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洛邑古城:赫赫巍巍文峯塔,碧水盈盈是新潭

走進洛邑古城:赫赫巍巍文峰塔,碧水盈盈是新潭

走進洛邑古城景區的大門,驟然躍入眼簾的是一座赫赫巍巍的文峰塔。

走進洛邑古城:赫赫巍巍文峰塔,碧水盈盈是新潭

乍一看去,這座塔高高豎立、直插天空;細細端詳,方才發現這座彪炳日月的古塔被風霜雪雨刻上了質樸和厚重。

說到文峰塔,不得不贅述一下塔的來歷。

塔是古印度埋葬佛祖釋迦牟尼火化後留下的舍利的一種佛教建築,名叫窣堵波,漢代時傳入我國。

走進洛邑古城:赫赫巍巍文峰塔,碧水盈盈是新潭

後來,這種佛教建築在華夏大地逐漸演變,演變成結構不一,造型繁多的塔。目前我國現存的塔有2000多座,有覆缽式塔、龕塔、柱塔、雁塔、露塔、屋塔、無壁塔、喇嘛塔、三十七重塔、十七重塔、十五重塔、十三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三重塔、方塔、圓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大塔、多寶塔、瑜只塔、寶篋印塔、五輪塔、卵塔、無縫塔、樓閣式塔、密簷塔、金剛寶座塔、墓塔、板塔、角塔等。

按結構和造型又可分為樓閣式塔、密簷塔、單層塔、喇嘛塔和其他特殊形制的塔。

洛邑古城的文峰塔,屬於密簷塔,始建於宋代,明末毀於戰火,清初重建。前人之所以樂此不疲地建塔修塔,是想籍此 “祈福賜恩”,渴念文化昌盛、人才輩出。

走進洛邑古城:赫赫巍巍文峰塔,碧水盈盈是新潭

登上立德橋,我們去尋找河南府文廟、妥靈宮和四眼井。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些文化積澱厚重的景點至今還在修葺之中,沒有納入景區。

走進洛邑古城:赫赫巍巍文峰塔,碧水盈盈是新潭

沿著青石漫地的街巷肆意行走,走馬觀花似地瀏覽了一些店鋪和酒肆、茶樓,不經意間就跌進了明清時期的市井天地裡,陶陶兀兀,不能自己。

走進洛邑古城:赫赫巍巍文峰塔,碧水盈盈是新潭

老實說,作為修葺一新的洛邑古城,單單是一座文峰塔是根本飽不了遊客眼福的。換句話說,一座文峰塔支撐不起洛邑古城這個飽經滄桑的名稱。

走進洛邑古城:赫赫巍巍文峰塔,碧水盈盈是新潭

好在,文峰塔旁邊有一個新潭。新潭儘管不大,卻碧波盪漾,翠柳依依。

鑑別洛邑古城的優劣不但看古塔、古建築,還要看水。因為有了新潭這一汪水,洛邑古城的神韻頃刻間鮮活起來,流動起來,從而也美麗耀眼起來。

走進洛邑古城:赫赫巍巍文峰塔,碧水盈盈是新潭

新潭曾是隋唐大運河的碼頭,過去的新潭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們不得而知,只能從唐人張環的《新潭賦》裡窺探一二:“惟國之左,當河之南;分逶迤之舊洛,漲浩漾之新潭。觀其沙石中映,魚龍內涵;泛危槎而獨隱,紛眾水以相參……”

走進洛邑古城:赫赫巍巍文峰塔,碧水盈盈是新潭

張環的《新潭賦》告訴我們,新潭是個景色旖旎迷人的地方,岸邊綠苔點點,樹木蔥蔚洇潤。到了隆冬臘月,潭水結冰,明亮如鏡。

走進洛邑古城:赫赫巍巍文峰塔,碧水盈盈是新潭

母庸置疑,現在裝點一新的新潭肯定要比古時的新潭美。特別是到了夜晚,3D燈光把潭水描抹的若夢若幻,走進潭邊彷彿走進了虛幻的世界裡,朦朦朧朧,亦真亦幻,讓人難以自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