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曹操帳下比五子良將地位還高的這四員武將分別是誰?

「三國」曹操帳下比五子良將地位還高的這四員武將分別是誰?

五子良將是曹操帳下的五大虎將的總稱,這五人分別為:張遼 張郃 于禁 樂進和徐晃。根據歷史記載曹操生前幾乎每次打仗都會用到這五人,因此《三國志》裡曾對這五人評價道,“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在小說《三國演義》裡五子良將也常用蜀國的五虎上將並稱威名於天下。不過我們仔細研究歷史會發現,五子良將一般是曹操用來衝鋒陷陣的將軍,因此這也決定了他們不會有龐大的部屬,以現在的軍事標準來衡量的話,五子良將頂多就是曹操手下的五個師長而不是集團總司令級別的。那麼在曹操身邊真正是集團總司令級別的人物是誰呢?我認為只有夏侯惇 夏侯淵 曹仁 曹休這四人莫屬了。

「三國」曹操帳下比五子良將地位還高的這四員武將分別是誰?

1:夏侯惇

夏侯惇這個人在《三國演義》是一個很生猛的武將,其武將可以匹敵關羽張飛。但在歷史上夏侯惇的形象實際更像是一個大儒。曹操每次打仗的時候幾乎都會讓夏侯惇鎮守在後方,負者督運糧草 屯田等一些事宜。看起來這個搞後勤的將軍不應該手中掌握這麼大的權力啊。但是據史籍的記載曹操最信任人的就是夏侯惇,因此夏侯惇在當時是曹魏的武將之首,他曾節制過曹仁 李典 張遼等這些名將,而且在赤壁之戰之後曹操命夏侯惇督二十六軍,這就意味著當時夏侯惇已經成為曹操之下曹魏地位最高的人了。後來曹丕稱帝之後,夏侯惇更是憑藉著曹操父子寵信當仁不讓的當上了大將軍之位,所以夏侯惇的地位要遠遠高於五子良將。

「三國」曹操帳下比五子良將地位還高的這四員武將分別是誰?

2:夏侯淵

夏侯淵是夏侯惇的族弟,他的性格和能力和夏侯惇截然相反。夏侯淵性情急躁行軍打仗雷厲風行,在當時以善於千里奔襲敵軍而聞名。平心而論夏侯淵的武功要遠高於夏侯惇,曹操在平定馬超之後便將整個關中地區全權交給了夏侯淵負責,後來打下漢中之後更是讓夏侯淵都率張郃等人鎮守漢中防禦劉備。可以說夏侯淵是當時曹魏關中地區的司令員,包括張郃在內的關中諸將都得聽命於他。夏侯淵在曹魏位居徵西將軍(重號將軍名稱,即徵東將軍、徵南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地位高於五子良將(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只有張郃後來坐上了這個職位,不過那已經是曹睿在位的時候了。

「三國」曹操帳下比五子良將地位還高的這四員武將分別是誰?

3:曹仁

赤壁之戰曹操戰敗之後,為了防止孫權和劉備繼續北上於是就留下了曹仁徐晃等人駐守在南郡。此時曹仁的身份是徵南將軍其地位和徵西將軍夏侯淵平級。這裡曹操是將曹仁任命為了荊州戰區的總司令了,後來關羽將曹仁困在了襄樊,曹操於是派于禁 徐晃 龐德等人前去救援,嚴格意義講這些進入荊州的軍隊都歸曹仁節制的。曹操病逝之後,曹丕繼承了王位曹仁升至車騎將軍地位在大將軍夏侯惇之下仍然負者整個荊州地區的軍事,後來夏侯惇去世曹仁接替了夏侯惇的大將軍位置成為曹魏武將之首。

「三國」曹操帳下比五子良將地位還高的這四員武將分別是誰?

4:曹休

上面我們說夏侯惇死後,曹仁接替了大將軍的職務,但是夏侯惇的防區卻是由曹休接管了,原來在夏侯惇去世之後,曹丕便將夏侯惇屯駐汝南郡召陵縣防區交給了曹休並且升其為為鎮南將軍。後來曹丕征討孫權,曹休升為了為徵東大將軍,曹丕命他督前將軍張遼、鎮東將軍臧霸、豫州刺史賈逵等各路軍馬從西線攻打東吳。曹休鎮守在曹魏東南曾數次擊敗過東吳的軍隊,在曹丕去世魏明帝曹睿繼位之後不久,曹休被升為大司馬成為了當時曹魏軍隊的最高統帥。曹休手握重權一直想建立一番功業,後來輕信了東吳鄱陽太守周魴的詐降率領騎兵、步兵共計十萬伐吳,卻不料中了東吳的埋伏,這一戰曹魏軍隊損傷極大活著回來的還沒有一半,事後曹休慚狠不已不久便去世了。

「三國」曹操帳下比五子良將地位還高的這四員武將分別是誰?

我們說為什麼夏侯惇 夏侯淵 曹仁和曹休會被曹操如此重用的呢?他們的地位是五子良將無法相比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些人都和曹操有這至親的關係,據說曹操的本性就是夏侯,夏侯惇和夏侯淵也是曹操的族人,這個說法雖然沒有得到證實,但是曹操和夏侯氏的關係非比尋常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再說曹仁 曹休這都是曹操的本族子弟,曹操一生多遭遇背叛,尤其是後來他最相信的大將於禁居然也投降了關羽,所以儘管他愛才但是真正的大權他還是交給了和他關係較近的族人更為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