2. 那麼緊接著,就要問下一個問題。既然可以放子彈,為什麼不放?這個問題其實很多答友都貢獻了比較一致的答案,因為放了也沒用。

簡單的說,悍馬車就是為了方便美軍快速部署的基本運輸工具,在一定作戰範圍內快速將部隊部署到指定區域,或從指定區域內撤離。而到達指定區域後,士兵們是需要下車作戰的,通常士兵下車的位置是要選擇相對隱蔽安全的地方,否則直接開車衝到雙方交火區域中心,基本上等於把雞蛋都放在籃子裡,然後把籃子摔了… 所以開闊地域交戰,一般悍馬車所在的位置並不會非常靠近正在交火的位置。

而城市治安戰中,很多位置是悍馬車開不到的,例如屋頂、樓道、小巷等等,一旦士兵下車進入交戰狀態,想回到悍馬車上補給彈藥可能也不是說回去就能回去那麼簡單的。比如你在5層建築的樓頂與武裝分子對峙,到車上補給彈藥你就要跑下5樓,裝好子彈再跑上5樓。先不論這期間你是否會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即便你訓練有素、體能無限,這個過程也需要消耗時間,等你跑回來,敵人要麼已經逃之夭夭,要麼就是已經轉移位置或佔據更有利的地形了,你有子彈也是弱勢。

所以,將子彈放在悍馬車上其實是一種沒有太大實際意義的行為。

3. 緊接著回答為什麼電影裡的美軍老是打到彈盡糧絕?因為是藝術需要。

美國的戰爭大片很多,反應二戰的《拯救大兵瑞恩》裡整個小隊一路深入敵後都沒遇到彈盡糧絕的危機,直到橋要被攻破的最後關頭才有彈藥告罄的場景,另外還有《兄弟連》、《血戰太平洋》這樣的劇集,幾乎都沒有子彈不夠打的情況。

再說反應越戰的《我們曾是戰士》,直升機冒著防空火力一直穿梭運送彈藥至降落點,士兵進行補給,子彈也是一直夠打。真正體現彈盡糧絕的電影還是少數,比如題主說的《黑鷹墜落》。說到黑鷹墜落,其實現實中的一些細節電影裡是沒有體現的,比如在黑鷹墜落的行動中,美軍就依靠直升機向據守在大樓裡的美軍運動過彈藥補給。所以彈盡糧絕一說其實是不存在的,當然自願去防守第二墜機地點的兩個狙擊手除外。

除了藝術需要之外,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越戰之後,美國幾乎沒有打過大規模的地面戰爭了,電影的題材也受到了限制,基本都是一隊人孤軍深入的,補給不那麼容易送到,再加上是以少打多彈藥消耗量大,出現彈盡糧絕本來也正常,又能凸顯個人英雄主義,一舉兩得。

而現實情況,也沒有某些答友說的2分鐘以內必有火力支援這麼誇張。美軍非常重視戰場情報收集,(黑鷹墜落那次行動依然是特例¥出任務前,都會制定詳細的作戰規劃,比如要達到什麼樣的作戰目標,可能遇到什麼樣的抵抗,需要攜帶什麼武器裝具、多少彈藥,需要預備什麼樣的火力支援準備,還有應急預案,一般情況下不會遇到彈盡糧絕的問題。

另外一點不得不講的,以基本彈藥攜帶量計算,也就是5+1個彈匣外加300發散裝備彈。如果是低烈度的戰鬥,很有可能你一半彈藥還沒打完,戰鬥就結束了。畢竟不是隻有一個人開槍,還有隊友,而且作為一個訓練有素的士兵,誰也不會漫無目的的亂打;

而如果是高烈度的戰鬥,那麼更大的可能性是這個數量的彈藥還沒打完士兵就已經陣亡了…


SherlockHomeless福爾摩熹


在黑鷹墜落中,美國遊騎兵部隊在與摩加迪沙民兵戰鬥之時,除了RPG這一詞彙外,說的最多的就是“最後一個彈夾”了。那麼,乘坐直升機和悍馬車機動的美軍部隊為何不攜帶更多的彈藥並老是彈藥耗盡呢?在海灣戰爭中,UH-60A通用直升機和悍馬車的便利就使得每個美國士兵幾乎揹負著90公斤的負重乘車前進。而負重中,除了必要的防具和補給物資外就是彈藥了。

圖為黑鷹墜落劇照

目前,每個美國士兵的標配是4個30發彈夾以及400發+的散裝彈藥。在高強度作戰環境下,這些彈藥大約可以支撐一名美國士兵保持20分鐘的持續火力,再算上填裝散裝彈藥的時間,一名美國士兵起碼可以保持30分鐘的持續火力。從摩加迪沙一天的巷戰來看,美國軍隊確實很容易出現彈盡糧絕的情況。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悍馬車就可以幫助美國士兵儲存子彈了嗎?

圖為悍馬裝甲車

首先,美國士兵單次攜帶的彈藥是根據任務強度進行了計算的,也就說在高強度的任務時,士兵在出發的時候就會減少彈夾的攜帶數量並攜帶更多的散裝彈藥,所以在真實情況下悍馬車是不會幫助美國士兵儲存子彈的,而且,美國軍隊投入任務的部隊多是海軍陸戰隊和遊騎兵團。這些部隊本身就有非常豐富的作戰經驗,控制彈藥消耗對於這些部隊來說並不是非常難的事情。

圖為遊騎兵部隊

所以在真實的任務中,美國軍隊是很少出現彈盡糧絕的情況的。並且,在美國軍隊陷入困境並因此提前將彈藥消耗殆盡的時候,美國空軍也是使用高精度空投系統為軍隊補給彈藥,所以說,美國軍隊沒必要往悍馬車放子彈的。


軍事新觀察


其實如果是軍人或真軍迷,這個問題就很好回答了。部隊遂行任務的時候,彈藥都是使用基數做單位的。現代戰爭,以配備突擊步槍的士兵為例,一般巡邏任務攜帶的是半個基數,也就是150發;遂行作戰任務是一個基數,300發。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當所攜帶彈藥用完,而後勤保障沒有及時跟上,任務就算結束了,即使撤退也不用擔責,這是戰場潛規則之一。

另外一方面,對彈藥的使用原則上,中美的區別也是很大的,在武器設計上就有很明顯的體現,美國在二戰後的輕武器使用的都是砧孔式瞄具,也就是以概率式射擊為主,強調的是短時間大火力壓制,加上先進的後勤保障,彈藥基本不成問題。而我國,九五式出來之前,全部採用缺口式瞄具,也就是強調精確射擊,務求用最少的彈藥取得最大的效益,這也是條件限制下的妥協。

至於問題裡說的悍馬車裡放彈藥的說法,簡直是無語到了極點。一般來說悍馬只是用來執行巡邏、執勤等低烈度戰鬥任務的,重大任務出動的更多的是步兵戰車和重型步戰車。一支遂行巡邏任務的分隊,你的任務不是要打贏一場局部戰鬥,而是發現或處置一般威脅,如果隨身攜帶的彈藥已經用完,而分隊指揮官還不明白眼前的對手已經不是一支分隊能對付的目標的話,那這個分隊就活該被消滅了。所以完全沒有必要攜帶多餘的彈藥。

《黑鷹墜落》裡面,美軍分隊一開始也只是計劃執行一次低烈度的抓捕任務而已,根本沒有想過要打一場局部戰爭,所以無論是空中或是地面部隊都沒有相應的準備,如果早預測到對手手裡的裝備如此強悍、戰鬥意志如此頑強的話,估計出動的就不是悍馬和重卡組成的地面隊伍了。


老學生


因為在影片中這些步兵往往和悍馬等車輛有一定的距離,或者車輛被摧毀,或者被火力壓制住,難以前往車上補充彈藥,所以彈藥補充十分困難。

我們首先舉黑鷹墜落這個例子,這次著名的行動中,美軍也遭遇過彈藥不足的麻煩。當時美軍認為這只是一個抓捕行動,所以沒有攜帶太多的裝備,彈藥也是如此,而在不斷的突發情況的干擾下,美軍陷入苦戰。而當時,美軍和車隊等載具有相當的距離,而且車隊主要是運輸犯人,沒有考慮到出現的苦戰,所以也沒有裝載太多的彈藥。

而運輸直升機的損失太大(有的直升機雖然沒有被擊落但是也重傷了),使用直升機空投補給的風險太高。大部分美軍逐漸彈藥不足,這點在片中就有細節反映,比如射擊能打中的目標來節約彈藥,回收陣亡戰友身上的彈藥等等,直到援軍到來。而在歷史事實上,當時半夜中,美軍的一架運輸直升機冒險前往,給前沿部隊輸送了彈藥,這才堅持到了援軍的到來。

而在像後來的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這些作戰行動中,美軍除了早期執行的是正規作戰外,後來的作戰行動主要就是治安戰,一兩個小隊進行巡邏或者搜索,一般會伴隨有悍馬這樣的車輛,車上一般裝載有包括彈藥、機槍、導彈等等多種武器裝備,儘可能的幫助步兵作戰。但是一旦這些車輛受損,難以行動,或者在車輛難以活動的區域作戰,步兵就要靠自己身上的彈藥作戰了,而由於為了機動考慮,並不會帶太多的彈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支援遲遲不來或者開火不節制,很快就會彈藥不足。

不過實戰大多數情況下,美軍並不會出現彈藥不足這種問題,美軍佔有絕對優勢,援兵也能迅速趕到,因此往往是剛交火一會兒,敵軍就會逃竄。


僱傭兵


電影都是瞎扯,從海灣戰爭以來,美軍作戰,都是有充分計劃和支援的。包括巡邏,巡邏隊也只在己方支援能夠儘快到達的範圍內的,比如伊拉克現場,就是經典案例,美軍有2分鐘防禦圈概念,即美軍單位去的任何地方,只要呼叫支援,2分鐘內就有各種形式的支援趕到,或火炮、或A-10,或炮艇機,或直升機,不在2分鐘圈內的,美國大兵們是絕對不去的,巡邏隊也只在圈內巡邏。不然憑美軍實力,伊拉克哪裡還有反抗軍存在的空間。

這不單是因為怕死,美國軍隊也不鼓勵冒險行為,陣亡一個士兵,要配很多保險費,還得承受輿論壓力,很不划算,不如慢慢碾壓來的安全。

因為這個防禦圈概念,美軍攜帶子彈數量就不怎麼重要了,夠堅持三五分鐘就行。5+1共180發發子彈完全夠用,而菜鳥們因為緊張不停發射,導致子彈不夠問題不在考慮之列,事實上,M16、M4步槍也連射不了,射擊模式鎖死在3發點射上,摟著不放也就是3發。

總結來說,180發子彈解決不了的問題,給你1800也解決不了。自有別的辦法來替你解決。


雲峰1142143834


電影跟現實肯定是有區別的,單單說電影裡的兵種,大多是個人步兵單位,隨時機動作戰,所以步兵自己需要的武器裝備自己帶上。

特別是電影中的美軍士兵通常是特種部隊,是屬於進攻型部隊,所以必須自己攜帶自己需要的武器彈藥。總不能打著打著戰場轉移,想到沒子彈了又回頭去取子彈吧?

隨著戰爭方式的發展,美國在中東戰爭中的步兵並不是戰爭的主力,士兵比武器貴,正面消滅敵人的更多是美軍的戰機導彈等等戰爭器械。

美國電影的戰爭是行動式戰爭,並非以前那種耗費子彈對峙戰,也就是說打這場戰並不是傳統的“打仗”,而是一場“行動”。部隊帶上240發子彈應付應急狀況,激烈的戰鬥交給空中支援。

一般來說,240發子彈沒打完就結束任務了,如果打完了還沒有完成任務,說明任務失敗也是要提前撤離。

當然事實上悍馬戰車也是可以放子彈的,不過一般放的是機槍子彈,個人使用彈藥自己攜帶就夠用了。

一般士兵來說巡邏5+1個彈匣180發子彈足夠了,巡邏又不是打仗。海豹突擊隊進攻式部隊帶7+1個彈匣,基本夠了。


真兄弟旗艦店


電影都是虛構的,美軍悍馬車上是有補給的。如果是普通巡邏,美軍一般會帶15個左右的彈匣,一半放在揹包裡,揹包裡還有3包口糧和水,這些都放在悍馬上,還有機槍子彈,便攜式火箭彈等。萬一沒有及時得到補給,美軍也有可能撐一天。如果是戰鬥任務,一般會攜帶30個左右的彈匣,當然大部分也是放在悍馬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